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頸鶇

赤頸鶇

赤頸鶇(學名:Turdus ruficollis)為鶲科鶇屬鳥類,俗名紅脖鶇、紅脖子穿草鶇。分布於前蘇聯、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緬甸、西歐、阿拉伯、葉門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河北北京陝西、四川、湖北雲南西藏等地,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較少在闊葉林或灌叢中、遷徙時大都棲息於平原及山坡的灌木疏林中、也見於果園、田間高大喬木上以及或在水邊的草坪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的達烏爾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頸鶇
  • 拉丁學名:Turdus ruficollis
  • 別稱:紅脖鶇、紅脖子穿草鶇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鶇科
  • 鶇屬
  • :赤頸鶇
  • 命名人及時間:Pallas,1776
  • 英文名稱:Red-necked Thrush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亞種分化,年齡階段,

外形特徵

全長約25cm。雄鳥上體灰褐色,眉紋、頸側、喉及胸紅褐色(北方亞種無眉紋且喉與胸為黑色),翼灰褐,中央尾羽灰褐,外側尾羽灰褐色。腹至臀白色。雌鳥似雄鳥,但栗紅色部分較淺且喉部具黑色縱紋。中等體型的鶇。上體灰褐,腹部及臀純白,翼襯赤褐。原有兩個亞種,經研究現兩亞種各自獨立成種。T. ruficollis的臉、喉及上胸棕色,冬季多白斑,尾羽色淺,羽緣棕色。T. atrogularis的臉、喉及上胸黑色,冬季多白色縱紋,尾羽無棕色羽緣。雌鳥及幼鳥具淺色眉紋,下體多縱紋。
虹膜-褐色;嘴-黃色,尖端黑色;腳-近褐。
叫聲:飛行時的叫聲為單薄的tseep。告警時發出帶喉音的咯咯聲,似烏鶇但較輕柔;(?)帶喉音的which-which-which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亞洲中北部(T. ruficollis)及西北部(T. atrogularis);南遷至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北部及西部和東南亞越冬。
分布狀況:甚常見於海拔1000米~3000米的常綠林。T. atrogularis繁殖於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喀什及崑崙山地區的西部。T. ruficollis經中國中西部及東北部至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部越冬。
習性:成鬆散群體。有時與其他鶇類混合。在地面時作並足長跳。(定種資料參見Stepanyan, 1990; Knystautas, 1993)。

生活習性

棲息于山坡草地或丘陵疏林、平原灌叢中。成鬆散的群體活動,取食昆蟲、小動物及草籽和漿果。5~7月繁殖,營巢於林下小樹的枝杈上。窩卵數4~5枚,卵淡藍或藍綠色並具淡紅褐色斑點。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中國為新疆西部夏候鳥,在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為冬候鳥。數量較多。

亞種分化

赤頸鶇在國內見有兩個亞種, 即指名亞種 和北方亞種。近發現指明亞種在山西省關帝山、五台山及蘆芽山等地區越冬, 其種群數量頗多。
  • 赤頸鶇北方亞種(學名:Turdus ruficollis atrogularis)。分布於前蘇聯、蒙古、伊朗、阿富汗、尼泊爾、印度、孟加拉、阿拉伯、葉門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波蘭。
  • 赤頸鶇指名亞種(學名:Turdus ruficollis ruficollis)。分布於前蘇聯、蒙古、印度、不丹、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內蒙古、甘肅、青海、河北、北京、四川、湖北、雲南(瀘水、騰衝、盈江、麗江、鎮江、瀾滄江、景東、勐海、雲南、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的達烏爾地區。

年齡階段

1 . 幼體階段組: 凡具有明顯的腔上囊者, 其囊呈奶油色, 大小如大豆(北方稱黃豆) , 味角和齒緣為鮮黃色 , 頸部羽色尚未變成赤色, 體重在79~87 克之間, 附跳鱗片光滑, 體外鳥羽呈明顯的幼鳥羽色, 頭骨頂部骨質軟者等。
2 . 亞成體階段組: 雖具有腔上囊, 但大小似高粱粒, 體重8~93 克, 頭骨頂部骨化稍硬, 詠角基部黃而不鮮及蹌踞鱗片稍明顯者。
3 . 成體階段組: 腔上囊消失, 齒緣不具黃色, 頭骨頂部較硬, 附跳鱗片明晰, 體重與亞成體階段組多數重疊, 頸部赤色部位明顯。
4 . 老年階段組: 頭骨堅硬, 眼上骨突出, 腔上囊消失, 詠角黃色蛻化, 蹌踞鱗片粗
糙極明顯, 體重94~101 克, 體外羽色明顯老化和某些部位部分羽毛殘缺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