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邊城

走在邊城

《尋路中國》姐妹篇、紀實中國三部曲序曲.

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我從重慶出發,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

涪陵沒有鐵路,歷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公路非常糟糕。去哪裡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裡也不會去。在隨後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這裡,我有時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又置身於當地的生活之中,這種親疏結合的觀察構成了我在四川停留兩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這本書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這座城市正在飛速發展著,在過去的二十年,那樣一種轉型變化的感覺——接二連三、冷酷無情、勢不可擋——正是中國的本質特徵。很難相信,這個國家曾經完全...

基本介紹

  • 書名:走在邊城
  • 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 作者中文名:何偉
  • 內容簡介:《尋路中國》姐妹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尋路中國》姐妹篇、紀實中國三部曲序曲
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紐約客》、《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國家地理》、《華盛頓郵報》聯合推薦!
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我從重慶出發,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
涪陵沒有鐵路,歷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公路非常糟糕。去哪裡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裡也不會去。在隨後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這裡,我有時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又置身於當地的生活之中,這種親疏結合的觀察構成了我在四川停留兩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這本書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這座城市正在飛速發展著,在過去的二十年,那樣一種轉型變化的感覺——接二連三、冷酷無情、勢不可擋——正是中國的本質特徵。很難相信,這個國家曾經完全...

作者簡介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
他成長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海斯勒曾自助旅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更從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他的旅遊文學寫作之路。
海斯勒散見於各大雜誌的旅遊文學作品,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遊寫作獎。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中,《江城》一經推出即獲得“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則榮獲《時代周刊》年度最佳亞洲圖書等殊榮。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注現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目錄

作者說明
第一部 1
第一章 順江而下 3
城市 28
第二章 有中國特色的莎士比亞 35
插旗山 59
作者說明
第一部 1
第一章 順江而下 3
城市 28
第二章 有中國特色的莎士比亞 35
插旗山 59
第三章 跑步 65
白鶴梁 104
第四章 大壩 110
烏江 137
第五章 鴉片戰爭 143
白山坪 166
第六章 暴風雨 174
第二部 197
第七章 暑假 199
神甫 237
第八章 中國生活 244
老闆 268
第九章 錢 274
老師 309
第十章 農曆新年 316
土地 348
第十一章 又一春 353
長江 384
第十二章 溯江而上 391
致謝 433
回到涪陵 435譯後記 4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