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延光(攝影記者)

賀延光(攝影記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賀延光(1951年1月30日~),男,陝西渭南人,中共黨員,高級記者,著名攝影家,四月影會重要成員。1968年赴黑龍江兵團插隊,1981年為北京青年報記者,1983年為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1985年至2005年任中國青年報攝影部主任。現為中國青年報圖片總監,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他先後7次在國內最高新聞獎評中獲獎,是國內新聞界惟一一位既獲攝影一等獎又獲文字特別獎的平面媒體記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賀延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渭南
  • 出生日期:1951年1月30日
  • 職業:高級記者、攝影家
  • 畢業院校:北京第92中學
  • 信仰:馬列主義
  • 主要成就: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新聞攝影年度最佳照片獎
人物生平,榮譽及成就,人物軼事,作品選粹,

人物生平

文革前為北京第92中學1966屆國中畢業生。1968年赴東北兵團插隊,1973年困退回京,在崇文區化學纖維廠當工人,後被結合為革委會副主任。“四五運動”中,他帶領全廠80多位青年,率先前往天安門廣場獻上花圈,並提出尖銳的政治問題,矛頭直指“四人幫”。他當時的信念是,國家危亡之際,必須有一批人堅決地站出來,不能再退了。他後被列為北京市清查的重點案件而遭逮捕。平反後,當選為共青團十大中央委員,後到《中國青年報》任攝影記者至今。
賀延光

榮譽及成就

“不作假,不為歷史留下空白”,是賀延光從事攝影工作以來所奉行的理念。他先後7次在國內最高新聞獎評比中獲獎,是國內新聞界惟一一位既獲攝影一等獎又獲文字特別獎的平面媒體記者。1986年度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賀延光從事新聞工作26年,期間贏得的主要獎項有:
賀延光賀延光
1.《文明禮貌月攝影日記》(組照)--1982年度"全國好新聞"攝影獎(中國新聞獎前身,該年度獎項不分等級)
2.《離別時刻》--1984年度"全國好新聞"攝影一等獎(中國新聞獎前身)
3.《團旗似火》--1985年度"全國好新聞"攝影二等獎(中國新聞獎前身)
4.《團旗似火》--1985年全國新聞攝影大獎賽金牌獎
5.《令人震驚的一千萬》(組照)--1988年度"全國好新聞"攝影二等獎(中國新聞獎前身)
作品作品
6.《餘熱》--1990年第11屆亞運會新聞攝影比賽一等獎
7.《長江九江段4號閘決堤30米》(訊息)--1998年度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九江決口8條訊息-1998長江水災)
8.《SARS病房》(組照)--2003年度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SARS病房》(攝影專題)、《生命備忘錄》(與王堯合作的冰點調查)被評為全國抗擊非典優秀新聞作品;(北京SARS事件)
9.《面對生命》--2003年全國新聞攝影年度最佳照片獎、人民攝影報2003年度全國最佳新聞攝影獎
賀延光
10.《兩黨一小步,民族一大步》--2005年度中國新聞獎一等獎、2005年全國新聞攝影年度最佳照片獎、人民攝影報2005年度全國最佳新聞攝影獎、2005年度中國新聞攝影評選金獎。

人物軼事

"如果你是一名攝影記者,照相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腦力、眼力和體力。當一名合格的攝影記者,你要習慣去研究社會、關注別人,要懂得生活常識,富有同情心,還得有韌勁兒。"賀延光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1976年,賀延光就參與拍攝過"四五運動"。成為職業記者後,他採訪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七屆全國人大、十一屆亞運會、1991華東水災、中共十四大、1997年香港回歸、廣西邊境大排雷、九屆全國人大、1998長江水災、廣西邊境大排雷、悉尼奧運會、內蒙古大雁煤礦爆炸、新疆巴楚地震、北京SARS事件、胡錦濤與連戰歷史性會見等許多重要新聞事件。
其在讀者中產生廣泛影響的主要作品有:《小平您好》--國慶35周年民眾表達的心聲;《民主進程》--全國人大第一次公開出現的不同聲音;《第三個是男孩》--計畫生育國策面臨嚴重挑戰;《矸石山上撿煤人》--我國貧困人口依然有8000萬人;《深圳又長高了》--亞洲第一高樓創造全國建設新記錄;《廣西邊境大排雷》--消除地雷遺患確保邊民平安;《長江水患》--九江江心洲決堤四萬災民無家可歸;《巴楚地震》--維吾爾族村民等待救援;《面對生命》--SARS病房展現生命與死亡、責任與無奈的畫面;《兩黨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胡錦濤與連戰的歷史性會見。
1984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國慶35周年慶典中,北京大學學生突然打出"小平您好"橫幅,賀延光敏銳地發現了這一情景,將歷史性瞬間作為改革開放的象徵載入了中國史冊。
當時,一群大學生走在遊行隊伍中。他們相互說著、笑著,有的地方還擠成一團,早就沒了隊形,全然不像前面方陣那樣井然有序,但他們所迸發的青春活力顯然已感染到觀禮的人群,賀延光的周圍也歡聲陣陣。突然,大學生隊伍中打起了橫幅,上書"小平您好"四個大字。賀延光心頭一熱,顧不得許多,趕緊將相機高高舉過頭頂,衝著那個方向連拍三張--幾乎是眨眼的工夫,橫幅和簇擁它的學生們便淹沒在滾滾的人流中。
"從'萬歲萬歲萬萬歲'到人們直呼'小平您好',領袖人物從天上回到人間,這種變化對中國人來說不可謂不大不深刻。所以,我相信它的歷史價值,它是把領袖人物當人看的一個標誌。何謂在拍攝之前預料'轟動'?我的理解是,只有你的作品能撥動讀者情感的心弦,能與公眾產生強烈的共鳴,才會得到認可和反響。"賀延光這樣表述自己對這次採訪的思考。
1998年,九江決口,這也是世紀洪水中的長江惟一一處發生主堤決口的地方,40萬人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威脅。當時,中國青年報記者僅賀延光一人在場,面對突發事件,他沒有隨受災民眾撤往安全地段,而是涉險趕往出事地點。
賀延光一邊協助部隊營救民眾,一邊拍攝照片,一邊不停地用手機向報社報告情況。即便在手機斷電以後,還想方設法履行記者的職責。第二天,報紙一版刊出他的兩幅大照片和8段現場口述的即時訊息。這在所有平面媒體中獨樹一幟,顯示了賀延光在重大災難事件中把握新聞的全面能力。
賀延光以現場目擊的方式,直面了這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發展及搶險過程,並將它在報紙截稿前不斷地傳回北京。在網路新聞沒有普及之前,這8條訊息雖總共只有700餘字,但其災情與人情交織相融,現場感與緊迫感動人心魄,且文字簡練,一氣呵成,見報以後,不僅在報社內外引起積極反響,也得到赴九江採訪眾多媒體的普遍讚揚。不僅《中國記者》刊文予以充分肯定,指揮抗洪的軍區首長也稱他是"好樣的",士兵寫信稱他是"無名英雄"。
賀延光關於九江決口的訊息短小精悍,形式新穎,已成為部分高校新聞專業教學的範例。
2003年嚴峻的SARS疫情,關乎人的生命,關乎社會的公共安全,對中國新聞記者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2003年4月下旬,賀延光欲深入一線採訪的努力幾次受挫後終於成行。他進入集中救治重症SARS患者的北京地壇醫院,首先向醫院領導表示,希望他們把自己當成普通的一員。在病房裡,賀延光離SARS患者距離僅一米,這是一聲咳嗽就可能令人倒下的距離,他堅持住了。在與醫護人員和患者近距離接觸的18天中,他拍攝了2000多張照片,較為完整地記錄了抗擊SARS最前沿的真實情景,並在文字報導中附加了許多觀察與思考。
剛開始的時候,病人以為賀延光也是醫生,有的病人神志雖然清醒,但已經不能說話了,可是企盼和無助的眼神在追逐著每一個身穿隔離服的醫護人員,也包括賀延光。賀延光說自己從來沒有被這種眼神深深地刺傷過。這種目光碟機使著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也驅使著他爭分奪妙地記錄著這一切。"這裡在搶救生命,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把這裡發生的一切告訴讀者。"他說。
抗擊SARS期間,不僅賀延光的照片打動了無數讀者。讀了他在《生命備忘錄》講述普通人悲情故事的兩位日本婦女,也專程越洋飛到北京,送來了給患者的捐款。賀延光贏得了人們的信任,一位死者的弟弟將哥哥7000多字的"死亡日記"親手送給了他,他還接受了一套醫院送的簽滿了醫生護士名字的隔離服。他說,這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面對讚譽,賀延光說:"作為記者,自己只是完成了本職工作,我們本應該做得更多,更好。"
"我早就想好這幅照片不拍大特寫,而要拍一幅兩人伸手相握,邁步相向的全身畫面。" 賀延光數位相機自動記錄的時間是2005年4月29日15時06分42秒--胡錦濤與連戰會見的歷史性瞬間被定格,《兩黨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在數百位攝影記者同拍攝的照片中因獨樹一幟獲得好評如潮。
在連戰赴大陸之前,賀延光就密切關注、研究海內外與之有關的報導、評論。為此,當天上午在拍攝完連戰北大演講後午飯也顧不上吃飯就趕往人民大會堂,為的是排在前面占據一個有利的位置。他終於搶到一個制高點,為的是要讓背景乾淨,不讓後面門窗及工作人員的身影進入畫面。在兩個小時的站立等待中,他一遍一遍地用不同指數測定閃光燈的亮度,先後試拍了50多張,以尋找最佳的曝光組合。
賀延光的這幅照片,從開始構思就確立了"兩黨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的主題,在拍攝時又跳出了人們常見的時政照片的一般模式,構圖上也大膽選擇了其他記者不敢選用的場景,最終以生動、鮮活的影像,準確地刻畫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相隔60年的首次會見,足以令海內外了解中國近代史的華人感慨萬千。他的這幅照片,也是同類照片中,胡錦濤總書記最喜歡的。
賀延光說:"你對生活認識到什麼程度,你的照片就能拍到什麼程度。"《兩黨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能在讀者和業內產生強烈共鳴,也印證了他一貫的職業理念。
新聞界許多人稱賀延光是"一面旗幟",稱他的不少照片已成為我們經歷過的生活中"標誌性的影像記錄"。在持續26年的時間裡,賀延光時常站在潮頭,以自己的作品和思考在中國新聞攝影界留下重要印記。
賀延光說:"在我看來,是否對事實負責,對讀者負責,對歷史負責,是評價新聞從業人員最重要的尺度。"賀延光熱愛生活,他認為能在變革時代從事新聞攝影工作,是非常幸運的。所以,他時常告誡自己:"不要輕視每一次採訪,只要帶著照相機,就要保持最佳的職業狀態。"
賀延光數次被評為中直系統、團中央系統的先進工作者,並被中國文聯授予"德藝雙馨"先進個人稱號。
對於名利,賀延光認為:"沒有比在重要新聞事件中拍到精彩照片,並能在讀者中產生反響更令人滿足的了。 許多時候,你的作品比你的名字更重要。"

作品選粹

六幅
《“文革”記憶》《“文革”記憶》
《尷尬大舞台》《尷尬大舞台》
《關中鄉會》《關中鄉會》
《三峽要截流》《三峽要截流》
《最後一位非典患者病癒》《最後一位非典患者病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