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村(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振興街道下轄村)

譚家村(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振興街道下轄村)

譚家村隸屬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振興街道下轄村,位於閻良城區西約3.5公里處,村委會設在譚家村七組。譚家村是閻良區第一大自然村,有村民小組11個。至2010年底,有村民1045戶,3788人。土地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譚家村
  • 外文名稱:Tan county
  • 別名:譚家
  • 行政區類別:村
  • 政府駐地:譚家村七組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0000
  • 地理位置:位於閻良城區西約3.5公里處
  • 面積:4.5平方公里
  • 人口:3788人
  • 方言:關中話、陝北話、陝南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地理環境,歷史文化,文物古蹟,教育簡史,著名人物,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振興街道譚家村,位於閻良城區西約3.5公里處。北、東、南分別與龍游村、鄭家村、聚寶村、慕鄭村相連,西北部與三原縣為鄰。關中環線從村中橫穿而過,土地平坦,交通方便。村委會設在譚家村七組。譚家村位於閻良城區西振興街道辦以西1公里處,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下轄11個村民小組,1203戶,總人口4031人,土地面積7226畝,其中耕地面積4949畝。村主導產業為服裝加工一條龍生產,種植養殖,勞務輸出。村內養殖業:養豬場3個;養鴨場2個;養雞場1個;外出務工149戶;153人;人均收入19743元。  譚家村黨支部始終以“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生活改善”為主線,在全區率先試行黨員責任區制度,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全村基層黨建、隊伍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區的前列。譚家村“三委”幹部共10人,黨支部成員:黨支部書記:李光榮,黨支部委員:孫會賢、張士安、焦建旺、郇立德;村委會成員:主任:郭衛 村委會委員:譚京雨、范會亮、孫會賢、曹述民;監委會成員:張所義、趙功建、孫永茂。黨小組組長共10人。現有黨員113人。
在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過程中,黨支部團結帶領三委班子依託原有基礎設施和綠化等方面的優勢,實施淨化、綠化、亮化、美化、硬化“五化”工程,基本實現了“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家園”。

地理環境

譚家村的地形像個簸箕,東、北、西三面高,南面低。1961年下暴雨,譚家村被淹。解放前有“塬上上糞,譚家堡子扎囤”之說。村中老秀才李知經說:“譚家堡子是個‘落鳳穴’,南為首,中為頸,北為腹,灘為尾,窯為趾。”意思是說,譚家村居民點像個落地斜臥的鳳凰,南堡子(現9、10、11村民組)是鳳凰的頭,南北堡子之間的夾莊(現8組)是鳳凰的頸,北堡子是鳳凰的腹,張家灘(現1組部分)是鳳凰的尾,北邊的郭家窯(現5組部分)是鳳凰的腳。

歷史文化

譚家村的村民,絕大部分是山東高密、昌邑移民的後裔。山東高密縣譚家營譚三木匠(譚清俊,原名譚際俊)舉家三十餘口於1897年來陝,次年在此建房定居。以後遷來的也以姓譚的居多,改村名為“譚家堡子”。譚家堡子分南堡子和北堡子,南堡子又叫仁和村,北堡子又叫中和村。
山東移民秉承了山東人憨厚耿直、勤勞儉樸的傳統,到譚家堡子以後,大部分人先住 “半地屋”(就地挖深一米多,地上築牆三尺余,上施木椽,苫草為房),後住草房。前期移民全靠扛長工、打短工、紡織、吊掛麵等維持生活。經過長期辛勞,省吃儉用,逐漸有所積蓄,始購田產,安家立業。
譚家村的村民里還有部分湖北人,他們來陝的時間可能比山東人還要早一些,有人說是捻軍入陝時遺留下來的,也有人說是從湖北經過商洛、鎮安逐漸遷入的。這些湖北人住在村外,西有張家灘、陳家窯,北有郭家窯。
抗日戰爭期間,河北、河南相繼淪陷,少數河南人來村居住。譚家村的河南人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河南洛陽一帶偃師等縣人,他們多以木工、建築等手藝來陝謀生;另一部分是原河北省劃歸河南省的南樂縣人,他們多是以吊粉條的手藝來陝謀生的。河南人散居於村中。這些湖北、河南移民的後人,都和譚家堡子的其他山東移民一樣,說山東話。
譚家村在清末民初,歸臨潼縣相恭里管轄。1934年實行保甲制,譚家村屬閻良鎮第五保。1949年5月解放後,第五保改為閻良區第五鄉,鄉下設行政村,譚家村有5個行政村。1950年4月閻良區改為臨潼縣第九區,五鄉改為中和鄉,也稱七鄉。1956年區劃調整,中和鄉與聚合鄉、閻良鄉合併成立閻良鄉。實現高級農業合作社,譚家村與相鄰的鄭家村及官劉村的呂家、 三義為一個高級社,即民興高級社,下設九個生產隊,其中譚家村設第二至第六生產隊。1958年成立閻良大公社時,民興高級社改為民興大隊,歸閻良管區管轄。1961年劃小基本核算單位,該村由閻良公社管轄。民興大隊將呂家、三義劃歸官劉大隊,下余的分為中和大隊(後改為譚家大隊)和鄭家大隊。1963年,譚家大隊又劃分為譚東、譚西和譚南三個大隊,生產隊也由5個劃小為11個。1968年,譚家的三個大隊又合併為譚家大隊,第九、十、十一生產隊合併為第九生產隊。1979年九隊又重新分為三個生產隊。分隊前,九隊共有783人,分開後,九隊273人,十隊246人,十一隊264人。1984年3月,譚家公社改為振興鄉,譚家大隊改為村,設黨支部、村民委員會,下轄11個村民小組。1987年8月隨振興鄉劃歸西安市閻良區管轄。
譚家村姓氏眾多,除譚、孫、張三個主要姓氏以外,還有劉、李、王、高、范、畢、石、曹等數十個。擇其要者分述於下:
譚姓分為三支。1898年譚清俊率家人自山東高密譚家營來陝,其後人主要分布於本村三、六、七、十、十一組;譚京倫支系居住於二、七組;譚正信支系居住於四、八組。
孫姓分兩個譜系。十一組孫姓系1898年同譚清俊一起來陝,原籍山東昌邑七里蘭;孫姓主要居住於二、三、四、七組,系清末自山東昌邑孫家上疃遷來。
張姓有四個譜系,均系清末自山東遷來。張述倫一支住一組,張聿貴一支住七組,張廣文一支住六組,三支均來自山東高密羊羚鄉張家村;張好志一支住三、七、八、九組,輩分排序為“宗、好、來、澤、久”,來自山東昌邑縣南高陽街。
李姓分三支。七組李姓系1909年,李知經攜家小從山東昌邑北孟鎮東角蘭村遷來;十一組李姓系1900年李傳薪等自山東青州益都縣大王堂村遷來;二、三、八組李姓從山東萊蕪縣遷來。
劉姓1909年遷來。其中九組劉振邦、十一組劉振東一支來自山東昌邑北孟鎮小南孟村;劉增利一支來自李各莊。兩支均與乾隆年間著名宰相劉墉同宗,劉墉系第八世,譚家村的“振”字輩是第十八世。
高姓,1908年高治勛、高步勛等攜家人自山東昌邑太保莊北七里蘭村遷來,居住於十、十一組。
范姓,1906年自山東昌邑李家井遷來,另一支來自昌邑范家丘,居住於本村八、十組。
王姓,1898年自山東昌邑曹戈莊遷來,居住十一組;
曹姓清末自山東昌邑曹戈莊遷來,居住於五、六、八、十組。
畢姓,1907年畢萬全等攜家人自山東昌邑北孟鎮角蘭村遷來,主要居住於五組。
石姓,1900年自山東高密譚家營遷來,居住於六組。

文物古蹟

古城堡,民國初年,渭北悍匪橫行,騷擾鄉里,為了保衛村民安全,北堡子以譚清俊、張宗啟、張宗善、張宗傑等為主,南堡子以王明德、孫學敏為主,組織村民於1917年修築城牆。修築城牆按人口和地畝攤工,不能出工的出錢僱人,閻良東面的山東村子劉家村、金佛寺都曾有人來此做過工。
譚家堡子的城牆高5米,上寬約3米,底寬5米左右,周邊總長數千米,主要以黃土堆積夯打而成。據老人回憶,修城牆時就地挖土,用人工把土堆積到需要的部位,然後用人踩,牲口踏,牛拉碌碡碾,用木椽打邊。隨著城牆的增高,把土運到城上日益困難。村民們就伐木做梯,往上送土的時候一手扶梯,另一手提著裝滿土的筐子攀援而上,每日往復無數次。據說到後來竟舉重若輕,人們上下梯子行走如飛,如履平地,百斤土筐輕而易舉便可運到城上。
對於一個當時僅有七十戶左右的村子來說,完全由人工修築如此規模的城牆,堪比愚公移山。耗時三年,城牆修竣。北堡子的城牆較大,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300米,上面可通行,有女牆。下有東西城門各一座,築有門樓,安裝木製大門。城牆外有寬4米,深2米的城壕。南堡子的城牆較小,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50米,有南北城門各一座。城牆修好後,晚上在固定時間關閉城門,輪流打更巡夜,值班看護。譚家堡的城牆1958年前後拆除,作肥上田。
李知經家書, 山東移民來陝的一件重要文物,對研究當時閻良的行市、農業、教育提供了寶貴資料。李知經,字蘊真,為邑庠生。李的先世是隴西人,後遷到山東高密縣新莊。金末又遷至山東昌邑之角蘭村。1909年春,李知經攜妻小遷居閻良鎮譚家堡,同年五月初二給家裡寫信報了平安。到了秋季,李知經又給母親寫了這封信,告知家人他在這裡的生活情況,表達了他對親人的思念。此信當時已請別人捎回老家。解放後,山東的親屬又將該信寄回,由李善光收藏。信為黃麻紙,全文626字,用毛筆書寫,字跡工整。

教育簡史

譚家村村民歷來十分重視教育,家裡再窮也要堅持供孩子上學讀書。1909年,老秀才李知經、李象環父子在村里教授學生14名。 民國初年,這個當時僅有七十戶的村子裡,就有5名大學生、12名中學生、數十名小學生。1924年村里辦起了“荊南國小”,1929年因旱災停辦。1939年,譚德道捐地6畝,辦起“五保第一國民學校”。1947年,張覺民、李家松、高發堂將原保學辦成完全國小,原校改名為“閻良鎮第三中心國民學校”。當時有5個班,學生110人,教員5名。北堡子信奉安息會的信徒後來還辦有一所高級國小,有學生50多名,教員3名。解放後,第三中心國民學校改名為“閻良區第二完全國小”。譚家公社與閻良公社分開以後,該校成為譚家公社中心國小,1984年改為振興鄉中心國小。1995年底,有12個教學班,教職員工28人,學生457人。1997年,校舍下陷,已不可用,村上籌劃重建,第二年新校建成。除新建教學樓外,還對門樓、地面、圍牆等全面整修,校園環境大為改觀。現有學生364名,教職工48名。

著名人物

李傳芳(1882~1950) 字仁先,譚家村十一組人。幼時家境貧寒,兄弟六人,家中養活不起,他被財主家用兩斗糠換去。他16歲時回家,再次上學讀書。因聰明勤奮學習成績突出,被英籍教師看中扶持他繼續上學。山東齊魯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後來又在西安“三秦公學”教學。其學生有武伯倫、王福成等。三秦公學因培養革命學生被查封后,他又在華縣鹹林高級中學教理化和數學。1929年任青海省樂都縣中學校長。1939年回鹹林高中教學。以後又在三原縣大程鎮福音村崇美中學教學。1950年病故。
範文道(1898~1925) 譚家村十組人。幼時家貧,靠家人紡線織布供他上學。上海復旦大學畢業。曾在廣東農民 運動講習所、廣東韶關講武堂學習。回陝後,在家鄉創辦“荊南國小”,實行新式教育,組織農會,播撒革命火種。他利用學校和農會,積極實行婦女放腳、禁菸禁賭等十四件事。1924年,組織農民 運動,燒了櫟陽鎮的北門。官府派人緝捕他,他逃到福音村崇美中學教學,繼續進行革命活動。他的學生有武伯倫、劉美清、王福全、李樹芳等,這些人以後都參加了革命工作。後來執政當局楊漢臣監視他的行動。範文道對楊的衛兵進行革命教育後,衛兵思想轉變,殺死了楊漢臣。當局以為是進步學生殺的,抓了幾個進步學生嚴刑拷打。衛兵不忍心學生被拷打,挺身而出說人是他殺的,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要冤枉學生。結果當局放了學生,衛兵被殺。範文道看到自已經暴露,遂找到許權中參加了劉文伯的隊伍,擔任排長、副團長等職。1925年范被暗殺,年僅28歲,崇美中學二三百名學生為他送葬。
譚肇明 原名譚正道,生於1900年,譚家村四組人。早年就讀於上海美立三育中學。1922年考入上海大學專門部數學科,兩年後肄業。1924年經于右任介紹入黃埔軍校,系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生。畢業後,在陳炯明兵變時任孫中山的侍衛,深得孫的賞識,後遭他人暗殺。譚的二兒子譚文明1939年從陝北邊區回來,給當時的臨潼縣縣長張鋒伯當侍衛,實為我黨地下交通員。解放新疆時任解放軍某部騎兵團政委。
王福成(1896~1960) 字子美,譚家村十一組人。自幼父母雙亡,其叔父王孝順靠賣豆腐供他上學。他從渭北中學(今三原三中)畢業後,在大荔師範教學。宋哲元任陝西省主席時,王任省民政廳處長。後在楊虎城部任幕僚。張鋒伯任臨潼縣縣長時,王福成任副縣長,後又在三原、耀縣、興平等縣任要職。任職期間政治開明,救過不少革命同志。張鋒伯被捕後,王福成通過親戚關係找到時任二戰區司令的劉峙,劉設法釋放了張鋒伯。王福成的女兒王愛蘭是我黨地下黨員,因從事革命活動與麻老九(麻振武)的女兒麻兆瑞同時被捕,遭受酷刑。王福成通過親戚關係找到鄧寶珊說情,二女獲釋。解放後,王福成曾任西北橡膠廠廠長。1960年因患癌症病逝,時年64歲。
王福全(1909~?) 譚家村十一組人。西安程德中學(後改為中山中學、省立二中)畢業後,參加馮玉祥的部隊。馮軍到河南後,負責修豫陝公路。當時正值大旱,農民生活無靠,王動員譚家村的村民去參加修路,以解決家庭吃飯困難。馮軍在河南失利後,王隨餘部到青海,在省交通廳任科長。後回陝參加了楊虎城的部隊。楊為了培養人才,選送王福全、劉美清等到日本留學。1931年回國,王在齊魯大學任教,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是年清明節前後,王與倆人正秘密開會,當時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聞訊後派人抓捕,三人**逃生。其中一人叫張文華(一說是張文彩),後來逃到蘇聯,在一工廠任-。此人1957年還回過一次家。但王福全從此音信全無。
譚來信(1915~?) 學名譚維倫,譚家村人。十四歲參加革命,後去了陝北邊區。解放後,在張掖一機械廠任(省級)。1978年閻良機械廠曾到該廠採購工具機,譚維倫聽說是閻良來的,即親切詢問閻良和譚家村的近況。當聽說譚家村人王福壽其時系閻良機械廠副廠長時,招待更為熱情,並親自幫助挑選工具機,包裝好後,派人免費用汽車把工具機送到閻良。
張來恭(1923年~?) 譚家村七組人。1943年在西安南郊興國中學讀書時,參加“青年遠征軍”,後至印度雷多,接受汽車駕駛訓練,為抗戰運輸物資。他是譚家村第一個汽車駕駛員。抗戰勝利後,張在陝西武功農學院上學期間參加了我黨的地下工作。當時他的同學有榆林的趙學用、涇陽的郭永堂、合陽的賀同財,三人經常在他家住,以完成秘密任務。1948年冬至1949年夏,有兩個同學,一個叫黃震,一個叫闞韻青,住他家數月,對外稱是找工作,實際是靜候關中解放,去陝北延安述職。1949年冬,張來恭調西北軍政委員會-工作,後調到蘭州公安廳。
張來文(1915~2001),張來恭的大哥。早年在國小任教。憑著自身的悟性和刻苦努力,在其舅父的引導下,堅持自學中醫,擅長接骨及婦科。1958年前後,在本村行醫,後轉至閻良街道醫院,1969年為譚家公社醫生。1983年臨潼縣職稱改革,定為中醫內科醫師。凡有小兒脫臼等上門求醫者,張來文推拿立即見效,概不收費。退休後,有上門求醫者,總是態度和藹認真,望聞問切,一絲不苟,開方按摩,不收分文。因其造福鄉里,獲得眾口一詞的稱讚。他是臨潼縣多屆政協委員,曾獲臨潼縣名老中醫稱號。
王道生(1905~1983) 譚家村十一組人。早年從事教會活動,系牧師。1946年美國特使馬歇爾來華調停,在陝西省基督教青年會演講,王任翻譯,反應極其迅速,譯文準確生動,深得讚賞,轟動一時。解放後任陝西省基督教大會執行主席。1950年,參加“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三自宣言)活動, 是最早簽名者之一。1952年參加了土地改革運動,為陝南工作組成員。1958年,王任陝西省與西安市聯合的西安基督教三自-委員會秘書長。1962年西安基督教第二次會議舉行,王道生任副主席兼秘書長,實際主持整個陝西省的基督教工作與活動。“文革”中,教會停辦,王道生被遣返回村,遭受-。1979年恢復宗教信仰自由後重新從事三自愛國會工作,及時推薦新人走上領導崗位。王道生自擔任陝西省第一屆政協委員以來,多屆連任,直至1983年去世。
高明智(1915~1998) 女,譚家村十組人。性格豪爽,思想進步,1936年三原南郊中學畢業。在學校時即表現出較高的體育天賦。畢業後被有關方面爭相錄用,作為隊員參加體育競賽。曾參加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內的多項主要體育賽事。當時要求參加的運動員最多只能參賽三個項目,她每次參賽均報三個項目,且多次獲得第一,是當時國內著名的女運動員之一。
解放後,在武漢第一師範學校任教,1958年調至北京,任國家體委體育館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教練,為我國田徑運動事業培養了大批後備力量。其夫郭德觀(1905~1986), 印尼歸國華僑。他是中國網球事業奠基人之一,親手培養了一批教練員和運動員,並先後參與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個游泳隊、第一個桌球隊、第一個羽毛球隊。1983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榮譽獎章”。曾任中華體育聯合會副主席。
譚德道(1912~1975) 譚家村六組人,譚清俊之孫。早年學醫,1934年到河南郾城教會療養院工作。1938年返鄉後,開設西醫診所,最早引進使用青黴素,救治了許多危重病人。他最早使用鐵機織布,並帶動了本村及周邊織布業的發展。1940年,譚德道捐出油坊地6畝,後又捐房3間,興建村辦國小。1943年,他聯絡其他村民,從西安大華紗廠買出17件棉紗5000多斤,加上他們生產的布匹,價值數萬元,幾經周轉,運到陝北,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1949年春節前後,-九十軍六十一師駐紮在本村,欲戕害無辜村民譚景山,全賴譚德道從中周旋,方才了事。解放後,譚德道舉家遷至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以精湛的醫術,救治了大量的藏漢民眾。基督教友為其做聯曰:掩護革命獻產育才故鄉長志豪義士,傳承主愛懸壺濟世異域盛讚好門巴(門巴是藏語醫生的意思)。2011年清明,德道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暨亡靈安葬儀式在譚家村舉行,譚德道終於落葉歸根,魂歸故里。
李家松 0黨員,祖籍山東省昌邑縣北孟鎮東角蘭村,1924年3月3日生於今閻良區振興街道辦譚家村七組。三歲喪父,由母親趙氏撫養長 大。1946年畢業於富平師範。1949年5月參加革命,任譚家鄉文書、副鄉長等職,負責收繳武器、支前、建立新政權等工作。後任臨潼縣閻良區政府青年幹事、區人民合作社主任。1952年起先後在臨潼、渭南、白水等縣的供銷、財貿、糧食、稅務等部門任股長、副主任、書記、縣委常委、局長等職。
在三年困難時期,他堅持實事求是,積極保護人民民眾利益。1960年,他任蒲城縣白水大公社書記時,退回過頭糧一百多萬斤,保證了民眾的基本生活。1961年,針對馮雷大隊出現的浮腫病,他率先解散食堂,分糧到戶,同時成立營養灶,使該隊民眾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他積極支持發展蘋果產業,為後來白水縣成為全國的蘋果大縣打下了一定基礎。1961年,恢復縣制時,他力主保留老虎溝煤礦,增加了白水縣的財政收入。和蒲城分縣時,他向上級力陳白水的地理水利條件,將白水縣的公糧減少了七十多萬斤,減輕了農民負擔。1964年下半年,他受命清查白水縣一些幹部多領工資的問題,遭到了瘋狂的打擊報復,被定為混進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在全縣範圍內被批鬥,後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工資降二級,交民眾監督勞動改造。 “文革”期間,李遭到了毆打、掛牌遊街、關牛棚等人身-,後死裡逃生。1976年5月,他的冤案最終得以徹底平反,恢復了黨籍、職務、工資,出任白水縣涼水泉煤礦書記兼主任。1979年調任白水縣稅務局局長後,創新工作,培植稅源,年年超額完成任務,稅務局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縣財貿系統第一名。他一生愛黨愛國、堅持真理、勤政為民、廉潔奉公,深受人民民眾的愛戴,被譽為“有骨氣、有膽識、解民情”的好領導。1982年離休,2009年6月29日在閻良病逝,歸葬故里。
張繼修(1890~1945) 生於山東省高密縣張家村,1911年隨父母一家九口來陝,落居譚家村,現屬譚家六組。早年讀過一年私塾,聰慧善思而又敢於仗義執言。因其身高兩米有餘,人稱“張大個子”。1929年,關中大旱,來陝的山東移民紛紛拖兒帶女返回老家。行至河南開封,大批災民聚集在火車站,要求當局派火車拉運災民回家。連等八天沒有音信,車站路警與災民發生衝突,打傷了災民,釀成事端。張繼修挺身而出,組織災民臥軌抗議,頓時鐵路上臥滿了黑壓壓的災民。然後,他與鐵路官方談判,鐵路方面最終派車拉運災民回鄉,他負責組織有序上車,不漏掉一個災民。
1930年,有人討賬要回一套鐵織布機散件,因無法安裝使用送給了張繼修。張繼修刻苦鑽研,自製配件,經過多次試驗,終於把這台先進的織布機復原安裝,並成功使用,由此帶動了該村織布業的迅速發展。1945年因醫生誤診去世,終年56歲。
李維靈 原名仲平,生於1924年,民革黨員,譚家村四組人。1941年至1944年任亞偉速記專科學校函授部主任、中國兒童保健會秘書。1945年至1949年任-青年軍207師速記員、上海亞偉速記專科學校教務主任、中國速記學會常務理事。1949年至1961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幹部、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教務秘書。1961年回生產隊勞動。1979年恢復公職後在華清中學、雨金中學任教,後到縣地方志辦公室工作。1984年1月至1990年4月任臨潼縣政協第四、第五、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席。
李維三 1928年出生,譚家村十一組人,香港三育學院和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專業及人物畫研究進修班畢業,曾任西安冷凍機廠副總工程師及廠空調冰櫃公司總工程師。
退休後致力於以“丹青頌主愛”為主題的基督教繪畫工作,創作了逾千幅國畫及插圖畫,被國內外書、刊、掛曆、年曆單、聖誕卡等採用刊登。現為中國愛德基督教藝術中心顧問,亞洲基督教藝術協會會員。
高敏 1938年出生,女,原名高桂苓,譚家村十組人。1956年秋被保送至西北工學院紡織系讀書,為譚家村建國後第一名女大學生。1957年轉入西安交通大學,1960年畢業。1960年秋到陝西工業大學紡織系任教,1965年秋調入中央紡織工業部科技司任職。1979年後在紡織工業部教育司先後任高級工程師、副處長、處長、教育司副司長。1998年退休後任中國紡織教育學會副會長。高敏曾多次組織為家鄉國小捐款。
孫惠(1948~2008)譚家村二組人,西安話劇團編劇,筆名王真。主要作品有電視連續劇《大秦腔》、《午夜到黎明》、《呼嘯山鄉》、《號角》等。他創作的小品《張三其人》,由嚴順開主演,參加1993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話劇《郭雙印連他鄉黨》獲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獎”。2008年12月7日病逝。
焦瑞霞 女,0黨員,1943年出生於譚家村五組。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秦腔研究會副會長、省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1983年加入中國劇協。1957年進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學藝,主工旦角。錄製的光碟、磁帶、唱片有《杏花村》、《蝶戀花》、《張連賣布》、《花亭會》、《新十八扯》、《隔門賢》等。發表的論文有《用道具刻畫人物》、《掌握角色基調,準確表現人物》、《三個“恨”字三種唱法》等數篇,並且出版有《藝海五十春》論文集。
劉振國 譚家村九組人。曾任慶陽軍分區副司令員。
高瑩 1960年出生,女,譚家村十組人。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1977級編採系畢業,先留校任教,後任中國體育報記者。採訪過亞運會、奧運會、世界盃等,系中國採訪世界盃女記者第一人。先後任中國體育報星期刊部副主任、中國足球報副主任、東方時報副總編、千龍新聞網新聞中心副總編、FIFA國際足聯網站特約編輯。2001年移居加拿大。現任美國“我的地球村有限公司”總經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