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臍疝

豬臍疝是腹腔臟器通過閉合不全的臍孔進入皮下的現象,脫出的臟器常為小腸和網膜。

概述,臨床症狀,診斷鑑別,防制措施,

概述

本病多發於仔豬,一般為先天性的,在出生後數天或數周發病較多。病因是由於臍孔閉合不全、腹壁發育缺陷、臍部化膿、臍靜脈炎、斷臍不正確、腹壓大等。

臨床症狀

豬的臍疝可分為可復性疝和嵌閉性疝。可復性疝,臍部出現局限性球形腫脹,腫脹缺乏紅、熱、疼的炎性特徵,按壓柔軟,囊狀物大小不一,小的如核桃大,大的可下垂至地面,病初多數能在改變體位時將疝的內容物還納回腹腔。仔豬在飽腹或掙扎時,臍部腫得更大。可觸摸到圓形臍輪,聽診疝囊時有腸蠕動音。如果腸管與疝囊或皮膚發生粘連時,伴有全身症狀。
嵌閉性疝,腸管不能自行回復,病豬表現不安、腹痛、食慾廢絕、嘔吐、臌氣,後期排糞停止,疝囊較硬,有熱痛感,體溫和脈搏增加,若不及時治療,可發生腸管阻塞或壞死。

診斷鑑別

診斷可依據臍部有局限性的球形腫脹,按壓柔軟,而無紅、熱、疼的炎性特徵;能將可復性疝的內容物還納腹腔,使腫脹消失,但鬆開手或腹壓增大時又出現腫脹。

防制措施

可採取保守療法(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
對於疝輪較小的仔豬,可用壓迫繃帶或在疝輪四周分點注射95%酒精或10%~15%氯化鈉,每點l~5mL,以促進局部發炎增生而閉合疝孔。
最好的療法是手術根治。術前停食1天,局部剪毛消毒,仰臥保定,局部麻醉;無菌操作,縱向把皮膚提起切開,公豬避開陰莖,不要切開腹膜,把疝內脫出物還納入腹腔,用紐扣狀縫合疝輪,結節縫合皮膚,撒布消炎藥,加強護理1周,7~10天拆線。
在手術中,若發現腸管、腹膜、臍輪、皮膚等發生粘連,要仔細剝離。若腸管已壞死,可切除壞死部分腸管;若疝臍孔過大,必要時可進行修補手術。術後應加強護理,不宜餵得過飽,應限制劇烈活動,防止腹壓過高,術後可用繃帶包紮,防止傷口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