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與擔當:激盪中國商協會

變遷與擔當:激盪中國商協會

《變遷與擔當:激盪中國商協會》作者在總結自己於新世紀前十年從事商會工作的豐富經驗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古今中外商會的發展史,對中國現代商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解析,從而提出極具可操作性的商會發展新舉措。尤其精彩的是,他對商協會與政府的關係,商協會在政府與企業之間所應發揮的橋樑作用等眾多難題上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破解之策。

基本介紹

  • 書名:變遷與擔當:激盪中國商協會
  •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 頁數:207頁
  • 開本:16
  • 品牌:企業管理出版社
  • 作者:姚海濤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40660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變遷與擔當:激盪中國商協會》由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姚海濤 曾任大學教師、大學團委副書記。現任環球商協會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

創辦“北京大學EMBA商協會管理研修班”;組織和帶領聯盟會員企業訪問50餘個國家和地區,與各國政府機構、商協會、商界領袖對接交流。從事商協會一線工作十餘年。

圖書目錄

第一篇破繭成蝶:商協會的偉大復興
第一章歷史性轉變和機遇
第一節官僚性商協會開始瓦解,市場化商協會正在形成
第二節商協會自律性市場模式隆重出場
第三節功能性商協會日出東方
第四節網路時代來臨,商協會面臨升級和轉型
第二章時代催生商協會領袖
第一節重視商協會領袖
第二節難覓商協會領袖
第三節呼喚商協會領袖
第四節朱新禮,請你站出來
第三章商協會的力量
第一節用影響力打造“贏”概念
第二節“冬天”來了,如何抵禦寒流
第三節環球商協會聯盟的張力和引力
第四節從“商界領袖”升華為“商協會領袖”
第二篇時窮節乃見:中華商協會璀璨千年商業史
第四章跨越宋明清:中華早期商協會的興起
第一節萌發於秦,成形於唐宋
第二節抓住時機,力鑒“明廷”
第三節蛻變“清府”,官商互動賦使命
第五章影響海內外:中華近代商協會的發展
第一節從行業到同業公會的低調演進
第二節破土而出,愈演愈烈
第三節改選風波的震盪效應
第四節融人世界,更愛祖國
第六章融入新時代:21世紀商協會的風采
第一節新時代商協會綻放的花朵
第二節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
第三節西方“面孔”下的東方靈魂
第三篇一一垂丹青:論道中國九大商幫
第七章晉商與徽商:堅毅穩健、亦賈亦儒
第一節相傳一脈,各有所長
第二節因鹽而盛,帶及其他
第三節一面是學而優則商,一面是學而優則仕
第八章蘇商與浙商:見微知著、以小搏大
第一節跨越地緣,凝結血緣
第二節蘇商善獨斗,浙商能抱團
第三節蘇南模式與溫州模式
第九章粵商與閩商:自由開放、冒險開拓
第一節以海洋為紐帶,彼此相依
第二節大膽請進來,勇敢走出去
第三節既要穩紮穩打,又要敢於冒險
第十章魯商與豫商:信用為本、行商無疆
第一節良心生意,誠信經營
第二節吃得苦中苦,敢為人上人
第三節起點雖低,不忘創新
第十一章潮商:東方猶太人
第一節敢為天下先
第二節用智慧贏得一切
第四篇放眼大疆外:借鑑成功商協會的先進模式
第十二章美國商協會模式:帝國正當午
第一節商業影響國家決策,發掘新的盈餘空間
第二節美國商協會鼎力“親華”的背後
第三節始終堅持“服務”第一
第十三章日本商協會模式:商人幕府
第一節財團就是幕後政府
第二節不死的日本商業
第三節皇家特許的光輝歲月
第十四章西歐商協會模式:規範權威
第一節於資本主義下問世
第二節享有法律權利的獨立性公共機構
第三節法律管理而非政治管理
第五篇遠見於未蔭:解讀中國商協會的本質
第十五章亂象叢生:為何中國商協會問題百出
第一節經濟過渡時期留下的毒瘤
第二節權力尋租肆意妄行
第三節缺乏國際意識
第四節缺少自主權
第十六章渴求發展:中國商協會路在何方
第一節建設中國的“坎特伯雷”商協會
第二節橫縱聯合,放大商協會的黏合作用
第十七章定義未來:中國商協會肩負的使命
第一節發揮領頭羊的先鋒作用
第二節從政府的“手”到政府的“腦”
第三節個性化服務和交流場所
第六篇公義為之根:打造中國商協會國際核心地位
第十八章服務轉向:引導企業抓住更多新機遇
第一節立足國際,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利益
第二節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使用法律武器
第三節把服務延伸到每一個企業的角落
第十九章學會擔當:視維護企業利益為終身之責
第一節耐心傾聽來自企業的呼喚與吶喊
第二節化作春泥更護花
第三節創新服務
第四節肩負使命,奮鬥不息
第二十章拓土天地間:環球商協會聯盟實踐
第一節商界領袖聯誼平台
第二節高端人脈共享空間
第二十一章謀全局謀萬世:環球商協會聯盟構想
第一節塑造立體對接平台
第二節環球商協會聯盟大廈
第三節環球商協會管理學院
附錄:環球商協會聯盟大事記
特別鳴謝單位
參考文獻

序言

在市場經濟中,商會如同一管“潤滑劑”,有效連線著政府與商人、商人與商人、商人與社會等各方力量。重視商會的國家或朝代,政府更明治、社會更明道、商人更明智、企業更明銳;反之,經濟發展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
國際上早期商會的產生與發展大致是與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同步。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早在19世紀初,就在其所著的《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寫道:“美國人無論年齡多大,無論處於什麼地位,不論志趣是什麼,無時不在組織社團。在美國,不僅有人人都可以組織的工商團體,而且還有成千上萬的社團。”而在我國,商會組織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直到宋朝得以深入發展。到了中國近代,商會則是伴隨著中國早期資本主義萌芽,在商人會館、公所、行幫的基礎上逐步產生的。
20世紀初,我國資本主義經濟有了一定起色,在一些重要的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等地,民族商業經濟的發展,讓集各行各業為一體的商會在社會上獲得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一股興辦民族工業的潮流興起後,我國的民族實業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此時由於國門大開,外商洋貨在國內逐漸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實力,與之相比,我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力量仍略顯單薄。
顯然,促進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已成為時下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為了拯救我國民族實業,工商界採取了種種措施。最初的選擇是號召民眾抵制洋貨,企圖通過“排外”來達到“護內”的目的。然而,抵制洋貨的行為本身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即使獲得短期的收效,但是因為本國工業產品生產力很弱,無法利用時機在短時間內將銷路打開;倘若過於注重國貨在市面上的占有量,又容易造成工商業界對產品質量要求的疏忽,這種雙重矛盾的因素致使“抵制洋貨”無法達到振興民族工商業的目的,於是,商會再次發揮其紐帶作用,提出一個新的口號——“提倡國貨”,才最終解決了危機。
到了改革開放以後,中華大地呈現出經濟騰飛的壯觀局面,這時,新一代的商會開始站在經濟舞台上打造各方的和諧共贏之道。相比過去的商會,現代商會在大力發展民間行業商會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探索,一批由民營企業自主籌建,運作機制基本與國際接軌的民間行業商會由此形成並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各行各業的商會愈多,遇到的問題也隨之增加。
在中國現有的商會組織中,政府組建的占大多數,所以產生之初即存在著性質、地位與政府的關係不清、職能不明等弊端,而且這類組織通常具有較強的行政傾向。加上,這類協會的覆蓋面過小又為少數大型國企操縱,因而也就不能得到業內大多數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的認可。另外,這些協會由於缺少有效的監管,導致自身的問題百出,違背了組織成立的初衷,從而導致目前的商會現狀亂象叢生。
如今,中國已經步入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亟需各界商人全面而理性地走近商會、了解商會、讀懂商會。
本書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而創作。全書共分六篇,第一篇以我國商會目前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作為開端;二、三篇深入商會的歷史,敘述在中國古代商會的發展歷程;第四、五篇從國外成功商會的模式與中國商會的本質進行深入剖析,企望被更多的商會、協會、企業以及企業家了解和認識;最後一篇則通過詳細地介紹環球商協會聯盟,為我國未來商協會的發展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指明了放大自身力量的方向。
公心者,福澤之源。筆者正是秉持這樣一種信念,把自己十多年的商協會從歷經驗,毫無保留地付諸於本書中,所以,本書也承載著一顆“公心”,雖然在寫作風格上深入淺出,但在語言風格上卻堅持通俗易懂,旨在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