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可勒爾家族

貝可勒爾家族

貝可勒爾家族(Becquerel family ),法國的貝可勒爾祖孫三代都從事物理學、化學研究工作,並作出了貢獻,尤以 A.-H.貝可勒爾發現放射性,貢獻更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可勒爾家族
  • 地位:電化學家
  • 國家:法國
  • 出生日期:1788年3月7日
-C.貝可勒爾,簡介,貢獻,-E. 貝可勒爾,簡介,貢獻,-H. 貝可勒爾,簡介,生平,

-C.貝可勒爾

簡介

A.-C.貝可勒爾(Antoine-César Becquerel 1788~ 電化學家,A.-H.貝可勒爾的祖父。1788年3月7日生於盧瓦雷的盧萬河畔沙蒂永。他在作礦物的電實驗時,發現了壓電效應,進而研究礦物的熱電效應。1829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38年法國自然史博物館設定物理學教授職位,他是第一任。1878年1月18日在巴黎逝世。

貢獻

A. -C.貝可勒爾的突出貢獻是對伏打電池的理論和套用的研究。他用自製的電池組成功地從礦物中提取到各種物質的晶體,這種方法隨即在工業上得到套用;由於此項成果,在1835年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在能量轉換和守恆的原理還沒有弄清楚之前,A. -C.貝可勒爾已堅信電和熱、光、化學力之間有著密切關係。他用實驗證實:只要兩種不同物體互相接觸,如兩者溫度不同、或互相摩擦、或進行化學反應,都可以生電。A. -C.貝可勒爾最重要的著作是《電和磁及其與自然現象關係的實驗研究》。

-E. 貝可勒爾

簡介

A. -E. 貝可勒爾 (Alexandre-Edmond Becquerel 1820~1891)
實驗物理學家,A.-H.貝可勒爾的父親。1820年 3月24日生於巴黎。1840年獲巴黎大學科學博士學位後,任該校助教。後在凡爾賽農藝學院任物理學教授。1852年任國立工藝博物館物理學教授。1863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78年繼其父A.-C.貝可勒爾任自然史博物館物理學教授。1891年5月11日在巴黎逝世。

貢獻

A.-E.貝可勒爾在電、磁、 光學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突出的是對發光現象的光學研究。1839年,他發表了關於溫度對磷光發射持續時間影響的研究成果。1843年他證明,不同物質的磷光都是受一些特定頻率的光激勵而產生的,只要切斷某些頻率入射光源,磷光就會停止。1857~1859年他繼續進行了 3項關於發光現象的開拓性研究,出版了《物體在光作用下所產生的各種發光效應的研究》的重要著作。他描述了他所發明的磷光計,以及用這種磷光計對許多新磷光物質所作的鑑定,證明了G.G.斯托克斯1852年所說的螢光現象實際上只是一種持續時間極短的磷光現象。他還著有《光的成因及其效應》(1867~1868),和其父合著有《電和磁及其在物理科學和工藝中的套用》(1855~1856)。

-H. 貝可勒爾

簡介

A. -H. 貝可勒爾 ( Antoine Henri Becquerel 1852~1908)  物理學家,放射性的發現者。1852年12月15日生於巴黎。1872年進巴黎工藝學校,1874年進橋樑公路學校,1877年畢業後任橋樑工程師。1892年繼其父A.-E.貝可勒爾擔任自然史博物館物理學教授。1908年擔任法國科學院院長,同年7月又被選為科學院兩個終身秘書之一,8月25日在布列塔尼地區勒克魯瓦西克逝世。

生平

A. -H.貝可勒爾早年致力於光學研究工作。1875年起主要研究M.法拉第首先發現的磁場對平面偏振光的旋轉作用。1883年開始紅外光譜的研究。1886年轉向晶體對光吸收的研究,並由此於1888年獲博士學位。
A.-H.貝可勒爾發現放射性,與當時W.K.倫琴發現的X射線有關。在對X 射線本性進行探索時,A.-H.貝可勒爾推測螢光和X 射線可能是由於同一機理產生的,因而一切螢光現象都可能伴隨有X 射線。他用鉀鈾醯硫酸鹽(一種螢光晶體)放在用黑紙封閉的照相底版上,經日光照射這種晶體,看照相底版是否感光,來檢驗他的這種猜想,結果照相底版上果然有晶體的霧翳像。這樣A.-H.貝可勒爾就認為他的推測被證實了,並於1896年2月24日將此實驗報告送交法國科學院。
在繼續實驗中,有一次因陰天而受阻,他把鈾鹽晶體和黑紙包裹的底版一起放在暗室抽屜里。由於鉀鈾醯硫酸鹽晶體的螢光在脫離照射光源後會很快熄滅,照原先推論,在不受日光照射的情況下,底版上不應出現晶體的霧翳像。出乎意外的是,當顯影后底版上同樣出現晶體的霧翳像。他用不發螢光的鈾化合物進行實驗,也在照相底版上形成霧翳像,可以說明這種穿透性射線和螢光無關。他又用其他發光晶體進行實驗,發現只有含鈾的晶體才產生穿透性射線。最後,他再用純鈾進行實驗,發現其穿透性輻射強度比鉀鈾醯硫酸鹽要高三四倍。這就最後證實,穿透性射線是從晶體中的鈾發出的,發出射線是鈾元素的一種特性。他又用實驗證明,這種射線,像X射線一樣能使周圍的氣體電離;但又和X射線不同,它可被電場或磁場偏轉。因此,當時稱這種射線為貝可勒爾射線。後經G.C.N.施密特,特別是居里夫婦的努力,發現釷、釙、鐳等都放射這種射線,從而把這種現象定名為放射性,把這類物質稱作放射性物質。
A. -H.貝可勒爾和居里夫婦在研究放射性的工作上是相互啟發、交替進行的。當居里夫婦在A. -H.貝可勒爾的工作基礎上發現更多元素的放射性之後,A.-H.貝可勒爾又做了兩項重要工作。1900年 3月26日他從鐳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角度,測出射線中含有帶負電的粒子,其速度為1.6×1010cm/s,質荷比為10-10kg/C。他斷定這種粒子和J.J.湯姆孫所發現的電子一樣,後來定名為β射線。第二個重要工作是1904年最先發現了放射性衰變(從一種元素轉變為另一元素)。
A.-H.貝可勒爾發現天然放射性,標誌著原子核物理學的開始。由此他和居里夫婦共同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