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瘤

賁門瘤是發生在胃賁門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線下約2cm範圍內的腺癌。它是胃癌的特殊類型,應和食管下段癌區分。但是它又與其他部位的胃癌不同,具有自己的解剖學組織學特性和臨床表現,獨特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及較差的外科治療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賁門瘤
  • 外文名:benmenai
  • 位置:胃賁門部
  • 屬於:胃癌
概述,病理改變,臨床表現,中醫藥治療,

概述

賁門癌benmenai在我國食管癌高發區的發病率也很高,據這些地區及腫瘤研治機構的統計,食管癌與賁門癌的比例約為2∶1。正確的賁門癌定義是發生在胃賁門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線下約2cm範圍內的腺癌。它是胃癌的特殊類型,應和食管下段癌區分。但是它又與其他部位的胃癌不同,具有自己的解剖學組織學特性和臨床表現,獨特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及較差的外科治療效果。
在我國,賁門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在各類惡性腫瘤中位居前列。有資料表明,賁門癌的死亡率約占總死亡率的12%左右。而在河南的鶴壁市郊、林州市等食管癌高發地區,賁門癌引起的死亡達居民總死亡原因的20%。
目前治療賁門癌最有效方法為“一粒藥含化療法”,此療法得到“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等多數相關權威機構的認可;即推行此療法以來,一大批賁門癌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與減輕。

病理改變

(一)大體分型
1.進展期 胃腸道分型一般沿用Borrman分型,其基本分類的蕈狀、潰瘍Ⅰ型、潰瘍Ⅱ型與浸潤型。我國作者據此對賁門癌分為4型。
①隆起型:腫瘤為邊緣較清晰的向腔內隆起的腫塊,呈菜花、結節巨塊或息肉狀,可有淺潰瘍;
②局限潰瘍型:腫瘤為深潰瘍,邊緣組織如圍堤狀隆起,切面與正常組織境界清晰;
③浸潤潰瘍型:潰瘍之邊緣不清晰,切面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
④浸潤型:腫瘤在賁門壁內浸潤生長,受累處均勻增厚,與周圍組織無界限,周圍黏膜常呈放射狀收縮。
大體分型與組織學類型有關,①、②兩型以高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較多。浸潤潰瘍型中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的比例增多。浸潤型則多數是低分化瀰漫型的腺癌或粘液腺癌。外科治療預後以隆起型最好,局限潰瘍型第二,浸潤潰瘍型較差,浸潤型最差。
賁門腺癌的組織學類型主要有二類:腺癌與有明顯粘液分泌的粘液腺癌。此二類又根據分化程度各自分為高分化、低分化和瀰漫型三個亞型。分化程度之高低與手術預後關係密切。除了腺癌與粘液腺癌、賁門癌還有一些少見的組織學類型,如腺鱗癌、未分化癌、類癌(嗜銀細胞癌)以及癌肉瘤等。
2.早期 早期賁門癌大體形態與胃其他部位和食管的早期癌相似。可以簡單分為三型,①凹陷型:癌瘤部黏膜呈不規則的輕度凹陷,有少數為淺潰瘍,與周圍正常黏膜分界不明確,鏡下分化常較差;②隆起型:癌變部黏膜增厚粗糙,稍有隆起,部分表現為斑塊、結節或息肉狀,以高分化腺癌占多數;③隱伏型:病變部黏膜顏色略深,質地略粗,此外大體無明顯改變,經組織學檢查始確診,是3型中比較最早的形態。
(二)賁門癌的組織發生
過去胃癌的組織發生學中,胃潰瘍、胃息肉(腺瘤)及慢性萎縮性胃炎皆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期病變。近年的研究發現上述幾種情況發生癌變的機會很小。特別是在賁門部這三種情況比胃的其他部分更少發生。所以顯然與賁門癌的組織發生關係不大。
目前比較被承認的觀點是賁門癌起源於賁門腺的頸部幹細胞,因有多方向分化的潛能,可以形成具有賁門或腺上皮特點的腺癌。多數賁門癌的光鏡、電鏡和組化研究發現是混合型,是該觀點的有力支持,不典型增生是賁門癌的癌前病變,它也是在上述與賁門癌發病有關的潰瘍、息肉、萎縮性胃炎共有的關鍵病理過程。當他們發生不典型增生的改變時才可能癌變,其中結腸型化生多數具有不典型增生的性質。
賁門癌的臨床病理髮期,1987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修改後的胃癌TNM分期法。

臨床表現

【初期症狀】
初期症狀出現的情況有兩種。如果由下部食道發生,則本來已經很狹窄的賁門就會更狹窄,因此,容易出現和食道癌很類似的症狀;如果發生於胃體部,或胃頭部側,則初期時大致上沒有自覺症狀,因此,也很難診斷。 食物通過時有異樣感、劇痛、有點梗塞感、輕微的心窩痛。以上症狀,在吞咽時會感覺到,而吞較硬的食物時,覺得好像“咚”一聲直接掉里胃裡,尤其是飲用熱或冷的液體時更敏感,其中最初的一口的感覺最明顯。如果罹患癌症,那么上述症狀一旦出現,就一直存在。至於症狀相似的非癌症患者,這些症狀就會忽隱忽現,而無經常性,症狀的輕重也不相同。
賁門癌另一始發症狀是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或是柏油便。根據出血的嚴重程度或伴隨虛脫休克,或表現重度貧血。此種情況的發生率約占病人的5%。由腹部外科醫師手術,術中方始確診。由於缺乏梗噎症狀,此種病人易被誤診為消化性潰瘍出血,也正是因為多數系急診手術,各方面準備不夠充分,這類病人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都較高,療效不良。
【早期症狀】
1、胸骨後脹悶或輕微疼痛。這種症狀並非持續發生,而是間歇性或在勞累後及快速進食時加重。
2、吞咽食物時的異物感。咽食過程中食物(特別是乾硬食物)經過病變區(病變很小)可能產生一種異物感,而且常固定在一個部位,有的病人描述像有永遠咽不完的東西的感覺。因症狀輕微並呈問歇性發生,也易為病人所疏忽。
3、吞食停滯或頓挫感,即病人吞咽食物時似有在某個部位一時停滯頓挫的感覺,這情況也非持續性,只有在病變發展後才逐漸明顯起來。
4、胸部脹悶或緊縮感,且常伴有咽喉部乾燥感。病人主訴胸前部始終有一種悶氣現象,似有一物體堵塞,使胸內呈緊縮的感覺,在吞咽食物時尤為明顯,但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5心窩部、劍突下或上腹部飽脹和輕痛,以進乾食時較為明顯,但也並非每次都會發生而呈間歇性。這種情況往往是賁門癌的早期症狀。
以上賁門癌早期症狀一般都要持續3個月以上。到了經常、持續性發生時就已經是賁門癌中晚期症狀了,這時的治療難度就已經加大許多了。
【中期症狀】
賁門癌的中期症狀介於早期症狀和晚期症狀之間,呈進行性發展。
中期賁門癌的常見症狀,有中度惡病質,貧血、水腫、全身衰蠍,肝、肺、腦等重要器官轉移及腹腔、盆腔轉移,引起盆血、腹水蔌血性腹水,肝功能衰竭,昏迷,消化道梗阻等。
【惡化時期的症狀】
中晚期病人可見貧血、低血漿蛋白、消瘦甚至脫水。 如果腹部出現包塊、肝大、腹水征、盆腔腫物(肛門指診),都系不適於手術的象徵。晚期病例除了吞咽困難,還可出現上腹和腰背的持續隱痛,表明癌瘤已累及胰腺等腹膜後組織,是為手術的禁忌證。除了食道癌的症狀之外,還有胃癌的全部症狀如下:
1、咽下障礙(喝水時也會)。
2、上腹部有沉重感。
3、胃部會痛。
4、噁心、嘔吐。
5、人逐漸消瘦。
【X線表現】
賁門區處於與胃體連線部的內後方,因有肋骨為其遮蔽,故無從作壓近法檢查;再則胃底黏膜皺襞走行縱橫交錯,其排列缺乏規律性,又因該區一般見不到蠕動,難以象其他部位那樣可憑觀察動態變化來判定局部胃壁有否僵硬表現。
上術數點不利因素給X線檢查帶來一定困難,故需充分套用氣鋇雙對比法。除取直立位外,作其他不同體們、不同角度觀察並攝取多軸噗片甚為重要。賁門癌形成軟組織塊影后,在胃泡氣體的襯托下,大都顯示出境界較銳利而不規則的輪廓。如再預塗上一層薄鋇,則可色畫出癌腫表面黏膜遭受破壞之細節或潰瘍龕影,這種龕影一般較淺小。細緻觀察賁門開放與收縮情況,密切注意鋇劑通過食管-胃環,即所謂“喇叭口”的變化,對發現病變尤為重要。
“喇叭口”出現缺損及發生異常轉向,鋇劑通過出現分流現象,或失去正常噴射而呈滴流狀,都提示有占位病變存在之可能。若賁門上方有腫塊,鋇劑將被推移向內下方流注;賁門下方出現腫塊,則鋇劑折角而流,可構成“7”字征,如腫塊位於賁門口而偏後壁,則會發生分流徵象或似水流之衝擊礁石出現濺潑現象。癌腫累及胃體和胃體上部,則可導致胃穹窿變形或縮小以及賁門下區的局部胃壁變僵。藉助手法向上推擠胃體下部,每可觀察到在該區出現軟硬邊緣的截然分界而形成之切跡樣改變。賁門癌如向上蔓延而累及下端食管,可使後者發生浸潤性環狀狹窄,此亦是確立診斷的依據之一。

中醫藥治療

賁門癌中醫中藥治療配合賁門癌手術治療有著很好的療效。由於賁門癌對放射治療幾乎無效,化學治療效果也不很理想,所以術後採用賁門癌中藥治療在臨床上廣泛套用。
中醫學沒有賁門癌的名稱,該病在中醫屬於噎膈證的範疇,中醫認為,賁門癌發病原因為陽氣虛弱,機體功能下降,治療宜溫陽益氣,扶助正氣,提高機體功能,所以治療主方要體現這一中醫治療原則。
賁門癌的分類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這就是中醫治療賁門癌的辨證施治原則,一人一方,因人而異,但治法主要是疏肝理氣、降逆化瘀、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扶正培本、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抗癌止痛、溫陽益氣等。現對賁門癌的分類與治療方式介紹如下[1]:
(1)肝鬱氣滯型:症見時感咽部不適,噯氣不舒,偶有輕度梗噎,胸肋苦悶,兩肋串痛,或胸骨後鬱悶疼痛,頭暈目眩。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細。治宜舒肝理氣。
(2)痰瘀互結型:症見吞咽困難,水飲難下,食入易吐,黏涎甚多,胸背固定疼痛,或如錐刺感,可有吐物如赤豆汁。舌苔厚膩或中黃,有瘀點瘀斑,脈多滑數或細澀。治宜化痰軟堅,活血散瘀。
(3)熱毒傷陰型:症見口乾唇燥,咽痛煩躁,梗阻較甚,胸背灼痛,午後低熱,或有盜汗,大便乾結,或發音嘶啞。舌苔黃,質紅少津,脈細弦數。治宜養陰生津,清熱解毒。
(4)氣血兩虧型:症見食水難下,面色萎黃無華,消瘦無力,大骨枯槁,形寒肢冷,面浮足腫。舌質淡、苔薄,脈弦細或沉細。治宜益氣養血,佐以祛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