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華瞻

豐華瞻

豐華瞻,豐子愷之子。民盟盟員。中國作協會員。1945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外文系。1948—1951年在美國伯克萊加州大學研究院攻讀英國文學。

1983年赴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講學。曾任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上海外文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中西詩歌比較》(獲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比較文學獎”)、《世界神話傳說選》,和戚志蓉合著《我的父親豐子愷》,合編《豐子愷散文選集》、《豐子愷論藝術》、《豐子愷漫畫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華瞻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
  • 代表作品:《中西詩歌比較》
  • 身份:豐子愷之子
論文一覽,相關閱讀,

論文一覽

1. 格雷的“鄉村墓地輓歌”
裘克安 豐華瞻 英語沙龍 2000年 第02期
2. 小議譯詩時專有名詞的處理
豐華瞻 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8年 第02期
3. 古稀年述懷
豐華瞻 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7年 第05期
4. 薩松的戰爭詩篇
豐華瞻 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7年 第02期
5. 音韻諧美的古代歌謠──讀英譯《譯經》
豐華瞻 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6年 第05期
6. 英國詩人霍斯曼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6年 第01期
7. 英語的故事
豐華瞻 讀書 1995年 第11期
8. 征人怨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4年 第04期
9. 江上漁者
范仲淹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3年 第04期
10. 翻譯《西風頌》隨感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3年 第03期
11. 平易與深奧——讀中西詩歌隨想
豐華瞻 蘭州大學學報 1992年 第04期
12. 漢詩英譯二首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2年 第03期
13. 美國詩人桑德堡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2年 第03期
14. 絕句
豐華瞻 杜甫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2年 第01期
15. 游小園不值
豐華瞻 葉紹翁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2年 第01期
16. 從英國詩人改詩看詩的藝術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1年 第05期
17. 詩神聯結海峽兩岸人心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1年 第01期
18. 借鑑前人,自出心裁——談詩歌創作
豐華瞻 蘭州大學學報 1990年 第04期
19. 詩詞六首英譯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0年 第03期
20. 英譯詩詞五首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9年 第03期
21. 我與《外國語》的緣分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9年 第02期
22. 試評蘇曼殊譯詩
豐華瞻 中國翻譯 1989年 第01期
23. 在洛杉磯講授比較文學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7年 第06期
24. 詩歌翻譯的探索——《中西詩歌比較》付印記
豐華瞻 中國翻譯 1987年 第06期
25. 斯托雷奇論中國古典詩
豐華瞻 社會科學戰線 1987年 第03期
26. 略談漢詩英譯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6年 第02期
27. 豐子愷與翻譯
豐華瞻 中國翻譯 1985年 第05期
28. 花城談詩散記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4年 第05期
29. 春風催桃李——記李叔同對我父親豐子愷的教導
豐華瞻 教育與進修 1984年 第01期
30. 艾米·洛厄爾與中國詩
豐華瞻 外國文學研究 1983年 第04期
31. 兒童讀物中韻文的翻譯
豐華瞻 中國翻譯 1983年 第06期
32. 龐德與中國詩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3年 第05期
33. 意象派與中國詩
豐華瞻 社會科學戰線 1983年 第03期
34. 含蓄與隱晦——英漢翻譯漫談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3年 第01期
35. 豐子愷傳略
豐華瞻 晉陽學刊 1982年 第04期
36. 譯詩漫筆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2年 第02期
37. 從藝術家到高僧——緬懷弘一法師
豐華瞻 法音 1982年 第03期
38. 翻譯《鄉村墓地輓歌》的幾點體會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1年 第04期
39. 譯詩與民族化
豐華瞻 中國翻譯 1981年 第03期
40. 也談形似與神似——讀漢詩英譯隨感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1年 第02期
41. 漫談書名的翻譯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0年 第02期
42. 談新詩格律
豐華瞻 社會科學戰線 1979年 第03期
43. 略談譯詩的“信”和“達”
豐華瞻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 1979年 第01期
44. 談外語詩歌的漢譯
豐華瞻 復旦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1964年 第01期

相關閱讀

意在言外(豐華瞻)
父親畫集《豐子愷漫畫選》終於拿到了手。翻看之後,有不少感想。特別使我感觸的一點是父親的漫畫常有寓意,且意在言外。讀畫時不能只看表面,還需要思索其內含的意義。現在舉三幅畫為例。
先說這裡刊出的《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一幅。可能有的人不明白這幅畫包含著什麼意思。倘知道畫題詞句的來源,便可探索得這幅畫的寓意。“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北宋詞人柳永的名句。柳永的原詞《雨淋鈴》,寫的是男女離別。詞的有關幾句如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岸曉風殘月”,原是風雅人欣賞的情景。但這裡畫的卻是兩個農民在田裡插秧。此畫作於一九三五年,漫畫作者的意思是:士大夫階級很會“風雅”,但農民們在清早的曉風殘月中卻在辛辛苦苦地種田呢!
再說《羔羊口在緣何事,閻死屠門無一聲》這一幅。這幅畫作於一九四八年,登在當時的報紙上。畫中是一個人牽著兩隻羊,拿著刀要去殺。根據作畫與發表的年代,我們可以斷定,這幅畫有所影射。一九四八年是舊社會行將崩潰之時,那時全國哀鴻遍野,餓死、凍死的人不少;特務橫行,到處殺人。漫畫作者在這裡以羊影射人,指出:既然有口為什麼“閻死屠門無一聲”呢?為什麼不起來抗議,起來鬥爭呢?
第三個例子是《花不知名分外嬌》這一幅。這幅畫似乎有不止一種的含蓄意義。畫中是兩個男子站著欣賞露出牆頭來的嬌艷花朵。同時樓上視窗坐著一個少女。讀者很容易想到,畫題也暗指這女子。但我想畫的意義恐不止此,可能還有別的比喻意味。我們常說“百花齊放”,這花字幾乎從來不指真正的花,而總是指文藝作品,因此,“花不知名分外嬌”可有其他的暗示。我體會漫畫作者的意思是:我們不要眼睛老是盯著“出名”的人或物;普通的、不出名的人或事物中,大有美好者在。
父親曾說過,他希望一張畫不僅能給人“看看”,最好還能使人“想想”。我在文章中所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豐子愷小傳(豐華瞻)
父親於一八九八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生於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祖上在石門鎮開一家小染坊。祖父名豐璜(字斛泉),長於詩文,於一九零二年鄉試時中「舉人」。父親是祖父的第七個孩子,是長子;父親的姐弟大多夭折早亡。父親八歲時,祖父就患肺病去世。
父親九歲時進私塾讀書,十二歲入石門灣西溪國小。一九一四年他十六歲時,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浙江第一師範的教師李叔同先生(後出家,法號「弘一法師」)教他圖畫、音樂,發現他的才能,鼓勵他向繪畫方面發展。李先生不但精於圖畫、音樂,也擅長戲劇、文學、書法,對父親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一九一九年父親畢業於浙江第一師範後,在上海專科師範任教。一九二一年初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參加洋畫研究會與音樂研究會。年底由日本返國。
一九二二年,父親在浙江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任教。這時開始作漫畫。有幾幅畫發表於《我們》雜誌上。一九二四年父親辭去春暉中學職到上海創辦立達學園。一九二五年父親的漫畫在鄭振鐸主編的《文學周報》上連續發表,稱為〖子愷漫畫〗。一九二五年十二月由文學周報社出版《子愷漫畫》,內收畫六十幅,這是父親的第一本畫集,也是中國的第一本漫畫集。
從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間陸續出版的畫集有《子愷畫集》、《護生畫集》、《學生漫畫》、《兒童漫畫》、《都會之音》、《雲霓》、《人間相》等。其中除描寫詩詞意境、兒童生活與學生生活的畫外,有大量的畫揭露舊社會的黑暗與勞動人民所受的苦難。同一時期中父親出版了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車廂社會》等,又出版了大量的音樂書與藝術理論書,如《音樂入書》、《中文名歌五十曲》、《近世十大音樂家》、《西洋畫派十二講》、《藝術趣味》、《藝術漫談》等。
一九三七年抗戰爆發。十一月,父親率全家逃難。從故鄉出發,經江西,到達湖南長沙。後遷廣西桂林。一九三九年春,父親受浙江大學之聘,到廣西宜山浙大任教。後隨浙大遷往貴州遵義。一九四二年秋,父親到達四川重慶,任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一年後辭職,在家著述為生。
抗戰期間父親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畫集有《漫畫阿Q正傳》、《大樹畫冊》、《客窗漫畫》、《畫中有詩》等。一九四一年在遵義繪成《子凱漫畫全集》,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由開明書店在上海出版。《全集》共分六冊,收畫四百二十四幅。
一九四五年抗戰結束,次年父親回到杭州。一九四六至四八年住在杭州期間出版的畫集有《又生畫集》與彩色版《子愷漫畫選》等。
建國後父親一直住在上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與政協委員,又任全國政協委員。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一九六零年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大部分時間在家著述。
建國以後父親主要從事翻譯俄文與日文的文學作品。譯有《獵人筆記》、《夏目漱石選集》、《源氏物語》等。畫集方面出版的有《繪畫魯迅小說》、《子愷漫畫選》(一九五五年)、《豐子愷兒童漫畫選》英文本與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的《豐子愷畫集》(一九六三年)。
父親一生著作豐富,共有一百五十多種。他在繪畫、文學、音樂、書法、藝術理論與翻譯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貢獻。他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
十年浩劫期間,父親被林彪、‘四人幫’加上莫須有罪名,遭到殘酷迫害,身心備受摧殘。一九七零年初他患重病,臥病半年。病癒後,他不顧林彪、‘四人幫’的迫害,仍堅持作畫,並從事翻譯。但由於長期受折磨,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父親在陰霾蔽日的情況下含恨長逝。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上海龍華公墓大廳舉行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上海市領導同志在骨灰安放儀式悼詞中指出:父親痛恨舊社會的反動統治,用美術創作來表示他的正義感和鬥爭精神;建國後他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忘我地進行勞動,熱情歌頌了中國共產黨,歌頌了社會主義。宣讀了中共上海市委為父親徹底平反的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