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蘇古城

赫爾蘇古城

赫爾蘇城(滿語:hersu jase),也叫做黑爾蘇城,漢譯為海邊所生之草。一座1600年歷史的古城。位於吉林省四平市正東45公里處,303國道遼源方向,石嶺鎮,二龍湖水庫。二龍湖水庫年上億萬立方米的吞吐量。湖底既是古城赫爾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爾蘇城
  • 外文名:hersu jase(滿語
  • 別稱:黑爾蘇城
  • 大概位置:吉林省四平市正東45公里處
名稱由來,史料記載,當地姓氏,

名稱由來

赫爾蘇城,又名克爾素城或黑爾蘇城,因境內有赫爾蘇河而得名。赫爾蘇河,即今天的東遼河,古稱南蘇水,明代稱艾河,清代上游段(柳條新邊以南)稱赫爾蘇河,下游段(柳條新邊以北)稱東遼河。赫爾蘇是滿語,意為“海邊鹽池所生之草”。這是一座至少有一千年以上歷史的古城。

史料記載

據《資治通鑑》記載:“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高侃進至金山與高句麗戰,薛仁貴拔南蘇、木底、蒼岩三城。”這裡的金山,即今雙遼市境內的大哈拉巴山;南蘇城,即赫爾蘇城,因水而得名。可見,赫爾蘇城不僅是比今梨樹境內葉赫部王城更早的古城,而且在戰略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是東遼河流域經濟、文化的一個中心。
明嘉靖年間,海西女真各部千里南下,幾經輾轉,先後定居於東遼河上游和松花江之間,形成哈達、烏拉、葉赫、輝發四部,又稱扈倫四部 。赫爾蘇城為葉赫部城寨之一。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努爾哈赤以葉赫部“拒婚、匿婿”責問北關,並率4萬騎討伐葉赫,將包括赫爾蘇城在內的大小共19座城寨焚毀。
康熙三年(1664年),為保護東北“龍興重地”,清廷掘地為溝,堆土成壕,密植柳條,興建柳條邊新邊。伊通州境內設有三處邊門,赫爾蘇為三邊門之一。《吉林通志》載“邊門設於狹隘之山間,為監視貨物出入之所”。邊門曾置有門樓一座,門洞過木上方正中懸“赫爾蘇邊門”豎匾一塊,邊屬“吉林所屬”四字。赫爾蘇邊門當年是入盛京圍場和吉林圍場的必經之路,這裡道路狹隘,邊門僅容大車一輛通過,而其它二門皆可並排走兩輛大車。
康熙二十年(1681年),為更好地統治東北,清廷開設了一條由京師(北京)經盛京(瀋陽)至吉林烏拉,全程二千二百四十五華里的驛道。因康熙、乾隆兩帝東巡時走此驛道,俗稱“御路”。其間設驛站二十七處,各站間距五十或八十華里,赫爾蘇驛站是清廷在伊通境內所設的五處驛站之一。光緒八年(1882年),伊通建州治,隸屬吉林府,並於宣統元年(1909年)設赫爾蘇分州,隸伊通州。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此前後,赫爾蘇古城曾屢遭俄兵侵犯。光緒二十六年八月(1900年),俄兵入境,聚集於伊通州城、赫爾蘇、小孤山、火石嶺等地,燒殺擄掠;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農曆三月,俄兵侵犯赫爾蘇,大肆搶劫民財,給當地造成巨大損失。
赫爾蘇城西臨東遼河,北依二龍山,山形水勢頗為幽勝,是伊通至開原的要衝。據《伊通縣誌》介紹,昔日赫爾蘇城為東西街,長約三里,有商號30餘家,有龍泉廟、吉祥寺、關帝廟三座廟宇,還有天主教堂等。每逢大集時,商賈雲集,人流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現今住在小孤山、北崴子等地的七八十歲老人,仍能描述出當年赫爾蘇城的繁榮盛況。
1942年,日本侵略者為掠奪農產品,開發水田,在孤家子平原生產稻米,修建了二龍湖水庫,千年古城——赫爾蘇城遂淹沒在水庫之中,成為一座水下古城。但每逢枯水季節,赫爾蘇廟台等古建築址仍能露出水面。

當地姓氏

滿族赫爾蘇氏,滿語為Hersu Hala,世居烏拉地區(今黑龍江牡丹江)。
赫爾蘇氏的後裔在清末民初時期,改為漢字單姓赫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