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沫糖

豆沫糖

豆沫糖,雲南通海的傳統產品,清代已遠近馳名,已有兩百多年歷史。“香甜酥脆,入口無渣”,確非過譽。曾被國家評為“優質產品”,遠銷省內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沫糖
  • 外文名:Soybean powdered sugar
  • 主要原料:黃豆,飴糖
  • 副作用:無
  • 儲藏方法:密封包裝
簡介,產生由來,

簡介

豆沫糖是雲南通海歷史悠久的傳統產品,以“香、甜、酥、脆,入口無渣。”著稱。選用優質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飴糖等精工製成。層薄如紙,色白如乳,食用起來,甜而不膩,松酥、香脆,十分爽口。

產生由來

豆沫糖這一備受好評的產品,從它的形成到成品,都很偶然,是古人在行軍途中得到啟發後,經過幾代人的加工改良而成的。相傳為蒙古鐵騎所創。驍勇彪悍的蒙古鐵騎在長期征戰、遠程奔襲中,不能攜帶更多的食物,只好將青稞、大豆搗成面與潮濕的紅糖放在乾糧袋內。顛簸中,炒麵將紅糖一層一層裹起來形成塊狀,此為豆末糖之雛形也。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部南征,屯兵曲陀關統轄南疆,此糖遂流入通海,製作工藝由當代名師代代相傳改進提高。蒙古族大軍入雲南後,他們同樣喜歡用它作零食。在他們的駐地,這一做法簡單的零食,逐漸為其他民族所效法,大家也樂意用它作為上山下海勞作完後充飢的乾糧。就這樣,在輾轉相傳中,人們不斷加工改進,終於成了一種美食,被人們冠以“豆沫糖”之名。清中期,豆沫糖製作業(原河西縣九龍鎮)批量生產,一時聞名遐邇。時至今日,已逾七百五十餘載,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起初,這一美食因無法改良包裝,以致不能暢銷。曾經有人用白鐵皮箱子來包裝,帶到香港饋贈親友,但幾經周轉,水陸兼程運到香港後,已經碎成一團面,走味失色了。現在,隨著塑膠薄膜的使用,才解決了它的包裝難題。廠家可以用特別的塑膠袋密封包裝,延長了它的保質期,銷量才猛增,名聲也隨之大振。據了解,全縣年產量百餘噸,其中個別廠家達30多噸,從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紛紛探索它的來歷。其中有從河西(原河西縣,今併入通海縣)饒四家傳來的說法,但無可稽考,不足為據。這一產品是在偶然中發現的,經過各族人民幾百年的實踐,才具有“香甜酥脆”的特色,備受人們歡迎的美食,這就是它的來歷。如果是從河西饒四家傳來的話,最多只能說是在輾轉相傳中,這一家集眾人之所長,並且摸索到一種獨到的技藝,使它更加完善而已。豆沫糖用黃豆炒熟磨成面,又用飴糖(經過糖化加工的米糖)與之混合加工,經過幾十道工序,扯成面中有糖,糖中有面,二者有機地合為一體,具有入口無渣、多吃不膩的特點,成為可以代表一個地方食品風味的名特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