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績效監督

財政績效監督是指以提高財政資金分配與使用績效為目的,在有效開展財政支出資金合規性監督的基礎上,按照績效管理的要求,運用科學的監督標準和分析方法,對財政支出行為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與監督的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財政績效監督
  • 外文名:無
  • 目的:提高財政資金分配與使用績效
定義,新內涵,指標,關係,管理,意義,對策建議,

定義

財政績效即財政支出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及產生的效果,財政績效監督是以提高財政資金53-配與使用績效為目的,在有效開展財政支出合規性監督的基礎上,按照績效管理的要求,通過制定明確合理的目標,運用科學的績效監督方法和一系列的指標,對財政支出行為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制約和反饋,對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效果進行監督,找出實際績效狀況與應當達到的績效水平之間的差距,從而督促被監督主體達到預期績效的監督過程。
績效監督的核心是科學、客觀、全面地反映財政支出的實際績效狀況,提出進一步提高績效的方向和方法,促進被監督主體不斷提高財政支出效果。因此,財政績效監督乃是財政支出管理的深化和延伸。
財政績效監督可分為巨觀監督和微觀監督。巨觀監督即對政府財政預決算的效益性監督;微觀監督即對財政投資項目的效益監督。

新內涵

財政績效監督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既依託於傳統的財政監督.又有別於傳統的財政監督.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監督覆蓋面不同。
財政績效監督是財政傳統監督的縱向延伸。必須貫穿於財政支出活動的全過程,即預算安排監督部門要清楚,預算執行監督部門要明白.事前、事中和事後均介入。
二是監督側重點不同。
傳統的財政監督主要重在合規性審查,財政績效監督的重點在效益評價,在合規性審核的基礎上,重在評價財政支出的成效,財政投資項目的最終結果。
三是監督成果利用不同。
傳統的財政監督成果主要起到預防和警示的作用,也助於財政業務部門發現制度或程式的不足,加以完善和改進。財政績效監督的成果將作為下一年度財政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對財政資金的安排和投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指標

開展財政績效監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評價體系是前提。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反映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總體情況的特定概念和具體數值.是衡量、監測和評價財政資金經濟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揭示資金管理存在問題的重要量化手段。
鑒於我國目前還沒有財政績效監督的通用指標體系。這裡借鑑國際通行的財政資金績效考評原則。即3E原則,進行財政績效監督指標建立。所謂3E原則,即經濟性原則、效率性原則和有效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Law of Econo my)是指在財政管理活動中建立有效的財政支出決策機制和財政資金優先安排機制.克服財政支出浪費和財政投資項目安排不科學的問題:
效率性原則(Law of Efficiency)是社會及民眾對財政管理中在財政投資項目決策機制、實施進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體體現;
有效性原則(Law of Effectiveness)是財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需要結合當前效益與長遠效益來衡量。
根據上述原則。筆者認為,財政績效監督指標應當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定量指標.一類是定性指標。
定量指標主要由基本指標和個性指標組成。基本指標包括基本財務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社會貢獻指標等三套指標系統。個性指標是結合具體財政投資項目對基本指標進行調整後的修正指標,是在確定具體評價對象後.通過了解、收集相關資料、信息,結合監督對象不同特點和投資項目具體目標來設定特定的指標。
定性指標指無法通過數量計算分析監督評價內容。而採取對監督對象進行客觀描述和分析來反映評價結果的指標。

關係

財政績效監督作為財政監督的有機組成部分,不等同於一般意義的財政監督檢查,有其特定的內涵。一般意義的財政監督,側重點是財政資金的合規性和安全性,注重對違法違紀行為的監督,強調糾察、制裁,具有震懾作用。績效監督是對一般財政監督的拓展,監督的範圍與內容是對一般財政監督的延伸和擴展, 不但要檢查合規性,揭示違法違紀行為,還要對支出的成績和所取得的效益狀況進行評估;不僅要通過查出違紀違規問題挽回經濟損失,更要促進財政管理水平的提高,節約財政資金、增大使用效果,保證預算目標的圓滿實現。

管理

財政績效管理是財政部門業務機構圍繞提高財政績效這一目標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財政績效監督是財政專職監督機構通過財政績效實績的評估,對業務機構支出績效管理的實效做出評價,以督導財政管理水平提高的活動。財政績效管理與財政績效監督是相互制約和相輔相成的關係,財政績效管理是財政績效監督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支出績效管理,也就無法對支出進行績效監督。而專職監督機構的財政績效監督,則是對財政績效管理的努力程度及實際效果的評價和督導。
從廣義上講,財政績效監督是財政績效管理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從狹義上講,N-政績效監督則是外在於財政績效管理的特殊管理,是對財政管理的輔助和強化。因此,兩者在實際業務212作中的53-212是有客觀依據的,財政績效監督主要由財政部門專職監督機構負責組織實施,而財政績效管理一般是指財政部門業務機構的日常管理活動。

意義

開展財政績效監督的現實意義
隨著財政支出規模的不斷擴大,最大限度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最需要、最有效的地方,與N-政增收節支工作同樣重要。因為支出績效高可以起到做大財政“蛋糕”的作用,開展財政績效監督已成為強化N-政管理的迫切需要。
長期以來,N-政監督側重於財務合規性檢查,忽視對績效的監督,5ej-資金分配效果、資金使用效率以及產出結果自缺乏監督和考核,普遍存在預算約束軟化、項目投資失控、資金運行效率低下等問題,造成大量低效和無效投資。一些盲目投資,低績效投資所帶來的損失,一定程度上比財務違規造成的損失還要大。因此,開展財政支出績效監督對於強化財政支出管理、推進財政改革、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策建議

(一)理清績效監督與績效評價的關係,進一步重視發揮績效監督的作用績效評價是對財政運行過程.重點是對財政政策資金的效率、效益、效能的目標、規劃完成、效能作用發揮等方面的評價。而績效監督一方面通過有效的財政監督,推動、促進和了解財政目標的完成和效能最大化,另一方面通過財政監督防範和糾正財政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中的問題,確保規範運行.使財政政策資金的落實、使用各環節不打折扣。再一方面就是要通過對績效評價的再監督.提高評價水平,真實反映效能,並為財政決策調整和完善提供參考依據。
(二)牢固樹立績效監督理念,把績效監督作為當前監管工作的重點隨著財政收支規模的不斷擴大.尤其在當前擴內需保增長,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背景下.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的效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財政監督部門,我們更應當及時轉變觀念,調整工作重點,將對財政資金效益的監督作為更重要、更實質性的工作內容,努力實現財政管理從投入導向型向績效導向型的轉變.保障財政資金投放使用的效率、效益和效能.確保中央政策的有效落實。
(三)建立科學、完善的財政資金績效評價標準體系
評價標準體系是財政資金績效監督的基礎和依據。必須高度重視這一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工作。現在相關部門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嘗試性地建立並運用了一些標準.但不夠系統和規範。也不十分成熟,應該繼續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儘快建立起科學規範的財政支出績效監督標準體系。
(四)明確授權。重視績效監督成果利用
專員辦直接掌握著豐富的財政資金分配、管理、使用的信息,開展績效監督具有一定的優勢。建議財政部業務司局今後在制定各類財政資金管理辦法時,明確授權專員辦加強績效監督,並制定具體的監督方法和指標.加強對績效監督工作的指導。專員辦應當將績效監督工作的有關成果及時向財政部報告和反饋,希望財政部有關司局對這些成果也能夠給予充分重視並加以利用,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另外,專員辦要通過積累逐步建立起財政資金績效監督信息資料庫,包括財政支出項目基礎資料、財政支出績效監督動態情況、案例等等,明確信息資料蒐集管理及使用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長效的績效監督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