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光

赫光

赫光(1902-1931),原名萬錫紱,字季璽,1902年2月出生在甘肅固原縣楊郎鎮萬家堡子村(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楊郎村)。赫光8歲入私塾讀書,16歲考入平涼隴東公立中學堂,1922年考入北洋軍閥舉辦的洛陽講武堂學習軍事,開始接觸到無產階級思想。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冬,赫光被中共豫陝特委派到安徽阜陽國民黨四十七軍高桂滋部,從事兵運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光
  • 別名:萬錫紱
  • 民族:漢
  • 出生地:寧夏固原
  • 出生日期:1902年2月9日
  • 逝世日期:1930年8月8日
  • 職業:紅軍24軍軍長
  • 畢業院校:洛陽講武堂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創建中國工農紅軍24軍
人物生平,他的歷史,人物評價,家庭關係,

人物生平

赫光(1902~1931) 原名萬錫紱,字季璽。甘肅省海原縣楊郎鎮萬家堡子(今寧夏固原市楊郎鄉萬家堡子村)人。出身於清末農村秀才家庭,家境小康,八歲在本村入私塾讀書,十一歲進入固原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堂學習,十六歲考入平涼隴東公立中學堂(今平涼一中)繼續學習。在校讀書期間,他一直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1922年考入洛陽講武堂。
1924年畢業後在吳佩孚部任機槍連連長、迫擊炮營營長。因不滿軍閥混戰,毅然脫離舊軍隊,追求革命,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被黨組織派往安徽阜陽國民革命軍第27軍高桂滋部,從事兵運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中共皖北特委指導下,繼續在高桂滋部秘密發展中共組織,使高部的共產黨員發展到五六十人。
1931年7月,根據中共山西省委的決定,赫光、谷雄一共同領導山西平定地區國民黨軍高桂滋部1個團舉行起義。起義後,部隊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4軍,赫光任軍長,谷雄一任政治委員,率部轉戰到河北阜平縣,攻占縣城,發動和組織民眾,建立了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這是華北地區誕生的第一個人民政權。敵人對此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國民黨軍石友三部第27旅採取陰謀手段,於8月11日在阜平城西法華村將赫光槍殺。8月10日谷雄一在阜平以東王快鎮被逮捕,12日被押解到北平陸海空軍司令部行營軍法處。不久,在北平西直門外被殺害。

他的歷史

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甘肅省各界人士掀起“甘人治甘”“自治運動”,趕走了皖系督軍張廣建(安徽合肥人),當時回漢地方實力派小軍閥都想奪取督軍寶座,漢族方面以隴東鎮守使陸洪濤為首,振武軍幫統張兆鉀是他的急先鋒;回族方面以寧夏護軍使馬福祥為首,他的侄兒、甘肅新軍司令馬鴻賓為前台,雙方興風作浪,在全省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易督風潮”。隴東方面甚至擅自通電全國,不負責任的在電文中說什麼“甘省漢回世仇”,“願身率六十營健兒相與周旋到底”的混話,從而幾乎釀成回漢仇殺的歷史悲劇。在北洋政府的調和下,任命陸洪濤代理甘肅省督軍,馬福祥升任綏遠特區都統,張兆鉀接任隴東鎮守使,馬鴻賓接任寧夏護軍使,各得其所,利益均沾,甘肅易督風潮才得以平息。但是各方仍互不信任,繼續進行擴軍備戰。
赫光赫光
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年),張兆鉀為了給振武軍培養一批有文化的青年軍官,就向平涼中學招收在校學生參軍受訓。萬錫紱是全校的拔尖學生,不僅應試合格,還被選送到北洋軍閥吳佩孚所辦的洛陽講武堂深造。這期間,他開始接觸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學習了《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和其它進步書籍以及《新青年》等革命刊物,受到了馬列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啟蒙教育,眼界大開,覺悟提高,思想解放。當時,他曾對同學們說:“我輩要勤奮學習,平世界之窮富,以天下為已任。”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年),他在講武堂畢業,又因品學兼優而讓吳佩孚看中,被直接分配到吳部擔任直屬機槍連連長,再升迫擊炮營營長。當年九月,隨吳軍開赴河北參加第二次直奉戰爭。由於直系將領馮玉祥於前線發動兵變,迫使直系“總統”曹錕下台。在“北京政變”的打擊下,直系一敗塗地,他也輾轉返回家鄉。這時,由於大小軍閥的混戰和海原大地震的浩劫,家鄉的城鄉經濟破產,盜匪四起,鄉民們四處逃荒,一片悲慘景象。目睹這一切,使他看清了當今社會的黑暗,更使他認識到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是國家落後、人民受難的根源,從而越發堅定他立志走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雖然萬家已大不如從前,父親年老,二哥死於地震,大哥在外謀生,父親要求他留在家中,挑起家庭的重擔。但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了全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他毅然舍小家而顧大家,中華民國民國十四年(1925年)六月,渾淚告別了年老的慈父和身懷有孕的愛妻,義無反顧踏上新的征途。
萬錫紱來到開封,改名赫光,參加了黨領導的地下工作,並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因為他是著名的“洛陽講武堂”的高才生,又親自參加過直奉戰爭,具有軍事理論水平和實戰經驗,所以中共豫陝特委指派他專做兵運工作。次年冬,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赫光、苗廣義、劉明德、蒲子華等同志,通過各種關係打進駐防在安徽省阜陽城區的國民革命軍等四十七軍高桂滋部,秘密開展兵運工作,參加軍內地下黨的領導工作。不到半年時間,蔣介石叛變革命,發動“四·一二”政變,大批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慘遭殺害,高桂滋部亦不例外,黨組織把已暴露身分的黨員緊急撤離,留下一批隱蔽較好的同志繼續堅持鬥爭。赫光被黨組織指定為留隊同志的負責人之一。在革命低潮和險惡的環境下,赫光注意鬥爭藝術,凡與懂英語的同志聯繫,都書寫英語,所以在他負責的工作中一直沒有出過亂子。經過赫光的艱苦努力,終於同駐軍地方黨組織取得了聯繫,在中共皖北特委書記魏野疇的幫助和指導下,使軍內黨員數量大增,黨組織也逐步恢復起來。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高桂滋部參加第二次北伐行動,奉命向山東省轉移。赫光認為時機已到,徵得皖北特委同意,準備在高部行軍到山東金鄉縣境內發動兵變。但是因種種原因未能成功,給黨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黨組織在總結這次失敗教訓時認為:要想兵變成功,必須要有共產黨員取得部隊的實際指揮權。”赫光遵照黨的指示,通過關係離開軍部,到基層去當了一名營長,為黨掌握到一營武裝的實際指揮權。
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蔣、馮、閻“中原大戰”之後,高桂滋部調往山西平定縣駐防,四十七軍縮編為第十一師,各級軍官原位遞降,赫光由營長改任連長。
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由於赫光著有成效的工作,高部已有共產黨員五六十名,其主要骨幹多集中在赫光所在的一團,一些黨員還擔任下級軍官,握有一定的兵權。部隊廣大戰士,大多數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多年來在黨組織的耐心教育下,思想認識有一定提高,加上軍中給養不濟,生活困苦,戰士們破衣爛衫如同叫花子,有時還數月拿不到薪餉,甚至連基本口糧都得不到保證,往往成天吃發霉的蕎面,因此高部全師怨聲載道,人心思變。赫光把部隊的情況及時向上級黨組織作了匯報。中共山西特委經請示北方局和順直省委批准,於5月召開特委會議,軍地黨的負責人在會上匯報和分析了情況,經過認真研究,認為時機基本上成熟,決定在高桂滋部舉行兵變,以赫光所在一團為依靠,帶動二、三團,爭取把高部全建制拉到五台山區建立革命政權,實行“工農武裝割據”。這一計畫得到中共中央軍委的批准,軍委決定暴動成功後,立即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赫光等回到部隊以後,經過月余的緊張準備,正當各方面都在按預定方案進行時,突然在6月下旬,高下令逮捕了一團二營八連的共產黨員排長劉玉珊。赫光認為情況緊急,就與副營長劉明德一起趕到太原,向省委匯報請示。省委書記劉天章同志告訴他們,在上海中央局出了叛徒,向敵人出賣了山西的情報,要改變原計畫,先發制人,立即舉行兵變。省委召開緊急會議,會後一面向中央請示,一面分頭行動,指定共青團山西省委書記婁凝先幫助赫光等作有關準備工作,並派省委軍委書記谷雄一專程到平定協助赫光領導兵變。7月3日,赫光和谷雄一主持召開黨員骨幹會議,傳達省委決定,商量布置行動方案。與會同志認為,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事不宜遲,第二天就是機會。因為當時高部三個團長都一齊去北京給高父祝壽,次日又是星期六,許多軍官晚上回家休息,士兵們也自由行動,戒備放鬆,是天賜良機。會議決定4日晚12時舉行兵變。在行動前的晚飯後,赫光再次與兵暴骨幹成員碰頭,宣布行動時間是“午夜十二點整。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赫光得到報告,說手槍連一名黨員班長酒後泄密,敵人已知情,正在採取應急行動。赫光豪不猶豫,當即下令“提前半小時行動”。1931年7月4日午夜11時30分,“平定兵變”暴發。
由於敵人已有準備,攻占師部和縣政府所在平定縣內城計畫未能實施,赫光決定乘黑夜立即轉移,參加起義7個連約1100餘人,在天明時集結於盂縣清城村外大道上,由省委軍委書記谷雄一代表上級黨組織宣布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正式成立,任命赫光為軍長,竇宗融為副軍長,谷雄一為政治委員,劉明德為參謀長,劉子祥為政治部主任,下轄兩個縱隊。赫軍長向指戰員們講了話,然後全軍向五台山地區挺進。這時敵人的圍剿大軍紛紛向五台山逼近,企圖絞殺這支新生的革命軍隊。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赫軍長和谷政委等領導商定,為了保留這支革命力量,不同敵人硬拼,應暫時放棄進軍五台山的計畫,向晉、冀兩省交界的太行山中斷進軍,選擇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河北省阜平縣作為立足點,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然後再向五台山發展。赫光率領全軍,回師盂縣,於7月20日,進駐阜平縣城。
1931年7月26日,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成立,紅二十四軍第二縱隊政委牛明清兼任主席。不長時間,民眾團體就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農民協會、農民赤衛隊、小商人協會、鋤奸團、少年先鋒隊等相繼成立,全縣城鄉的分田、反霸、鎮壓反革命分子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赫軍長為新生紅色政權的建設日夜操勞,贏得了廣大軍民的衷心愛戴。阜平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震動了華北,敵人無比驚慌。面對深受人民擁護的革命武裝,敵人不敢冒然使用武力圍剿,指使在軍閥混戰中失敗的石友三部師長沈克,讓他設計解決紅二十四軍。於是沈克詭稱戰敗走投無路,願意參加紅軍,請求收編。紅軍當時受第三次“左”傾路線的錯誤影響,對敵人失去應有的警惕,結果上了沈克的當。8月9日,沈克先於阜平縣城東王快鎮騙殺了紅二十四軍政委谷雄一等,11日,又在縣城西的法華村騙殺了前來授降的紅二十四軍軍長赫光。赫光軍長犧牲時年僅二十九歲。

人物評價

1960年,阜平縣人民政府專為赫光、谷雄一等革命烈士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園,號召全縣人民“發揚赫光精神”,繼承先烈遺志,建設新阜平。
赫光之子萬延楨赫光之子萬延楨
1984年2月16日,薄一波同志給赫光家鄉固原地區黨史辦寫信,稱讚“赫光同志是一位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他的歷史功績是值得後人紀念的,應該留諸史冊。”

家庭關係

之子:萬延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