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漁鼓

贛榆漁鼓

贛榆漁鼓源自道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說唱藝術形式,迄今在贛榆流傳已經四百多年。漁鼓一般長65~100厘米,鼓面直徑13~14厘米,一端蒙以豬皮、羊皮或油膜(豬膀胱膜)而成。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漁鼓,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兩指擊之。又有簡子,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時用二片合擊之以和者也”。簡板用竹片製作,長45~65厘米,寬1.7~2厘米,一端向外彎曲,兩根為一副。演奏時用左手夾擊發音。與漁鼓一起為“漁鼓”、“道情”伴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榆漁鼓
  • 詞性:名詞
  • 性質:一種古老的說唱藝術形式
  • 流傳地方:贛榆
簡介,演奏方式,五鼓三板,傳統書目,著名漁鼓藝人,相關傳說,道情,張果老補漁鼓的故事,

簡介

漁鼓,又稱道筒、竹琴。簡板,又稱簡子。流行於湖北、湖南、山東、廣西等地區。宋代已出現,見蘇漢臣所繪《雜技孩戲》畫面中(《中國音樂史圖鑑》IV—9)。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漁鼓,裁竹為筩,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豬膋上之最薄者,用兩指擊之。又有簡子,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時用二片合擊之以和者也”。

演奏方式

一段抑揚頓挫的念白後,漁鼓藝人左手打起簡板,右手敲起了漁鼓,“蓬!蓬蓬蓬!蓬!……”能夠給人一種蒼涼、艱澀之感。唱腔有婉轉、平敘、高亢、低訴、欣喜、時傷。
贛榆漁鼓簡陋的舞台,樸實的演員,演奏出震撼的歌唱。漁鼓表演,一般前面都有四句‘開場白’,說起來要抑揚頓挫,調起觀眾情緒,唱出來要充滿激情,如行雲流水,不但要唱出意境,還要唱出人物性格。使聽眾不但有身臨其境之感,而且要聞其聲如見其人。作為一種口頭文學,漁鼓的學習者要用耳朵聽,用腦子體會,用嘴說出去。漁鼓的唱腔有一定的模式,‘大官腔’、‘小官腔’、‘寒腔’等等,漁鼓的唱詞則講究合轍押韻。 五鼓三板 贛榆漁鼓可坐唱,可站唱,可走唱,但多為站唱。有說有唱,以唱為主,說唱結合。演唱地點多在農家庭院、茶棚酒館、鄉村集市。又有單口唱和對唱之分,但以前者居多;開唱前,一般都要吟詩或唱書帽;演唱中,唱白交替,要字正腔圓、合轍壓韻、趕板、奪詞;表演講究手、眼、身、法、步。不同之處,僅是伴奏的樂器不同。按演唱內容又分單角和一角多串。藝人們演唱時左臂彎里斜夾漁鼓(一般統稱懷抱一條槓子)、手握簡板,漁鼓蒙皮的一端朝下、向右傾斜,右手食、中、無名、小四指併攏伸直,在行腔或說白間隙中,常根據內容和情緒的需要,右手輕輕煽拍鼓皮,左手同時打響簡板,以烘托氣氛,鼓板相和,和x悅耳。較常用的是“五鼓三板”。
贛榆漁鼓
贛榆漁鼓

五鼓三板

傳統書目

傳統書目

贛榆漁鼓的傳統書目多為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如《薛仁貴征東》、《小八義》、《楊家將》、《韓湘子討封》、《綠牡丹》、《呼延慶打擂》、《說岳》等。近年來,有以現代生活為內容的曲目問世,如許家昌創作的《揭批歇腳“發輪工”》等。
十六世紀即傳入江蘇贛榆的道情,被稱為漁鼓。因受贛榆方言和地方音樂影響,藝人在演唱中完全使用地方方言,並加入地方音樂,使贛榆漁鼓在語言和音樂上與其他地方的漁鼓或道情有著很大的區別,藝人將其稱為“贛榆漁鼓”,並成為具有贛榆特色的地方曲種。贛榆歷代史志和古人文章中卻無記載贛榆漁鼓的片言隻字,贛榆漁鼓的史料僅限於代代漁鼓藝人們的口耳相傳。明、清兩代,由於民眾文化生活貧乏,娛樂形式單調,漁鼓傳入贛榆後,轉即風靡,成為當時贛榆曲藝界中最流行的地方曲種之一。其時,說唱藝人多習漁鼓,男女老少以聽漁鼓為樂;除了農忙時節,漁鼓聲處處可聞。贛榆漁鼓在歷經近三百年的輝煌時期後,於清末民初逐漸冷落。當時,原在清代鹹豐年間流行於贛榆北部的“拉魂腔”——肘鼓子以其特殊韻味和變化繁多的唱腔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逐漸風行全縣。許多漁鼓藝人棄漁鼓轉習肘鼓子,使演唱漁鼓的藝人驟減。新中國成立前後,全縣漁鼓藝人僅剩十餘人;穩個期間,禁止民間藝人活動,唱者、傳者更少。今能演唱贛榆漁鼓者僅存三、四人,或因年邁,或已經改做他行,均已多年不再演唱,贛榆漁鼓瀕臨失傳。
著名漁鼓藝人

著名漁鼓藝人

生於1933年的陳洪香,逝世於2000年,享年67歲,班莊鎮陳閆村人,贛榆土生土長的著名漁鼓藝人,也是連雲港市漁鼓的代表藝人之一,堪稱贛榆漁鼓界的一代宗師。
陳洪香自幼務農,一生清貧。22歲始拜山東蒼山藝人徐春亮為師,學唱漁鼓。他的漁鼓表演功力深厚,吐字清晰,韻味醇厚。重在激情、柔情、真情、虛情“四情”上下功夫,並融匯於他所唱的書目中。如在《姚期綁子》一書中,姚期為維護國法大義滅親,綁子上殿,皇上念他功高欲赦免,在表現姚期時,他動以激情,二目圓睜,吹鬍子瞪眼睛。在唱到姚期想到愛子若死,心中萬分痛惜,那種夫子真情流露出來,使人聽來,心裡也隨之發酸。當唱到郭妃告狀時眼見漢皇不準,他的說白和唱腔馬上轉為獻媚、討好的虛情假意,顯示出他的高超的“三變臉”功夫。在演唱中,他還能善於抓住聽眾心理,隨機應變,臨場發揮。不論在鼓、板、唱腔、道白,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套用方面都能恰到好處。他演唱的《薛仁貴征東》《薛仁貴征西》《羅通掃北》《楊家將》《響馬傳》等數十個書目,在蘇北、魯南一帶城鄉,深受民眾的歡迎。
陳洪香曾收黑林康邑莊的董淑欣和自己的女兒陳令秀為徒。在1985年連雲港市曲藝調演中,19歲的陳秀梅作為贛榆漁鼓演唱史上的第一位女藝人參加了比賽,她演唱的漁鼓《楊八姐救六郎》以紮實的功底、甜美的唱腔,獲得優秀表演獎;陳洪香的師弟王維甫在這次比賽中獲得三等獎。董淑欣早已不在演唱漁鼓,陳令秀出嫁後,則棄藝經商。
在楊館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大溝頭村。在一個兩進的普通平房小院裡,我見到了陳洪香36歲的女兒陳令秀。此時,她正在做著柳編。她說,過去是吃不飽穿不暖才唱漁鼓,現在的日子好過了,就沒人再唱了,何況唱漁鼓也不掙錢。
談起她的父親和她學漁鼓的事情來,陳令秀有點若有所思,然後說,父親去世十年了,他沒有把漁鼓傳給自己,自己覺得很遺憾。
從小就喜歡唱漁鼓,也可能是父親的影響,七、八歲的時候就正式跟父親學漁鼓,還跟著父親去趕清明節抗日山廟會。她們姊妹兩個,兄弟兩個,自己是老三,姐姐卻不喜歡唱。看自己喜歡,父親才教的。趕場子的時候,父親唱,她就幫著收錢、敲鑼鼓。其實,女孩子學漁鼓的並不多。陳令秀覺得父親讓自己學是因為自己有天賦,唱詞什麼的父親隨便一唱她就都能記住。這樣,自己國中沒有上完,就成了父親正經八百的一個徒弟了。隨後,就整天跟在父親的屁股後面跑來跑去,江蘇和山東去過很多地方,並且大都是走著去,累的很。自己經常扮演墊場子的角色,父親吸菸的時候,陳令秀就接著唱,因為這個時候不能冷場,讓觀眾走了。
陳令秀的父親去世後,她把漁鼓拿到了自己家,作為對父親的紀念,也是為了父親的遺願,但遺願歸遺願,她卻一直把父親沒有把自己滿腦袋的漁鼓書教給她而感到遺憾。現在不以此為生了,漁鼓和父親的一些光碟就真的成了不可替代的紀念品。現在演唱的機會很少了,沒有人聽了,也沒有人請了,唯一能露臉的機會就是到到縣裡表演。
說著,陳令秀就拉開抽屜拿出一張光碟來,放入DVD里,漁鼓聲聲里,一人或激昂或低沉或哀怨的唱腔就從電視裡飄蕩出來,在屋子裡迴旋。陳令秀說,這就是她的父親。
最後,陳令秀說,還好,自己想唱想學的時候,就去找自己的師叔王維甫。於是,她和我們一起去城頭鎮的大河東村見了王維甫,並和師叔一起給我們表演了漁鼓演唱。
像每一位生活在贛榆大地上、與土地相依為命的普普通通的農民一樣,老王身材瘦削,言語不多。在他家院子裡見到他時,老伴出去做事了,他剛剛自己吃完飯,本來蒼老的臉喝酒後有點紅潤,然而他一拿起漁鼓,那種興奮,那種投入,那種神韻,極像《寶蓮燈》里的沉香———沉香就是靠了“人燈合一”才戰勝那個窮凶極惡的二郎神。而王維甫和漁鼓相依為命,支撐他走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獨守一片寂寞的天地。
“很多人學習漁鼓就是想以此養家餬口,以前下鄉演出像是討飯的,所以大家也都不願意學。現在出去演出,都是各部門來邀請,地位有所提高,收入和農民相比,也還可觀,但這樣的機會很少很少。”老王對現在很滿足。
春耕秋收,勞累一天的老王回到家裡,一有空閒就拿起漁鼓唱上幾句。老伴是他最好的聽眾,夫妻倆的話題除了過日子的柴米油鹽,大部分說的就是漁鼓。
今年66歲的王維甫,除了陳洪香,師兄弟還有七八個,但現在基本上沒什麼聯繫,也不知道在不在了。老王開始學的時候21歲。當時這一帶漁鼓不多,除了村里請人來唱,就是逢集時到集上聽。16歲時母親就去世的王維甫就經常到集上聽陳洪香演唱漁鼓,直到喜歡的怎么也舍不下了。通過介紹,師父看他嗓音好,有這個資質,人又喜歡唱。這樣拜師後,就跟著師傅在班莊鎮上逢集演唱。後來,師傅還把自己的漁鼓送給了他,希望他能繼承師傅的事業。
屈指算來,老王學藝四十五年。過去都是趕集唱,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成了四舊,就不讓唱了。這個時候老王也只有高興的時候在家自己唱唱,給父老鄉親聽聽。改革開放以後又去趕集、被人請去唱。有時候和陳洪香等師兄弟搭班出去唱,周圍已經跑遍了,這樣不停地演唱是因為能維繫生活。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出去唱還在生產隊里頂工分。現在也就只有朋友來找自己唱了。老王21歲之前就結婚了,夫人喜歡自己唱,生女兒的時候,自己高興,我就在家裡一唱三天,好多人來聽。自己的四個兒子都不願意學,別人更不願意學,所以他現在連個徒弟也沒有。老王會唱的段子很多,自己也不知道會多少,他想,自己的這點本事恐怕要帶到墳墓里了。
老王想的沒錯。也許若干年後,關於漁鼓,關於肘鼓子,我們的後人也只能在史書中瀏覽這樣的一些辭彙了,也只能去辭典里查找一點近乎形象的解釋。

相關傳說

道情 道情,傳說為東漢的張道陵所創。據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懷抱漁鼓倒騎毛驢的形象,其原形就是張道陵。約在十六世紀時道情傳入江蘇贛榆、山東青州、濟南等地,統稱道情為漁鼓。道情在傳入山東之初即穿越贛榆,贛榆和山東一樣將道情稱為漁鼓,但受贛榆方言和地方音樂影響,藝人在演唱中完全使用地方方言,並加入地方音樂,使贛榆漁鼓在語言和音樂上與其他地方的漁鼓或道情有了很大的區別,藝人將其稱為“贛榆漁鼓”。於是,贛榆漁鼓成為具有贛榆特色的地方曲種。

道情

宋.周密《武林舊事》載:“淳熙十一年(1185)6月……後苑小廝兒三十人,打息氣唱道情。太上云:‘此是張掄所撰鼓子詞’”。“打息氣”即漁鼓。鼓子詞興起於北宋,盛行於南宋,在宮廷、勾欄瓦肆、廟會、農村甚為流行,在宮廷,則稱唱道情。這是記載漁鼓演唱的最早文字。明.田漢成《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中:喊周八日觀潮說,其時優人百戲、擊球關撲、漁鼓彈詞、聲音鼎沸。
相傳,“八仙”過海歸來之時,忽見一條金色鰲魚在海上興風作浪,浪花濺濕了漢鐘離的衣服。漢鐘離心中非常惱怒,於是便拔劍斬了鰲魚,並抽出魚骨,蒙上魚皮,製成了一種管狀樂器,取名叫“漁鼓”。
漁鼓做成之後,正好碰上王母娘娘開蟠桃會,“八仙”趕來為她祝壽。韓湘子吹玉蕭,呂洞賓擊雲板(簡板),漢鐘離拍漁鼓應節而歌。這九天仙樂飄向花果山,美猴王睜開火眼金睛一看,原來是眾仙為王母慶壽。孫大聖見王母娘娘沒有請他,便一個筋斗翻到壽堂之上,舉起金箍棒就打,一棒正好打在了漢鐘離的漁鼓之上,漁鼓被打了個粉碎。一位仙人見狀,便向漢鐘離獻上一根仙竹,說是可作漁鼓。於是請來人間名匠魯班依樣製作漁鼓。魯班接到仙竹,將竹尖給姜太公作了釣魚竿,竹蔸給和尚作了卦,取仙竹中間三尺九寸作了漁鼓。為了防止炸裂,王母娘娘將她的兩個手鐲箍在了漁鼓的兩頭,又用裙帶系在漁鼓上作背帶。從此,竹質漁鼓便取代了骨質漁鼓。

張果老補漁鼓的故事

相傳,唱漁鼓原先全是靠鸚鵡唱的,而不是人唱的。當年,八仙聚會時,老子的門生因用力過猛,打壞了張果老心愛之物漁鼓,鼓中的鸚鵡也飛走了。張果老又氣又無奈,但為了不讓參加聚會的眾仙掃興,及時修復漁鼓,便心生一計,叫下人殺豬,把豬心上的皮剝下來,蒙在漁鼓上。從此,用豬心皮蒙鼓面一直傳至今天。傳說殺豬這一行,也始於這時候。張果老的漁鼓修補好後,那對兒飛走的鸚鵡又飛了回來。鸚鵡被訓練得很熟,敲一下它就出來,再敲一下它就進去,眾仙無不稱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