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石斛產業發展的意見

加快石斛產業發展,是結合我市實際、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全市各級各部門務必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齊心協力,落實措施,真抓實幹,促進我市石斛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全面提升赤水金釵石斛的產業化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富民興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更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石斛產業發展的意見
  • 類型:意見
  • 地區:赤水
  • 發布時間: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
根據《貴州省“十一五”中藥現代化產業發展意見》和《赤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按照市政府“興竹藥、優果蔬、壯禽魚、穩糧豬”的農業結構調整戰略部署,為進一步加快石斛產業化建設進程,現就我市石斛產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明確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加快石斛產業化建設步伐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龍頭,以農民增收為核心,按照“科學化規劃,規模化發展、基地化建設、集約化栽種、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思路和“公司+農戶+基地+科技+市場”的運作模式;在“基地建設、科技推廣、加工銷售”三個重點環節上實現重大突破,努力把石斛產業培育成為我市農業後續支柱產業,儘快建立石斛生產、加工和銷售體系,推進石斛產業化建設進程。
(二)發展目標:全市規劃發展石斛面積3萬畝,其中“十一五”期末石斛面積實現2萬畝,力爭達到3萬畝,實現石斛產業原料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
二、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努力推動石斛產業發展躍上新台階
(三)因地制宜做好產業發展規劃。一是適宜發展石斛的地方都要制訂詳細發展規劃,把市政府下達的各項計畫指標落到實處,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二是突出推廣集約化栽培,金斛公司保證3年內推廣7500畝集約化栽培的種苗供應。三是堅持大戶示範帶動,3年發展石斛銷售收入超過5萬元的大戶100戶以上。四是嚴格雙向責任制,即市石斛辦每年10月與金斛公司簽訂次年種苗供給協定,各鄉鎮辦在每年9月與市石斛辦簽訂需苗協定,滿足生產種苗緊缺的供需要求;金斛公司要按市場經濟運作模式,與鄉鎮辦(石斛專業合作社)簽訂石斛產品收購協定,價格隨行就市,並確定保底價格8元/公斤。五是金斛公司在2—3年內成功開發2—4個以石斛為原材料的特色產品。
(四)實行稅費優惠政策。石斛加工企業享受赤水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並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994]財稅字第1號)檔案,可在3年內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規費實行低限收取或定額一次性收取。
(五)多形式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一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辦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和農民民眾的投資主體作用,鼓勵農民民眾積極投入資金髮展石斛生產。二是石斛辦協調農村信用社等有關金融機構積極做好小額貸款發放工作,幫助農民民眾解決投資困難。對在農村信用社承貸小額貸款發展石斛2畝以上,投資5000元以上的農戶,由市財政負責貼息3年。三是進一步加大市、鄉兩級對石斛產業發展的專項投入。市級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石斛發展基金,支持石斛基地建設和產品開發,各鄉鎮辦也要積極籌措落實發展石斛生產的資金。四是積極加強向上對接,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支持石斛產業發展。實行項目捆綁制度,把農業、科技、發改、水利、經貿、鄉企、交通等行業和部門爭取到的石斛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和其它資金捆綁實施,集中財力、物力建好石斛GAP基地;五是鼓勵和吸納市外資金投入石斛生產,努力構建政府投資引導、農民投入為主體、企業投資和社會融資參與、吸收外商投資的多元化投資格局。
(六)建立發展石斛生產的激勵機制。鼓勵市內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興辦石斛產業,鼓勵各部門將管理使用的建設發展資金按照渠道不變、性質不變的原則,根據項目情況,自主決定對石斛項目給予扶持。對在爭取石斛發展項目和資金過程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市政府給予表彰獎勵。對研究和推廣石斛生產先進技術,獲得國家、貴州省或遵義市科學技術進步一、二等獎的,市政府按照100%的標準再匹配獎勵資金。對當年發展石斛10畝以上(集約化栽種3畝以上)的大戶,由市政府進行表彰獎勵。
(七)大力推進品牌戰略。在市科技局增設赤水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局和赤水市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辦公室。在加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同時,積極完成赤水石斛GAP申報認證,確保2008年通過國家對赤水金釵石斛GAP認證,打造赤水優質石斛品牌。對石斛基地首次通過國家GAP認證或首次開發以石斛為原材料的特色產品獲得省級以上名牌產品的有關單位,市政府給予表彰獎勵。
(八)建立石斛專業合作社。抓住國家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契機,市、鄉鎮辦建立石斛專業合作社,引導石斛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在企業和農民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通過開展信息諮詢、技術培訓、現場示範指導等活動,為農民民眾提供信息支援和技術服務,幫助農民民眾解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拓展銷售市場,提升經濟效益。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石斛產業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九)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調整充實市石斛產業化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石斛生產辦公室,每半年召開石斛產業運行分析會議,研究解決在基地建設和石斛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困難和問題。各鄉鎮辦事處也要及時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確保有2—3人專抓石斛產業發展。嚴格實行行政“一把手”負責制,由分管農業和科技的副鄉鎮長(主任)主抓,統籌本地區石斛產業建設。各地要堅持把加快石斛產業化建設發展作為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支柱產業的一件大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並嚴格按照契約規定把任務面積分解到戶,落實到地塊和山頭。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工作協調對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和發展觀念,積極支持石斛產業加快發展。
(十)加大督促檢查和考核力度。市石斛辦、科技局等有關部門要堅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指導農民民眾發展石斛生產,加強對石斛生產情況的督促檢查。市政府把石斛產業建設發展列入對鄉鎮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並實行單項考核。各鄉鎮辦事處和市直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關於加快石斛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並根據本意見制定落實相應的配套措施辦法。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