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雙星

賀雙星,中國民間傳說農曆七月七日夜牛郎織女相會於天河。習俗以是夕供設花果,穿針乞巧,謂之"賀雙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賀雙星
  • 外文名:Its binary
  • 時間:農曆七月七日
  • 節日:七夕
  • 拼音:hè shuāng xīng
相關傳說,相關習俗,

相關傳說

相傳,天上有個織女,本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愛上了人間的牛郎,他倆自願婚配,並生 有一男一女,美滿幸福。但王母娘娘知道了,把織女捉回,用簪子在織女和牛郎之間一划,成了天河。牛郎攜著兒女追上去,被天河阻攔,不得相會。後來,王母娘娘看了覺得可憐,規定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由喜鵲搭橋,讓他們相會一次。 把牛郎織女兩顆星比作一對夫妻的故事,起源於西周, 到三國時故事情節完備,它和《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民間的四大愛情傳說。 牛郎織女的傳說,引出後世七夕乞巧等風俗。每年七夕,各地的少女少婦們往往結夥祭拜牛郎織女星。她們用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和瓜子作供品 ,還有化妝用的花粉 。這種儀式叫“賀雙星”。
賀雙星賀雙星

相關習俗

焚香禮拜以後,把所供花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到屋頂上獻給織女,餘下的自己用。 七夕最重要的活動是乞巧。這個遊戲很古老,南北朝時有一種一端有七個針孔的特製“七巧針”,婦女們用彩線來回穿過它的針孔,誰穿得快就表明誰心靈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了明代和清代,改用一種簡便的“丟巧針”。就是七月初七的中午,拿一碗水在太陽下曝曬,一會兒水面便產生一層薄膜,這時把縫衣針或繡花針輕輕放進水中,針就浮在水面。丟針的婦女觀看水底的針影,如果成雲彩、花朵、鳥獸以及鞋子、剪刀形狀的,就是乞得“巧”了。如果針影粗如槌,或細如絲,或彎曲不成形狀的,就認為是笨拙的徵候。唐宋時,還有在七夕捉取小蜘蛛,放進小盒,第二天早上打開,如果蜘蛛網結得圓正細密,就是得巧。 人們同情牛郎織女,關注“鵲橋相會”,有許多感人的民間活動。有的地方,在七夕把全村莊的雄雞宰掉,意思是,沒有雄雞報曉,牛郎織女就可朝夕相守,不再離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