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就是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保護為重點,推廣套用節約型的耕作、播種、施肥、施藥、灌溉與旱作農業、集約生態養殖、秸稈綜合利用等節約型技術,推廣套用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減少農業廢棄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和保護環境等環保型技術,大力培養農民和農業企業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觀念,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集約農業等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的農業形態,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
  • 外文名:Resource conserving environment friendly agriculture
  • 領域:農業
  • 目的:節約資源
  • 用途:發展農業
簡介,參見,

簡介

1、(彭新宇從“兩型社會”定義於農業的角度):[資源節約型農業],是以節地、節水為中心的集約化農業生產體系,包括發展多熟制種植,提倡立體多層農業,採取先進的灌溉制度和灌溉技術和科學的施肥制度等節時、節地、節水、節能、高效低耗的集約化農業。[環境友好型農業],是以循環農業為中心的清潔農業生產體系,包括減量使用農藥、化肥和地膜,改進種植養殖技術,發展農業生態工程、健康養殖工程、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工程,實現農業生產無害化和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
2、(塗同明、王雅鵬等從“兩型社會”定義於農業的角度):“兩型社會”定義於農業,就是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指就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依據,在某一定的區域內,因地制宜的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生態農業以保持和改善系統內的生態動平衡為總體規劃的主導思想,合理地安排物質在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和多次重複利用,以儘可能少的輸入,以求得儘可能多的的輸出,從而獲得生產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能源再生利用、經濟效益四者統一的綜合性效果。生態農業具有符合兩型社會發展要求的特點,即降低能量消耗、改善環境質量、改善農產品質量、保護自然資源、提高經濟效益。兩型社會定義於農村,就是要以農村節能減排為核心,結合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發展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農村。強調低能耗、低排放,大力推廣太陽能、風能、沼氣等乾淨能源,充分開發農村綠色、環保、節能的產業。使農村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空氣品質更高,人們能夠切實感受到一種綠色化、人性化的人與自然融洽的氛圍。
3、(農工黨中央的簡單說法):兩型農業的內涵,主要是指最大限度地節約農業生產要素,最大限度地減弱農業生產的外部性副效應。

參見

三農隨筆《兩型農業研究綜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