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閣

《豁然閣》是北宋詩人程俱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描寫詩人在閒暇之餘黃昏泛舟游太湖的所見所感以及乘舟返城的過程。全詩高雅淡遠,渾然一體。充分表現出作者遊玩時閒適以及對豁然閣的依依眷顧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豁然閣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北山小集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程俱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豁然閣1
雲霞墮西山,飛帆2拂天鏡3
誰開一窗明,納此千頃靜。
寒蟾4發淡白,一雨破孤迥5
時邀竹林6交,或盡剡溪7興。
扁舟8還北城,隱隱聞鐘磬。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豁然閣:在今江蘇吳江,瀕臨太湖。
2、飛帆:飛駛的帆船。
3、天鏡:指明淨的湖面。
4、寒蟾(chán):冷月,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
5、孤迥(jiǒng):孤寂意。
6、竹林:指竹林七賢。
7、剡(shàn)溪:即曹娥江上游,在浙江嵊縣南。
8、扁(piān)舟:小舟。

白話譯文

雲霞墜落西山,飛帆輕拂著天鏡。
誰開一窗風景,納入千頃寂靜。
天上的明月漸漸淡白,湖中的明月被雨點劃開。
忽覺自己邀來竹林之友,又似王子猷雪夜訪戴。
一葉扁舟返回北城時,只隱隱聽到鐘磬之聲遠遠傳來。

創作背景

《宋史·程俱傳》載,程俱早年曾“以外祖尚書左丞鄧涸甫恩補蘇州吳江主簿,監舒州太湖茶場。”《豁然閣》就作於這一時期。主簿之職,案牘如山,勞形煩神,所幸有太湖佳景,可以恣意邀游。所以當詩人一旦放舟湖上,時有鳥出樊籠、魚躍百川的心情,故作此篇。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一二句寫詩人黃昏出遊,飛帆駛入澄靜的太湖。“雲霞墮西山,飛帆拂天鏡。”詩一開始就把人們引入奇美的境界,絢麗多姿的晚霞在西山上空飄浮,清風徐吹,帆船輕輕劃破水平如鏡的湖面,這景象,令人想起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中間四句寫詩人登上了豁然閣,憑窗遠眺。閣窗直對湖面,湖光映照得十分明亮。他讚嘆這窗開得巧,憑倚窗前,太湖千頃碧波盡收眼底。當幽暗的夜的帷幕緩緩下降的時候,湖景倍加奇麗,映照水面的明月射出淡淡的白光,朦朧而又神秘。一陣風挾來了一霎雨,破壞了平靜,把如璧的湖月撕得粉碎,仿佛沉人了湖底。
七八句概述詩人的志趣。他時而邀朋聚會,這些朋友志趣高尚,如同晉代的竹林七賢;他又時而出訪知交,如王子猷雪夜訪戴,全憑興趣。
結尾二句寫乘舟返城。詩人乘著輕快的小船返回北城,途中隱隱約約聽見清脆悠揚的鐘磬聲發自附近的廟宇。詩人隱隱流露了對豁然閣的依戀之情。
這首五古文筆輕淡,詩思搖漾。其中前兩句一“墮”一“拂”,高閣之崇,湖水之闊盡現。次二句以“一窗明”納“千頃靜”,形成視覺與聽覺之通感效果,末二句以一葉扁舟遙協“飛帆拂天鏡”,然又忽折筆勢,將此輕快的動感復引入“隱隱聞鐘磬”的幽深而空靈的靜境。明顯受了中唐詩人韋應物“高雅閒淡”的山水詩的影響。

名家點評

武漢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教授劉學軍《中國古建築文學意境審美》:“風從東南方向吹來,剎時湖浪起伏,打破了太湖那清澈如鏡的湖面。詩人佇立閣中,憑窗眺望,保持了長時間的寂寞和清靜。風來無聲,高閣寧靜,這千頃太湖之水與那靜美的神韻一同收入詩人的心中,仿佛人醉景中,景因人醉,這是多么和諧的詩畫境界。其中,抑或有一種無聲的音樂也正從詩人的心中流過。”

作者簡介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員、詩人。字致道,號北山,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以外祖鄧潤甫恩蔭入仕。宣和三年賜上捨出身。歷官吳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書舍人侍講、提舉江州太平觀、徽猷閣待制。詩多五言古詩,風格清勁古淡。著有《北山小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