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戀紅塵(成語)

貪戀紅塵(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貪戀紅塵,讀音:tān liàn hóng chén ,出處自唐·尹鶚 《金浮圖》詞,是十分留戀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貪戀紅塵
  • 拼音:tān liàn hóng chén
  • 意思:十分留戀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
  •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
詞語解釋,基本概念,看破紅塵,

詞語解釋

詞 目:貪戀紅塵
拼 音:tān liàn hóng chén
基本解釋: 十分留戀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
貪戀:十分留戀;深深依戀,非常迷戀。
【出處】唐·尹鶚 《金浮圖》詞:“貪戀歡娛,不覺金烏墜。”
【示例】《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父親宜及早回頭,休得貪戀富貴。” 柔石《二月》四:“他貪戀這時田野中的雪景。白色的絨花,裝點了世界如帶素的美女。”
紅塵:
1. 車馬揚起的飛塵。
班固《西都賦》:“紅塵四合,煙雲相連。” 唐 杜牧《過華清宮》詩之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宋 秦觀金明池》詞:“縱寶馬嘶風,紅塵拂面,也只尋芳歸去。”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三:“十丈紅塵飛紫陌,掩關閒煞踏青屐。” 郁達夫《浙東景物紀略·方岩紀靜》:“不施椽瓦,而風雨莫及;冬暖夏涼,而紅塵不到。”
2. 指繁華之地。
南朝 陳 徐陵 《洛陽道》詩之一:“緣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 唐 王建《從軍後寄山中友人》詩:“夜半聽雞梳白髮,天明走馬入紅塵。” 清 孫枝蔚 《春城曲》:“素紗軟屏看不得,但云門外紅塵好。”
3. 佛教、道教等稱人世為“紅塵”。
賈仲名《金安壽》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瑤台,比紅塵中別是一重境界。”《紅樓夢》第一一七回:“ 寶玉 本來穎悟,又經點化,早把紅塵看破。” 郁達夫 《自述》詩之二:“前身縱不是如來,謫下紅塵也可哀。”

基本概念

一、“紅塵”一詞,指人間俗世之意。
古代時的“紅塵”一詞原意是指繁華的都市。出自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西都賦》的詩句中:“闐城溢郭,旁流百塵,紅塵四合,煙雲相連。”大意是說,“熱鬧喧囂人流揚起的塵土(紅塵),從四方合攏,充滿全城,塵土與煙雲都連在一起。”後來,“紅塵”演變成了“繁鬧塵市”,作“人世間”解釋,並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經中多處出現指凡俗塵世的“紅塵”一詞。《紅樓夢》開篇闡述石頭的來源時說:“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這充滿神秘色彩的描寫,正是來自佛家的神話故事。
二、人世間。
紅樓夢第一回: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攜如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

看破紅塵

——這句話是中國古來的文學家,受到道家自然無為的影響,以及後來隱遁之士厭倦官場虛幻的富貴生涯,嚮往山林的田園生活,而經常使用的辭彙。所以,看破紅塵就是從煙雲似地繁華生活隱退到自由、簡樸、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環境中。
所謂的看破紅塵就是指要你有一顆包容萬物的心 用你的那顆心去原諒眾生,寬恕眾生。 學佛的每一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的,也就是說你永遠都看破不了
紅塵,我們常認為看破紅塵的意思就是什麼都不想要了,不再眷戀世間,失去了感情,六根清淨,所以一個人一旦看破紅塵就會循道出家,而所有出家的人就是看破紅塵的人。其實,什麼才是真正的看破紅塵呢?
紅塵是由兩個字組成:紅與塵。紅色是傳統中國的最愛,新年佳節或是一般喜慶都少不了以紅色掛彩。紅色代表世間的種種誘惑,象徵著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經過源遠文化意識薰陶,紅色已涵蓋了世間的特色,紅色即是世間。
說到“塵”,我們即想起塵埃污濁。 西方容許穿著鞋子進入宗教場所,如猶太基督教堂。反觀在東方的傳統風俗里,每個人在進入屋子廟宇都必須先把鞋脫掉,不把鞋底的塵埃帶進;以佛教的教義則是不把自己的煩惱帶入別人的家庭或是神聖的廟宇。
誠然,看破紅塵的真正意義就是知道、明了、體悟世間的實相。佛教認為我們是不可能在世間滿足自己的追求與欲望。裟婆世界的本質是不圓滿,是苦的;世間一切都是無常,有情與無情終逃不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命運。當我們深入了解無常現象,我們亦然體悟“無我”乃是一切萬物的實相。這有別於西方傳統的知識與信仰認知,如猶太基督教認為我們的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佛教認為看破紅塵是洞悉與體悟世間的實相,而要追求永恆的悅樂則應該要看破紅塵;看破紅塵不是冷漠無情,六親不認,而是在知性上體悟世間的本質:苦、無常、無我;在情感上不因執著而生起煩惱。更不因貪戀世俗的事而誤了自己含有靈性的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