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費斯提翁

赫費斯提翁

菲斯提安(Hephaestion)或譯赫菲斯定、赫菲斯辛、赫菲斯登(生於約前356年-死於前324年秋),馬其頓貴族阿明托爾之子,因他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摯友而盛名於史。他是亞歷山大的輔佐大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費斯提翁
  • 國籍馬其頓
  • 出生日期:前356年
  • 逝世日期:前324年秋
青年時代,軍旅生涯,天嫉英才,後世評價,參考資料,

青年時代

赫氏的家族歷史尚不為人知,但是有人猜測他的祖先來自於希臘本土的雅典或是馬其頓古都培拉--這一猜測最有力的考據來自赫氏的名字。“赫菲斯定”乃古雅典城中一座著名的廟宇,而在那個歷史時代,赫菲斯定之名在雅典以外非常少見。
赫氏的出生日期不為人知,但是學者們假設他和亞歷山大年齡應該相仿。無人知道赫氏和亞歷山大何時初識,但是兩人很可能在和貴族子弟一起在‘Mieza村’接受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教育時相識。可確信的是赫氏和亞里斯多德一定見過面,並且曾有書信往來,因為亞里斯多德曾有一本書信集留傳於世,裡面記載了他寫給赫氏的全部信件。

軍旅生涯

赫氏不是一名出色的戰士,但是個極具天份的後備軍官--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在亞歷山大的軍隊要橫越格德羅西亞(Gedrosian)大漠時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凡是赫氏去衝鋒陷陣的時候,亞歷山大總是讓赫菲斯定和其他將領共同指揮軍隊,或者將他安排在自己身邊,以免出漏洞。歷史學家們曾指出赫氏是名才華出眾的外交官,因為他曾經數次出使印度,而且他所面見的西頓(Sidon)王是當地歷史上最受人敬重的帝王之一。赫氏更常為亞歷山大的領地規劃各類的城市建設和橋樑工程。
亞歷山大進軍印度以前,於今阿富汗附近,亞歷山大正式冊封赫菲斯定為‘Chiliarch’和“一級大員”的身份,正式承認他為自己的右輔大臣。在進攻印度的期間,赫氏再次領導後勤兵團,一路建設好橋樑,同時指揮亞歷山大一支直系近衛軍。
當亞歷山大迎娶波斯王大琉士(Darius)的女兒Stateira公主時,他也將妻子的妹妹Drypteis公主許配給赫菲斯定,兩人因此親上加親,赫氏就成為他的連襟。

天嫉英才

西元前324年秋天,亞歷山大的軍隊抵達Hamadan城(古稱Ecbatana),並在其地紮營過冬。在這期間,赫氏病重,一周后與世長辭。赫菲斯定的死因未明;死前症狀類似傷寒症(typhoid fever),但有後人猜測說他是死於毒藥。赫氏之死使亞歷山大非常傷心,但是對於亞歷山大的悲傷程度人們卻意見不一。
有史學家說,亞歷山大在赫菲斯定死後剃光自己的頭髮,還下令將所有軍馬的毛髮也都剪斷,並且全面禁止宴會活動,還處死了赫氏的主治醫生。此後亞歷山大將赫氏的遺體運至巴比倫,於巴比倫發起史無前例的盛大紀念儀式來追悼亡者。亞歷山大向Sidon有名的神殿請求將赫氏奉為聖人。很多人將赫菲斯定和亞歷山大之死聯繫在一起,因為亞歷山大自己在赫氏死後八個月也辭世了。死時,亞歷山大為赫菲斯定所設計的紀念碑尚未竣工。

後世評價

“……在埃克巴坦那裡亞歷山大受到了重大打擊——他失去了赫菲斯定。他親密無間的戰友走了,他就從此失去了赫菲斯定那友善樂觀的心。赫菲斯定對於亞歷山大來說比智者托勒密(Ptolemy)和勇者奈阿爾科斯(Nearchus)更重要;他們比好友更友愛,比兄弟更無間。傳說赫菲斯定死去的當天晚上,亞歷山大,這名年紀輕輕就征服了大半個世界的英雄,夜裡淚流滿面地哭得像個徹底絕望的孩子。
“亞歷山大的近衛兵團由他最親信的貴族所組成,比如說擅長運動的列昂納托和智慧善變的托勒密都是他自幼認識的朋友;然而赫菲斯定無論如何都是這所有人中最接近亞歷山大的人,而且一直非常支持亞歷山大親近外族文化的所有政綱。”

參考資料

Plutarch. Life of Alexander.
Robin Lane Fox. Alexander the Great. Penguin Publishers.
Mary Renault, "The Nature of Alexander."
Waldemar Heckel, The Marshalls of Alexander's Empire (London and New York 19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