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軍營爆炸案

貝魯特軍營爆炸案

1983年10月25日清晨6點15分,就在很多美軍士兵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一輛裝有至少2500磅炸藥的賓士牌卡車闖過了防護欄,急速駛入位於貝魯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通過崗哨和設在司令部的路障之後,向大樓撞去。幾秒鐘後,汽車爆炸了,4層的大樓在一團大火中被炸毀。

這起襲擊共造成241名美軍士兵喪生,其中包括220名海軍陸戰隊員。事後,一個名叫“伊斯蘭革命者”的組織宣稱對這起襲擊負責。但是美國方面一直懷疑伊朗革命衛隊和黎巴嫩真主黨與此事有關。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飛來橫禍,響動驚醒,預警信號,影響延續,事件處理,社會影響,

事件背景

以色列為了打擊駐在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侵入黎巴嫩,發動了第五次中東戰爭。在以軍取得明顯軍事優勢的情況下,巴解組織與以軍達成停火,同意撤出黎巴嫩。一支由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很快組成並進駐黎巴嫩,其任務就是監督巴解組織的撤離行動。被襲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多國部隊的一部分進入黎巴嫩的,並且在監督工作結束後繼續留在黎巴嫩維持和平。由於認為美國一直支持以色列,在戰爭中與巴解組織共同作戰的黎巴嫩真主黨以及背後支持他們的伊朗一直對美國充滿敵意。

事件經過

凌晨5時45分許,幾名早起的陸戰隊員發現,一輛黃色梅賽德斯-賓士載重卡車停在營地的鐵絲網外。就在人們納悶之際,卡車突然加速並撞破了護欄。一位崗亭附近的哨兵聽到身後有車呼嘯而來,下意識地抄起M16自動步槍,伸手去摸彈匣。他回頭望去,眼見卡車壓扁崗亭,而後一頭撞進了兵營的大廳。“起床!”他高聲示警。“起床!”可惜為時已晚。數秒後,一團明亮的橙黃色火球晃得哨兵睜不開眼,隨後,他意識到自己正在半空中“飛行”。
爆炸前軍營爆炸前軍營

飛來橫禍

那個禮拜天早上,還沒等起床號吹響,格倫·多爾芬中尉就被同伴的喧鬧聲吵醒了。這傢伙經常鍛鍊,體格非常結實,不過這次,25歲的他沒有早起的打算--在指揮中心值班到午夜後,任何人都會期盼補休。多爾芬翻了個身,打算多躺幾分鐘。“但願增援部隊能在聖誕節到達。”想起自己皴裂的皮膚和凌亂的頭髮,他希望能趕快回國。
多爾芬所在的第24陸戰兩棲小隊在貝魯特國際機場屯駐7個月,表面上是來維和,但沒有絲毫成就。為了避免被視為“占領軍”,他們被要求在機場南側就地紮營,用沙袋修建起的臨時碉堡,從老遠的地方就能看見。由於執行的是非戰鬥任務,陸戰隊員們處於一種近似不設防的狀態:碉堡不得戒備森嚴,只能用鐵絲網圍起來,子彈也不被允許上膛。
自殺式炸彈手採取路線的草圖自殺式炸彈手採取路線的草圖
這群美國軍人所在的建築物被命名為營登入隊總部(BLT),一至三層是宿舍,屋頂有無線電天線平台,可提供360度的全景視野。海軍陸戰隊接手時,營登入隊總部已然傷痕累累:二至四層曾經裝有玻璃窗,現在仿佛成排的斷牙;彈孔拿膠合板和沙袋草草修補過;用塑膠布臨時搭建的屏風被風拍打得亂響;電梯井已被燒毀。儘管在黎巴嫩內戰中飽受折磨,這座破舊的“野獸派怪物”依然挺立,加上位置相對便利,對美軍依然有足夠的吸引力。
多爾芬的鋪位緊挨著幾扇巨大的金屬門。爆炸發生前一瞬間,他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緊接著,大門“難以置信”地脫離了原先的位置,像慢鏡頭般升到空中,又猛然向人群砸來。伴隨著滾雷似的隆隆聲,房間裡的一切,只要是沒釘牢的,都飛進了彈片的漩渦。大樓的天窗也破裂了,碎玻璃化作一陣暴雨,射進海軍陸戰隊員們的血肉之軀。

響動驚醒

賓士卡車撞入大樓時的響動驚醒了不少人。但他們沒來得及躲避,爆炸就切斷了大樓的地基。強烈的衝擊波順著天井,從大廳一路躥到屋頂。樓頂頓時呈V型坍塌,像兩隻伸向天空的手臂。一堆類似卡車殘骸的金屬在空中“懸停”了片刻,才回落進3米多深的彈坑裡。
混凝土碎塊不斷墜落,多爾芬覺得有血濺在背上。他猛地醒悟過來,踉踉蹌蹌地跑到宿舍旁的指揮中心;按規定,基地進入一級戰備時,他沒在位就是失職。另一名通訊軍官剛從地上爬起來,他從椅子上被掀飛,傷到了肩膀。旁邊的牆壁上,布滿了長長短短的裂縫。
貝魯特軍營爆炸案
其他倖存人員正忙著修理被震壞的收音機和無線電。多爾芬心想,一定出大事了--先前有流言稱,蘇聯向敘利亞提供彈道飛彈。難道有人向基地發射了核彈?
一位參謀軍士跑進房間,喊道:“營登入隊總部全完了!”多爾芬走到外面,被濃烈的煙塵嗆得有些喘不過氣。四周,僥倖逃生的陸戰隊員們失魂落魄地兜著圈子,許多人的衣服被氣浪掀掉,只穿著紅色運動短褲。他注意到,大家身上都是灰色的,仿佛剛從泥塘里滾過。
遠處,一輛吉普車正衝著對面的醫療站狂奔,駕駛員是個名叫羅森的參謀。多爾芬轉過身,發現一位近乎精神失常的士兵就站在自己背後,渾身上下只剩腰帶,一條胳膊耷拉著。“我不想失去手臂。”對方哀嚎。等羅森駕車返回爆炸現場,多爾芬立刻把此人送上吉普車。“先送他一個。”接著,多爾芬返身回到廢墟,繼續尋找被困的傷員。
這便是他在當天的剩餘時間裡從事的惟一工作。

預警信號

保密電話響起時,美國本土時間約為午夜一點,里根政府的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約翰·波因德克斯特正在馬里蘭州郊區的家中休息。白宮戰情室值班員向他傳達了“緊急事態”:貝魯特海軍陸戰隊兵營遭襲,不遠處的法國軍營也發生爆炸,遇難的美國軍人多達241名--海軍陸戰隊上次在一天之內損失這么多官兵,還是在二戰中的硫磺島戰役期間。
波因德克斯特的第一反應不是生氣也不是鬱悶,而是自責。“早該預見到這樣的情況。”這位海軍中將默念。
自1981年開始擔任白宮軍事助理,波氏就為早期預警和危機管理系統的爛攤子殫精竭慮。由他直接管轄的白宮戰情室名頭很響,技術含量卻裹足不前。他沮喪地發現,華盛頓對許多威脅缺乏事先預警:從蘇聯人在拉美的活動,再到恐怖組織的自殺式襲擊。
貝魯特爆炸案發生前,波因德克斯特已為戰情室添置了現代化通訊裝備,一個新的危機管理中心也接近完工,該設施配有視頻會議系統,牆上懸掛著大螢幕,並通過保密電纜連線到外交、軍事和情報部門。他甚至為白宮引進了早期版本的電子郵件系統。
但這些依然不夠。調查表明,許多線索明明已經露出苗頭,情治單位卻和白宮牽不上線。1983年5月以來,美國情治單位共收到100多條有關黎巴嫩的警告,都被當作了貝魯特戰亂的“背景噪聲”。軍方高層也會定期聽取有關海軍陸戰隊面臨“日益擴大的威脅”的匯報,但五角大樓不允許前線單位採取更多防範措施,等於把他們變成了活靶。
最致命的疏漏出現在9月底。當時,美國國家安全局截獲伊朗政府發給駐敘利亞大使的密令,要求後者與海珊·穆薩維聯繫,穆薩維是伊斯蘭恐怖組織的頭目。情報稱,此人瞄準了駐黎巴嫩多國部隊,打算對美國海軍陸戰隊實施一次“壯觀的行動”。
貝魯特機場是惟一能上演“壯觀行動”的地方。然而,由於軍事指揮系統的繁瑣以及無法理解“壯觀”的含義,這則關鍵訊息直到爆炸發生兩天后才傳到軍方高層手中。

影響延續

作為對貝魯特爆炸案的回應,從1984年開始,由波因德克斯特牽頭,美國政府的危機管理制度進行了大規模改革。他與時任中情局局長比爾·凱西聯手,後者是波氏認為可以坦誠相交的少數高級官員之一。用他的話說,“只有加強情報分享,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另一大障礙是疊床架屋的官僚機構。據波因德克斯特描述,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美國,有近40家機構自稱擔負反恐任務,每年的經費支出近20億美元;從聯邦調查局到國務院再到美國國稅局,似乎“人人有份”。每個機構都擁有反恐所需的技能,但沒有一家能單獨行動並取得過顯著成就。反過來講,這些機構必須像交響樂團那樣懂得協同。
為了便於統籌,波因德克斯特接管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危機規劃小組,把它變成反恐戰役的引擎,“動力”則來自初露端倪的現代信息技術,旨在捕捉信息並送給需要的人。
按照21世紀的標準,這套系統確實很原始。不過,若觀察此後30年的歷史,波因德克斯特在任上為反恐行動奠定的基礎和方法,最終在9·11事件後被大規模複製並推廣。以危機規劃小組為例,其成員包括國防部、國務院和財政部等要害部門的代表以及中情局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特派員,有權提議凍結資產、實施秘密情報計畫、與駐外使領館溝通並向軍事指揮系統傳送建議。這些人定期碰頭、開發新的情報源、舉行電話會議並制訂危機管理手冊。
危機預先規劃小組只有一個目的:防患於未然。波因德克斯特更喜歡稱之為“掃描地平線”。經過幾個月忙亂,人們終於感覺到系統重組的效果:紀律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各部門更好地了解了自身角色,抓住了工作重點;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理解了“情報”的真實含義,極力網羅不同的數據源,向白宮提供了比以往更豐富、更翔實的威脅評估報告。
回首往昔,正是波因德克斯特為範圍更廣、無處不在的全球信息收集系統播下了種子。“9·11”過後,美國情治單位更進一步,將目光投向了私人用戶存儲的數據。從這種意義上講,儘管出乎多數當事者意料,當30年前貝魯特星期天早晨的平靜被震碎後,國家安全局如今秘密開展的各種全球監視項目,就成了美國國安體制“合乎邏輯”的演進結果。

事件處理

新華網訊息:據美聯社8日報導,一位美國聯邦法官今天裁定,伊朗應該向1983年在美國海軍陸戰隊駐貝魯特軍營爆炸事件中喪生的241名美軍官兵的家屬等賠償26.5億美元。法官這一判決讓倖存者和死者家屬們喜極而泣。
羅伊斯·蘭伯思法官形容他的裁決是迄今為止美國對他國開出的最大罰單。伊朗一直以來都因為支持真主黨武裝製造了貝魯特爆炸案而受到譴責。1983年的爆炸案是美國在9·11之前遭受的最大規模的恐怖攻擊。
根據裁決,將近1000名家屬和數名倖存者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接收各種來源的伊朗財產以獲得賠償。不過國會正在討論的一項法律議案會讓這些恐怖主義的受害者以及他們的家人能更容易地獲得賠償。
伊朗一直否認和爆炸案有關。在這場長達6年的法律訴訟中,伊朗方面也從未到庭。
另據報導,伊朗政府發言人伊爾哈姆8日嚴厲抨擊美國日前作出的伊朗必須向爆炸案死亡美軍家屬支付巨額賠償的判決,稱判決毫無根據,意在“侵占”伊朗在美財產。

社會影響

近日,美國《外交政策》網站發表題為《貝魯特爆炸案如何造就了這個現代監視國家》的文章。文章說,30年前,200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官兵在一起發生在其駐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軍營的爆炸案中喪生,這是美海軍陸戰隊二戰後人員損失最慘重的事件之一,不僅標誌著針對美國的自殺式恐怖主義新紀元的開端,同時也標誌著美國利用信息技術分析情報線索以保證國家安全問題的新方式的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