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集村(江蘇省豐縣華山鎮謝集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謝集村位於豐縣城東南,約10里許,屬於華山鎮的西北邊沿,豐徐公路穿村而過,村前有豐徐運河橫臥。村內的謝氏家族幾乎占了總人口的95%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謝集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鳳城街道辦事處
  • 政府駐地:謝集村委會
  • 電話區號:0516
  • 郵政區碼:221700
  • 地理位置: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
  • 方言:徐州方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機場:觀音機場
  • 火車站:豐縣火車站
  • 車牌代碼:蘇C
地勢情況,氣候環境,主要產業,經濟發展,行政區劃,謝集來歷,

地勢情況

謝集村屬黃泛衝擊平原,地勢高亢、平221700坦。

氣候環境

謝集村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0.2℃,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7.3℃,年平均降水量約630.4毫米,無霜期達200天左右。

主要產業

謝集村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主要農作物有、蘋果、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梨、桃、大蒜、以及各類蔬菜等,主產為紅富士蘋果,採用套袋方式對每個蘋果都進行生態保護,可確保蘋果的健康,農藥幾乎不能滲入果袋內。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謝集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突出工業興村,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開放型經濟,著力抓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協調快速發展。
漢高故里——江蘇豐縣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正以嶄新的面貌煥發出勃勃生機。
徐州市豐縣謝集村地圖

行政區劃

謝集,陳莊,孫莊,劉老家,付莊,魏莊,何樓

謝集來歷

謝集村位於豐縣城東南,約10里許,屬於華山鎮的西北邊沿,豐徐公路穿村而過,村前有豐徐運河橫臥。村內的謝氏家族幾乎占了總人口的95%以上。
謝氏家族移居這裡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東山堂謝氏家譜》記述:“明洪武二年(1369年),從山西臨晉縣搬到豐縣來。”明之前這裡已是豐縣至華山郊遊的交通要道,是人們休息“打尖”地方,儼然一個熱鬧的小集市,這便是謝集村名的前因。
謝集村
謝集村,至今流傳著許多古老的傳說,最古老的是白玉山的傳說。在遠久的年代,這個地方曾蔭生出一座山,它慢慢地萌動、隆起,地面逐漸高阜。那時恰有一南方婦女從此路過,因她懂得看陰陽地理,看出這裡將是一個非凡之所在,遂妒火中燒,就蹲在山前撒了一泡尿,破了此地的風水。從此,白玉山就再也沒有升高,只留下高丈許的土丘。明版《豐縣誌》上卷《地理志》載:“白駒山,在縣治東南10里許,地形高阜,父老相傳,漢高祖與鄉人曾會於此”。至於野傳與史料上的出入、“玉”“駒”之別,蓋為傳說中語音謬誤而差。
謝集村
另外,謝集村的前身也有幾種說法。謝氏在此定居之前,據說是馬氏的村落,名為馬莊寺。當時,由於馬氏發跡,進京居住,便將村落全部賣給了謝氏。村名也改為謝集。現村內有一口土井,相傳是馬氏留下的唯一家產。明版《豐縣誌·寺觀》記載:“馬莊寺,縣治東九里。”即指此。
明版《豐縣誌·寺觀》有:“清涼寺,在縣治東南十里”之記載。
傳說清涼寺是馬莊寺的前身。漢高祖奪取天下回鄉省親之時,曾與鄉人相會於白駒山。漢高祖選中這個地方,看來是一塊寶地。後鄉人為了紀念漢高祖之會,便在白駒山上建了清涼寺廟。至此始,清涼寺內香客不斷,煙霧繚繞。每年正月初五為一年一度的廟會,更是熱鬧非凡。由於這個地方多次戰亂,加上洪水災害,白駒山逐漸被沖積淤沒,清涼寺也遭到破壞。後來經過多次的重修,才得以延傳。解放時,清涼寺只剩下一片斷瓦殘垣。現有《清涼寺記》殘碑,此碑是天福(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年號)十二年立的。顯然,後漢高祖劉知遠為光復劉氏天下也作了不少的努力。清涼寺唯一倖存的一口巨鐘,在五十年代被投入大煉鋼鐵的熔爐。
另外,謝集村還有名“杏花村”之說,村東史店即為杏花村之杏花店的流傳,因缺乏實物考證,尚待考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