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冠

貂冠

貂冠是一個詞語,讀音是diāo guān,意思是古代侍中、常侍之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貂冠
  • 拼音:diāo guān 
  • 注音:ㄉㄧㄠ ㄍㄨㄢ
  • 釋義:古代侍中、常侍之冠 
詞語解釋
古代侍中、常侍之冠。因以貂尾為飾,故稱。 南朝 梁 江淹 《後讓太傅揚州牧表》:“朱軒躍馬,光出電入,貂冠紫綬,寵藹霞炤。” 宋 陸游 《紫懷叔殿院世彩堂》詩:“卷服貂冠世間有,榮悴紛紛翻覆手。”《鏡花緣》第九七回:“原來是個老酒店,怪不得那人以貂冠換酒,可見其酒自然不同。”
【貂】〔古文〕鼦《廣韻》都聊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音雕。《說文》屬,大而黃黑。《後漢·輿服志》武冠,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注》應劭曰:貂內勁悍而外溫潤。徐廣曰:貂,紫蔚采潤,而毛采不彰灼,北方寒涼,本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遂為首飾。《唐書·回鶻傳》服貴貂豽,內貂靑為賦。又姓。《戰國策》貂勃。《注》齊人。又《史記·貨殖傳》狐鼦裘千皮。《爾雅翼》貂實類,故字亦作鼦。 《正字通》俗省作,非。
【冠】《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發。從冖,元。冠有法制,故從寸。《徐曰》取其在首,故從元。古亦謂冠為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發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發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纓緌。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為眾之首曰冠。《前漢·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