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葉榕(榕族榕屬植物)

變葉榕(榕族榕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變葉榕(學名:Ficus variolosa Lindl. ex Benth.)是桑科、榕屬灌木或小喬木,光滑,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節間短。葉薄革質,葉片狹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或鈍尖,基部楔形,全緣,側脈與中脈略成直角展出;托葉長三角形,榕果成對或單生葉腋,球形,表面有瘤體,頂部苞片臍狀突起,基生苞片卵狀三角形,基部微合生,癭花子房球形,花柱短,側生;雌花生另一植株榕果內壁,子房腎形,花柱側生,細長。瘦果表面有瘤體。12月至翌年6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東南部及南部。越南、寮國也有分布。常生於溪邊林下潮濕處。

變葉榕的莖清熱利尿,葉敷跌打損傷,根亦入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莖皮纖維可作人造棉、麻袋。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光滑,高3-1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節間短。葉薄革質,狹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或鈍尖,基部楔形,全緣,側脈7-11(-15)對,與中脈略成直角展出;葉柄長6-10毫米;托葉長三角形,長約8毫米。
榕果成對或單生葉腋,球形,直徑10-12毫米,表面有瘤體,頂部苞片臍狀突起,基生苞片3,卵狀三角形,基部微合生,總梗長8-12毫米;癭花子房球形,花柱短,側生;雌花生另一植株榕果內壁,花被片3-4,子房腎形,花柱側生,細長。瘦果表面有瘤體。花期12月至翌年6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及沿海島嶼)、廣西、湖南、貴州、雲南東南部及南部。越南、寮國也有分布。常生於溪邊林下潮濕處。
變葉榕變葉榕

繁殖方法

變葉榕莖段的消毒:當年生變葉榕的莖段,放入適量的洗潔精溶液浸泡2分鐘,用流水沖洗0.5小時後,瀝乾後放入冰櫃4℃低溫冷藏0-48小時,取出後在超淨台浸入滴加有1滴吐溫-80,質量分數為0.1%的氯化汞溶液內浸泡消毒10-12分鐘,然後用無菌水充分浸洗3次,於無菌濾紙上切去頭尾並切成帶一腋芽的莖段,轉入過濾滅菌的1%抗壞血酸溶液中浸泡0-60分鐘,用無菌水充分浸洗3次後得到消毒完的外植體材料。
叢生芽的誘導:將上一步得到的外植體材料按生長極性接種到WPM基本培養基中進行培養,該培養基添加有不超過2.0毫克/升的ZT、不超過5.0毫克/升的6-BA、不超過1.0克/升的的CH、不超過5.0克/升的PVP、30克/升的蔗糖、9.0克/升的瓊脂,pH值為5.8-6.0,接好外植體的培養基置先於黑暗中培養1天,培養溫度為21-25℃;隨後轉入光照培養,培養條件為:培養溫度為21-25℃,光照時間為14小時/天,光照強度30-40微摩爾/(平方米·秒)。
不定芽的增殖:將上一步誘導獲得的不定芽叢切成2-3個不定芽的芽塊,接種到WPM培養基中進行培養,該培養基添加有不超過5.0毫克/升的6-BA、不超過1.0毫克/升的CH、不超過5.0克/升的PVP、30克/升的蔗糖、9.0克/升的瓊脂,pH值為5.8-6.0,培養條件為:培養溫度為21-25℃,光照時間為14小時/天,光照強度30-40微摩爾/(平方米·秒)。
再生植株的生根培養:切取葉片嫩綠、生長旺盛且葉片3-4枚的不定芽,插入12.5-100%濃度的WPM培養基中生根培養,該培養基中添加有不超過2.0毫克/升的NAA、不超過5.0克/升的AC、20克/升的蔗糖、8.0克/升的瓊脂,pH值為5.8-6.0,培養條件為:培養溫度為21-25℃,光照時間為14小時/天,光照強度30-40微摩爾/(平方米·秒)。

栽培技術

煉苗移栽:待生根的組培苗的苗高長3厘米以上,當根長超過5厘米時,鬆開組培瓶的瓶蓋,往瓶中注入少量無菌水以防止培養基幹裂,於6小時後半挪開瓶蓋,並添加無菌水,再過18小時,移走瓶蓋,讓30-40微摩爾/(平方米·秒)光強的燈光直照再生植株培養2天,期間加無菌水若干次。然後小心地將培養基搗碎,拿出再生植株,用流水小心將殘留的瓊脂沖洗乾淨,將植株定植於曾消毒過的加入蛭石的菜園土中,株距2厘米以上,澆透水並用透明的聚乙烯塑膠薄膜覆蓋以保溫保濕,室內溫度控制在18-22℃,3天后揭開聚乙烯塑膠薄膜四角,次日將聚乙烯塑膠薄膜全部揭開,待新葉展開後即可帶土移栽至大田。

主要價值

變葉榕的莖清熱利尿,葉敷跌打損傷,根亦入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莖皮纖維可作人造棉、麻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