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腔

貓腔

貓腔,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長篇小說《檀香刑》與《生死疲勞》中多次提到的曲藝藝術。根據莫言本人的說法,貓腔是流傳在山東高密一帶的地方小戲。這個小戲唱腔悲涼,尤其是旦角的唱腔,簡直就是受壓迫婦女的泣血哭訴。高密東北鄉無論的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哼唱貓腔啊,那婉轉的旋律,幾乎可以說是通過遺傳而不是學習讓一輩輩的高密東北鄉人掌握的。山東有地方戲茂腔,俗稱“拴老婆橛子戲”,歷史悠久,小說中的貓腔或就是現實中的茂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貓腔
  • 創始人:常茂
  • 起源時間:清雍正年間
  • 流行地區:山東高密
曲藝起源,相關作品,

曲藝起源

貓腔,在《檀香刑》與《生死疲勞》等小說中都有提到。小說《檀香刑》通過“貓主”孫丙在獄中與小山子的談話,敘述了貓腔的來歷。
小說這樣寫道:
話說雍正年間,咱們高密東北鄉出了一個名叫常茂的怪才。他無妻無子,光棍一人,與一隻黑貓相依為命。常茂是一個銅鍋匠,整日走街穿巷,挑著他的家什和他的貓,為人家鋦鍋鋦盆。他的手藝很好,人品端正,在鄉里很有人緣。偶然的一個機會,他去參加了一個朋友的葬禮。在朋友的墳墓前,他想起了這個朋友生前待自己的好處,不由地悲從中來,靈感發動,一番哭訴,聲情並茂,竟然讓死者的親屬忘記了哭泣,看熱鬧的人們停止了喧譁。一個個側耳恭聽,都受到了深深的感動......
前面說過了,祖師爺養了一隻貓,這是只靈貓,就像關老爺座下的赤兔馬。祖師爺特別愛他的貓,貓也特別愛他。他走到哪裡貓就跟到哪裡。祖師爺在人家墓前說唱時,貓就坐在他的面前認真聆聽。聽到悲情處,貓就和著他的腔調一聲聲哀鳴。 祖師爺的嗓子出類拔萃,貓的嗓子也是天下難有其匹。因為祖師爺和貓的親密關係,當時的人們就把他叫成“常貓”。直到如今,還有這樣的順口溜在高密東北鄉流傳——
“聽大老爺說教,不如聽常茂的貓叫。”小山子深情地說。
後來,貓死了。貓是如何死的,有幾種說法:有人說貓是老死的,有人說貓是讓一個嫉妒祖師爺才華的外縣戲子毒死的,有人說是讓一個想嫁給祖師爺但遭到了祖師爺拒絕的女人給打死了。反正是貓死了。貓死了,祖師爺悲痛萬分,抱著貓的屍體,哭了三天三夜。不是一般地哭,是邊哭邊唱,一直哭唱到眼睛裡流出了鮮血。
巨大的悲痛過後,祖師爺用獸皮精心製作了兩件貓衣。小的那張用一張野貓皮製成,平日裡就戴在頭上,雙耳翹翹,尾巴順在脖子後邊,與腦後的小辮子重疊在一起。那件大的用十幾張貓皮連綴而成,如同一件隆重的大禮服,屁股後邊拖著一條長長的粗大尾巴。以後再給人家哭喪時就穿著這件大貓衣。
貓死後,祖師爺的演唱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此之前,演唱中還有歡快戲德的內容,貓死之後,悲涼的調子自始至終。演唱的程式也有了變化:在悲涼的歌唱中,不時地插入一聲或婉轉或憂傷或淒涼總之是變化多端的貓叫,仿佛是曲調的過門。這個變化,作為固定的程式保留至今,並且成為了我們貓腔的鮮明的特徵。
貓死之後,祖師爺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腔調都摹仿著那隻貓,好像貓的靈魂已經進入了他的身體,他與貓已經融為一體。連他的眼睛都漸漸地發生了變化:白天眯成一條縫,夜晚在黑暗中閃閃發光。後來,祖師爺死了。傳說中祖師爺臨死之前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貓,肩膀上生長著兩個翅膀,他衝破窗戶,落在院子裡一棵大樹上,然後從樹上起飛,一直飛向了月亮。祖師爺死後,幫人哭喪的營生就斷了線,但他的優美動聽、令人柔腸寸斷的歌唱聲她聽的心中繚繞。

相關作品

根據莫言所說,他曾與一個會拉琴會唱戲出口成章但一個大字不識的鄰居叔叔編寫了九場貓腔大戲《檀香刑》。
小說《檀香刑》對地方戲曲———貓腔的描寫,雄性十足、高亢流暢。貓腔像合唱團中的領唱者,統領全書的氣場與情感基調:它用高亢激昂的一面,來突出孫丙的悲壯與血性;而它又不乏婉轉和纏綿,用它來烘託了錢丁的悲劇命運的可嘆可憐。可以說,《檀香刑》里引入“貓腔”的韻律及調子,是一種文學上的藝術獨創,尤其是戲文語言和小說語言的成功結合,使作品更加豐富、廣大和深邃,弘揚出了民族氣節與正氣,讀後,仿佛就有貓腔高亢入雲的唱調,在耳邊縈縈纏繞。
小說《生死疲勞》中有一“人物”常天紅——省藝術學院聲樂系畢業,曾隨“四清”工作隊在西門屯工作,“文革”中任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後任縣“貓腔劇團”副團長。
莫言小時候甚至準備將電影《列寧在1918》改編成“貓腔”,其中有幾句台詞讓莫言的好友王玉清記憶深刻,“列寧同志很著急,城裡糧食有問題。趕快去找瓦西里,馬上下鄉找糧食。”這樣的改編當時未能完成,這樣的經歷反應到莫言的小說《生死疲勞》中:常天紅“工作熱情高漲,除了把八個樣板戲全部移植成貓腔外,還配合形勢,以杏園豬場養豬事跡為素材,自編自導了一出新戲《養豬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