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優527

谷優527

優527屬晚秈三系雜交水稻組合,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9天,比兩優2163遲熟3天,分櫱力中等,植株整齊,株葉形態好,莖稈粗壯,熟期轉色好,豐產性較好,中抗稻瘟病,稻米品質較優,適宜全省作晚稻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谷優527
  • 品種審定編號:閩審稻2004013
  • 品種名稱:谷優527
  •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稻麥研究所
  • 品種來源:谷豐A×蜀恢527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主要栽培技術,主要制種技術,省品審會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作雙晚種植全生育期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對照組合兩優2163遲熟3天,分櫱力中等,株高100厘米,穗長23厘米,穗平均總粒數130粒,結實率85%,千粒重28克,植株整齊,株葉形理想,劍葉適中而挺直,莖稈粗壯,熟期轉色好。稻米品質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糙米率82.3%,精米率75.1%,整精米率69.7%,粒長5.6毫米,長寬比2.8,堊白粒率18%,堊白度2.5%,透明度1級,鹼消值5.6級,膠稠度4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2.7%,蛋白質含量10.0%,其中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長、透明度、鹼消值、蛋白質含量七項達到部頒一級優質米標準,長寬比、堊白度、膠稠度、直鏈澱粉含量四項達到部頒二級優質米標準。經兩年全省抗稻瘟病鑑定,綜合評價為中抗稻瘟病。

產量表現

2002年省區試平均單產447.34公斤/畝,比對照兩優2163增產8.24%,增產達到極顯著,居參試組合之第一位,2003年續試平均單產483.21公斤/畝,比對照兩優2163增產9.25%,增產達到極顯著,居參試組合之第一位。

主要栽培技術

作雙晚每畝大田用種量1.25-1.50公斤,每畝秧田播種量15公斤,宜採用濕潤育秧,秧齡不宜超過30天,播種期參照汕優63。栽插規格採用20厘米×20厘米或16.7厘米×23.1厘米,每畝插1.7萬叢左右,叢插2粒谷秧。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N∶P2O3∶K2O=1∶0.5∶0.9,中後期注意增磷鉀肥,後期不宜過量施用氮肥,以防劍葉披垂。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防治方法同其它水稻品種。氮肥過多時還要注意紋枯病防治。

主要制種技術

蜀恢527屬於感溫和基本營養生長性較強的恢復系,中稻制種播始天數115天左右,晚稻制種100天左右,主莖葉片數16-18片,全生育期比明恢63短2-3天。谷豐A屬感溫型早稻遲熟類型的不育系,在早季播始天數90天左右,晚季播始天數70天左右,主莖葉片數13-15片,全生育期比龍特甫A短2-3天。制種父母本差期安排的原則應以時差定大方向,中稻制種差期30天左右,晚稻制種差期25天左右。谷豐A開穎習性與龍特A相似,抽穗後1-2才開始開花,母本始穗期要比父本早2-3天為理想的花期相遇。行比1∶10或2∶14。“九二○”每畝用量15-16克。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

谷優527屬晚秈三系雜交水稻組合,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9天,比兩優2163遲熟3天,分櫱力中等,植株整齊,株葉形態好,莖稈粗壯,熟期轉色好,豐產性較好,中抗稻瘟病,稻米品質較優,適宜全省作晚稻種植,在栽培上注意後期增施磷鉀肥。經審核,符合福建省品種審定規定,通過審定。
2007年湖北審定,編號:鄂審稻2007022
品種來源: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谷豐A”與恢復系“蜀恢527”配組育成的雜交中稻品種。
品質產量:2005~2006年參加湖北省恩施州水稻品種區域試驗,米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出糙率79.7%,整精米率57.0%,堊白粒率37%,堊白度3.3%,直鏈澱粉含量22.75%,膠稠度68毫米,長寬比2.8。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0.35公斤,比對照Ⅱ優58增產2.21%。其中:2005年畝產654.72公斤,比Ⅱ優58增產4.29%;2006年畝產605.97公斤,比Ⅱ優58增產0.05%,兩年均增產不顯著。
特徵特性:株葉型適中,葉鞘紫色,禾下穗,穗大粒多。穀粒長橢圓型,有短頂芒,稃尖紫色,後期落色好。區域試驗中畝有效穗19.4萬,株高106.2厘米,穗長24.1厘米,每穗總粒數142.6粒,實粒數122.7粒,結實率86.2%,千粒重29.6克。全生育期146.6天,比Ⅱ優58短4.8天。抗病性鑑定為中感稻瘟病和稻曲病,高感紋枯病。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採用旱育早發和旱育拋秧等技術,培育多櫱壯秧,播期以3月中下旬為宜,注意苗期防寒保暖。2、合理密植。畝插1.5萬穴左右,每穴2粒穀苗,畝插基本苗10萬左右,最高苗35~40萬,有效穗18~20萬。3、科學肥水管理。要求底肥足,苗肥早,穗肥巧,酌情補粒肥,特別注意磷、鉀肥配合施用。寸水活棵,淺水分櫱,足苗曬田,濕潤壯籽。4、病蟲害防治。生產上要注意加強對紋枯病、稻曲病、螟蟲、稻飛虱和稻稈蠅等的綜合防治。
適宜範圍:適於湖北省恩施州海拔800米以下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