走馬嶺街道

走馬嶺街道

走馬嶺街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辦事處駐走馬嶺村,人口26744人(2010年),面積56.00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走馬嶺、新華、打靶堤、新建、金松、良湖垸、水產、林果、苗湖、東方紅、六合、青鋒、楊柳青等村委會。走馬嶺街處在東西湖經濟發展的主鏈上,交通便捷,地理優勢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走馬嶺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
  • 政府駐地:走馬嶺集
  • 郵政區碼:430040
  • 地理位置:武漢市東西湖區
  • 面積:56.00平方千米
  • 人口:26744人(2010年) 
  • 車牌代碼:鄂A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基礎設施,

基本概況

走馬嶺街道位於107國道京珠高速和武漢外環立交的黃金三角區域,走馬嶺街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區委、區政府和街工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一個新台階。將適合市場運作的建設項目納入市場軌道,走出一條在政府引導下主要依靠社會資金建設小城鎮的路子,拓寬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來源渠道。要把園區建設同小城鎮建設一併考慮,一起規劃,同步建設,走出一條以城鎮帶園區,以園區促城鎮的發展之路。
走馬嶺街道

經濟發展

街道經濟實力明顯加強。2005年全街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7億元,年均遞增11%;全口徑財政收入9225萬元,其中可用財力2719萬元,年均分別遞增45.2%和3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83元。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6:62:12,呈現出第一產業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穩步上升,第三產業比重迅速提高的趨勢。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蓮藕、名特優水產品、無公害蔬菜、雜果和苗木花卉五大生產板塊已經形成,並對三個萬畝蔬菜基地即萬畝辣椒、萬畝毛豆、萬畝紅菜進行品種結構調整,變大路型品種為名優特精品種。年保護地設施栽培面積擴大到15000畝左右。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不斷提高。以國美電器、雙匯物流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發展迅猛。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十五”時期,全街累計引進項目46個,實際利用內資6.5億元。一批投資規模過億的大型項目,如樂百氏、湖北建華管樁、武漢雙匯、華龍生物製藥、紅榜水泥、光達石材等相繼落戶街道。彩樹產業規劃從2005年的500畝發展到1000畝,並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彩樹,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進一步發展河鰻養殖項目,開發千畝閒置低洼地及低產漁塘,大力發展河鰻養殖,實行科學化管理,基地化養殖,產業化經營,提升水產品養殖檔次,形成特色產業,並帶動周邊地區,發展1萬畝河鰻養殖基地,形成出口創匯農業。
走馬嶺街道

基礎設施

五年來,街道爭取省市區建設資金和自籌資金約4億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沿惠安大道新建了五個中心村,並完善了路、水、電等配套設施。分別投資2000餘萬元和1500萬元修建了惠安大道、神韻大道。走馬嶺農場投資1500萬元新建了工業園區,為項目落戶提供載體。武漢國際風情園、森林廣場、醫院門診大樓、福利院福星工程等一批重點工程已投入使用,“農村家園行動計畫”順利啟動,城鎮面貌明顯改善,城鎮功能明顯提升,走馬嶺鎮相繼被列入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和省、市建設重點鎮。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降低農業風險,全面提升農業防災、抗避災能力。2007年漢渝鐵路南萬畝蔬菜正規化基地內道路全部實現硬化,鐵路北橫堤路全面硬化,2008年全部實現村莊道路“村村通”。同時,要緊緊圍繞環境創新,加大對招商硬體設施的投入。投入500萬元,加強園區主管網建設,確保2006年青鋒經濟組團供水網路形成。2006年全街經濟組團及物流保稅區形成完備的供電能力。物流保稅區2006年主要道路全部貫通。
走馬嶺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