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格爾,H.

費格爾,H.:哲學家、邏輯實證主義者、維也納學派最早的成員之一。維也納學派最早的成員之一。他是心身同一論的著名代表。

  
費格爾,H.
哲學家、邏輯實證主義者、維也納學派最早的成員之一。出生於奧地利一個猶太實業家的家庭。1921年入慕尼黑大學,1922年轉入維也納大學,在M.石里克指導下研究哲學,1927年獲博士學位。1930年赴美國,先在哈佛從事研究工作, 後在紐約、 依阿華、明尼蘇達等大學任教,1953年起任明尼蘇達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1962~1963年任美國哲學協會西部分會主席。主要著作為《探討與挑釁》(1927~1974著作選),編有《哲學分析選讀》(與W.塞拉斯合編,1949)、《科學哲學選讀》(與M.布羅德貝克合編,1953)、《當前科學哲學的爭論》(與G.邁克斯韋合編,1961),《新編哲學分析選讀》(與W.S.塞拉斯、K.萊哈雷合編,1972)。
費格爾是維也納學派成員中最早到美國定居的哲學家,他在美國致力於傳播和闡述邏輯實證主義思想。1931年,他在與勃倫堡合寫的《邏輯實證主義:歐洲的一個新哲學運動》這一著名論文中,介紹了維也納學派的基本觀點,並使“邏輯實證主義”一詞廣為流傳。
費格爾自稱是一個“頑固不化”的邏輯實證主義者,儘管他對維也納學派早期的觀點有過批評或修正,但卻始終不渝地為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教條辯護。費格爾認為,邏輯實證主義者強烈的“反形上學”態度有其歷史的理由,但是過去反得太過分,把“有害的”和“無害的”形上學一律反掉了。他堅信邏輯實證主義關於意義的標準是有用的和必要的,但又認為,命題的意義與它的證實方法沒有關係,意義的標準應當是“原則上的間接的不完全的可確認性或可證偽性”。費格爾極力維護現代經驗主義的立場,認為知識的經驗基礎不能否定,但這個基礎不是個別的觀察、印象和感覺材料,而是“經驗的實驗的規律”。他一向重視歸納和機率問題,認為歸納是一切事實科學的必要基礎,歸納原則是一個起調節作用的實用的規則,歸納的機率是事件出現的相對頻率。費格爾堅持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的區分,反對W.V.O.奎因對這種區分的批評,雖然他也承認在日常語言和科學理論中,常常只能根據任意的約定作這種區分,而且有些命題很難斷然劃分為分析的或綜合的。費格爾還寫過一系列探討心身關係問題的論著。他是心身同一論的著名代表,認為人的心理狀態、人的感覺與人的機體、人的大腦的神經生理過程是同一的,心理的語言和物理的語言乃是對這個同一過程的不同表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