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通廟

賢通廟

賢通廟位於天山之巔,海拔640米,南距哈密市60千米。登臨賢通廟,天山美景一覽無餘。賢通廟全稱"天山關帝廟",廟為方體建築,長12米,寬7米,巨木為梁,青磚為牆,牆中嵌有四根立柱;上、下共三層,現頂部已毀。賢通廟扼絲路北新道的咽喉要衝,它的歷史上可上溯至漢唐,賢通廟與漢、唐、清三代經營西域的歷史都有重大關係,原廟中存"聯額頗多"。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頂部修建關帝廟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賢通廟
  • 位於天山之巔
  • 海拔:640米
  • :12米
現狀,路線,歷史背景,

現狀

現在的賢通廟,僅存有三間磚木結構的空殿和一塊斷碑。遂使今人有“破廟殘碑映雪寒”的吟喔。天山路蜿蜒曲折有三十六盤,道旁山高林密,鷹囀鹿鳴。順盤山彎道,登上賢通廟山頂,豁然天開,俯瞰山下,只見林海莽莽,雪光瑩瑩,一會兒朗月當空,一會兒雲遮霧罩,一會兒大雪紛飛。遊人旅客多駐足於此,領略一番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路線

天山公路由此分道,急轉直下,南去是南山口,北去是口門子。這裡海拔2700多米,雲巔鳥道,自古以來是東部天山南陽北陰的必經之路。建廟以前這裡稱“黑紺嶺”。廟旁原有小屋一間,內藏汗、唐和清代碑刻,站在山頂遠眺盤山公路,鳴沙山、巴里坤草原盡收眼底,真是一處自然、人文結合的旅遊景點。

歷史背景

賢通廟位處北部山口的東側,周邊山勢巍峨,山體峻峭,左右對峙,凌空入雲。越往上行離雪線越近,所以這裡氣溫很低,氣候多變,山頂常被雲遮霧繞,時有六月飛雪的奇景出現。來到這裡的遊人都會真切感受到天山的博大與厚重,山谷的幽深與險峻,有人曾情不自禁產生過這樣的疑問,既然這裡環境如此艱險,古人又為何在這樣的境界修祠築廟?其實,不少人都知道,開拓於漢,暢通於唐的絲綢之路北新道,要翻越東天山西行,這裡自古就是必經的咽喉要地。漢代名將班超正是從這裡穿越,征戰匈奴而立下顯赫戰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從這裡穿越反擊匈奴,一舉誅殺了呼衍王;唐代名將姜行本也正是從這裡翻越天山,進駐口門子、松樹塘,製作攻城器械,而後出擊高昌,大獲全勝。所以古人在這樣一處險關要地為紀念征戰將士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勝利,修一座祠廟,建一處廂房、“禪室”,藏立漢石唐碑,讓征人避風躲雪也理在其中。從已發現的裴岑古碑的石刻中就有“立海祠以表萬世”的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