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雲岩區行建中學

貴陽市雲岩區行建中學

貴陽市雲岩區行建中學位於中華北路中心地區,占地面積為5367平方米,在校學生人數585人,初一年級有十個教學班,教師和行政人員共39人。行建中學是十七中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即原來的十七中分校。貴陽市第十七中學是貴陽市首家創辦分校的大型熱點名校,以紮實的學風、嚴謹的教風和文明的校風聞名遐邇。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十七中培養了一支專業基礎紮實、熱愛學生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層次高、教法精、思路活的教學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陽市雲岩區行建中學
  • 所屬地區:貴陽市
  • 占地面積:為5367平方米
  • 在校學生人數:585人
學校環境,教學質量,教學體系,教育事業,辦學成就,

學校環境

貴陽市雲岩區行建中學位於中華北路中心地區,占地面積為5367平方米,在校學生人數585人,初一年級有十個教學班,教師和行政人員共39人。行建中學是十七中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即原來的十七中分校。貴陽市第十七中學是貴陽市首家創辦分校的大型熱點名校,以紮實的學風、嚴謹的教風和文明的校風聞名遐邇。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十七中培養了一支專業基礎紮實、熱愛學生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層次高、教法精、思路活的教學風格。教育教學質量始終名列前茅,數以百計的學生在全國、省、市的各學科競賽及文體活動中多次折桂,每年重點高中的錄取率達60%,享有“貴陽市重點高中生源基地”的美譽。成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與教育教學科研的實驗學校,輻射教育教學成果的示範學校,在市內有重要影響的名牌學校。
貴陽市雲岩區行建中學地圖

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核心,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命脈。該校歷來以“向管理要質量,以質量求生存”為指導思想,細心抓管理,全力上質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貴陽市雲岩區行建中學

教學體系

為了對教學狀況進行有效地監控,進一步完善了教師聽課制度、教師請銷假制度、教師辦公制度、教師輔導值班制度、教師作業教案量化規定等,由教導處進行嚴格的教學質量檢查和評估,對每一次的檢查結果都及時通報。在課堂教學的監控上,實行領導推門聽課、查課制度,對因責任心不強,造成工作失誤,或因其它原因引起的影響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的過失行為實行責任追究。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做到環節準備要仔細、過程落實要精細、常規檢查要嚴細。通過常規過程管理,形成科學嚴謹的教學習慣。進一步明確教學管理和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以切實提高教學和訓練的效益為核心,立足基礎,分層要求,抓實糾錯,當堂解決。
加強對畢業班的管理
學校成立了“畢業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中考獎勵制度,鼓勵教師和學生的工作學習積極性。在增強目標意識、質量意識、加強對學生幫輔的同時,認真研究中考新特點,加強對試題特點的研究,同時加強檢測成績的分析、反饋,確保教學質量目標的圓滿完成,並廣辟信息渠道,及時收集中考信息,突出畢業班重心地位,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必須構建長效機制,推進制度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增加培訓經費,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二是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鼓勵教師崗位自學,建立嚴格的教師繼續教育檢查和考評制度。四是鼓勵教師探索高效課堂的評價機制,引導教師自覺運用高效課堂進行教學,建立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的評價機制。三是強化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完善骨幹教師培養機制,建立“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科研經費獎勵機制。
完善教學質量獎懲制度
出台“貴陽二十八中教育教學獎懲方案”,加強學校教學目標考核和質量監控,採取過程獎勵和結果獎勵相結合的原則,給予在期末考、中考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師、學校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紮實開展教學科研
增強科研興校意識,發揮教科研引領作用,確立以課題研究為先導,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的工作原則。校本教研與課題研究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學”為切入點,以課堂教法、學生學法、教學藝術等為重點。課題研究以教學模式探討、教學過程最佳化、學生潛能開發和非智力因素髮展為重點。注意完善教研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全員參與教研,創新教研形式,豐富教研內容,強調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鼓勵教師開展豐富多才的學科活動和“讀書晉級”活動,“百科講壇”活動,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必要條件。 因此,該校在總結前面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在生源質量很差的情況下,初三的中考綜合排名一直穩定在雲岩區中下游。其他各個年級的成績也穩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提高。

教育事業

該校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求全體教師要以實際行動關愛每一個學生,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學生培養原則,並找準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的切入點,從學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最基本的日常行為規範著手,著力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社會公德、遵紀守法意識。同時,該校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深化學校的德育內涵,努力營造濃厚的育人文化氛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2002年學校被命名為貴陽市體育學科基地,體育學科也成為學校的品牌和特色學科之一;2009年學校又成為貴州省首批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試點學校。

辦學成就

學校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學校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中考成績喜人,學生升入省級一、二類示範性高中學生的比例每年都大幅提升;2007、2008年,學校連續兩次參加貴陽市國中教學質量監控測試,都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有效教育工程是學校現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抓手,2009年伊始,學校啟動了“貴陽十三中教師課堂教學有效行動計畫”,該計畫旨在引導教師對課堂教學行為開展自我總結、自我反思、自我改進、自我完善,把先進的課改理念轉變為自覺的教學行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最最佳化選擇。通過該計畫的推進,學校將建立起教師改進課堂教學行為的長效機制,從而增強學校的教學領導力和教師的課堂執行力。2009、2010年學校中考成績位居貴陽市城中心學校前茅,部分學科平均分獲第一的好成績。
該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國家重點課題先進實驗學校、貴陽市“五好學校”、課改先進學校、紅旗文明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園林式單位、綠色學校,並兩次榮獲雲岩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自建校40年來,學校一貫重視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德育教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重視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育人,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張青傑同學榮獲97年全國數學“希望杯”初一年級組二等獎,98年又獲初二年級組三等獎;李英傑同學榮獲97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貴州賽區特等獎;王偉同學榮獲97年全國國中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貴州賽區一等獎。學校文體活動也開展得很活躍,具有自己的特色,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比賽,屢屢獲獎。
參加市中學生歌詠比賽多次獲一等獎;學校女子籃球隊連續榮獲“三好杯”冠軍,並代表雲岩區參加市“八運會”,榮獲女子甲、乙兩組冠軍。99年榮獲市中學生運動會國中男子足球冠軍和國中女子籃球冠軍;2000年榮獲市“中華詩詞吟誦”比賽一等獎;2000年榮獲煙臺“沿海開放城市童聲合唱比賽”金獎;2000年獲市中學生第三屆軍訓匯操比賽三等獎;2000年獲市教委“學校廣播體操、眼保健檢查評比”優秀獎;1999年和2000年參加市中學生跳繩、踢毽比賽,皆榮獲團體三等獎;2000年10月榮獲“市中學生中華詩詞吟誦”比賽一等獎;2000年我校學生張楠參加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榮獲二等獎;2001年6月參加省文聯、省精神文明辦舉辦的“慶祝黨的80周年”詩歌朗誦比賽榮獲一等獎;2001年5月,參加市教委“光輝80周年現場黑板報”比賽榮獲一等獎;2001年市教委詩歌朗誦比賽集體一等獎和個人一等獎。 貴陽十三中全體教職工將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勤奮進取、求實創新”為校訓,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把十三中的工作推向更新、更高、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