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階樹

謝階樹(1778-1825)字欣植,又字子玉,號向亭(薌亭)。江西省宜黃縣城北門人。清代官吏、學者、思想家。宣南詩社最早成員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謝階樹
  • 別稱:子玉
  • 字號:欣植
    向亭(薌亭)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江西省宜黃縣城北門
  • 出生時間:1778年
  • 去世時間:1825年
科舉成名,官場經歷,宣南詩社,經濟學觀點,作品,史料記載,

科舉成名

乾隆戊戌年(1778)七月初十日丑時生,道光乙酉年(1825)九月十八日申時終。嘉慶三年(1798)鄉試中舉。他博學強識,為文快捷,意境深遠,其詩清妍,工各體書法,楷書尤為壯麗。中舉後,被在貴州黎平為官的同鄉程卓梁延聘為其子侄授課,黔南峭峻的山川,湍急的江河,磅礴崢嶸之氣,使得謝階樹的詩文益發增添不少靈氣,為人所重。
嘉慶十三年(1808),殿試取得一甲二名(榜眼)進士,被授為翰林院編修。

官場經歷

十五年,擔任順天鄉試;十九年,擔任會試同考官;二十一年(1816),被派往湖南督學。他整頓學風,嚴肅考紀,革除冒名頂替、重名應試等積弊。時湘潭人與江西估價客商發生爭鬥訴訟,並有朝廷顯宦左右袒護,湖南督撫裁決不下,皇上大怒。謝階樹監考完畢回京,皇帝向他詢問訟案原委,謝階樹奏明案情,並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深得嘉慶帝稱讚,被晉升為侍讀學士。後因上書萬餘言,陳述興利革弊之事,被降為侍講。
謝階樹為官清廉,秉性剛直,不畏權貴。嘉慶初期,和珅操縱朝中大權,植黨營私,賣官鬻爵,驕橫肆虐,其親屬與家奴,亦橫行霸道,有人劾其家奴,竟遭懲治。“時有御史謝階樹敢與之鬥爭”。一次,謝階樹巡視京城南門,遇到和珅妾兄,驅車橫衝直撞。謝階樹命隨身兵丁擒拿,將其重打數十棍,並焚毀其乘車,於是京城人心大快,爭相傳頌。附和權勢的王給事,提出奏議,罷謝階樹的官,而另一滿族大臣昭蓮卻以詩讚曰:“獬冠巡京兆,端嚴拒請託;何來馮於都,驅車曰輕薄。我公立捕治,雙輪付融燴,權門王給事,剡牘助威虐。”

宣南詩社

清嘉、道之際,一些有識之士“以風雅之才,求匡世之學”,相結為“宣南詩社”,謝階樹、昭蓮、鮑桂星、吳嵩粱等為其早期成員,龔自珍、林則徐黃爵滋等後起之秀亦相繼為其重要成員。他們切磋時弊,隨時向朝廷上疏,提出改革主張,對革除腐敗政治,防禦外來侵略,嚴禁鴉片,都有過許多建樹。

經濟學觀點

謝階樹還是一個經濟學家、理財專家,他主張“節財”,還認為“節財”不是一味地減少支出,而是要與發展生產結合起來。
他曾說:“省冗官則廩祿不靡於幸位,而財之節也十一十矣。汰冗兵則糧餉不耗於遊民,而財之節也十四五矣。興水利則秸,可納於畿甸,而財之節也十七八矣。居今日而論節財之大道,三者其大焉者也。今天下之所以耗財者三:兵餉、河防、漕運是也。辟邊繳之荒地以屯田,則兵費可節。開西北之水利以浚田川,募江南之客佃以種稻,則河患可息……府不充而常有餘財,民不惰而常有餘力,地不荒而常有餘利。”
清代的財政理念基本上集中在“反奢節用”方面,也反映在顧炎武“節減支出”主張上。謝階樹的“節財”主張,便更值得稱道。他說“府不充而常有餘財”,“不充”是指先要有一定的支出,“余財”是指節省下的大批財富。不充是手段,是暫時的,余財是目的,是長久的。
天下之患莫大於貧,貧的原因是國家費用過高,不重視財政支出的效率。政府辦事效率提高了,則財政支出就會減少,通過提高效率可達到減少支出的目的。謝階樹還說:“世有十世之農,而無三世之賈(見《約書》·《保富》卷八),又說農家地產“能傳十數代,不使子孫有饑寒”,而“商賈之家百年間無不破產者”(見《夢園叢說》·《內篇》卷八)。謝階樹為真才實學之人,其“節財”的財政思想涵含著辨證法。

作品

謝階樹學識淵博,沈酣載籍,工古文辭,詩亦清妍。嘗擬《文賦》一篇,論者謂出陸機之上。有《大臣論》、《縣令論》和哲學著作《約書》12卷。另有《守約堂詩文集》、《合璧聯珠》、《記事珠》等數十卷,均未刻;已刻者為《沅槎唱和集》和《澧州唱和集》。工書法,楷法尤為壯麗,他曾為連城《東山草堂》撰寫楹聯:仰見天心一線,旁通帝座三元。
謝階樹為著名詩人,詩作甚豐,是北京詩人組織《南宣詩社》“九老會”成員之一。

史料記載

《珍溪東山謝氏族譜》載:“謝階樹,嘉慶戊午舉人,戊辰科進士,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歷任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讀學士、文淵閣校理、教習庶吉士、翰林院侍讀侍講、左右春坊庶子、司經局洗馬、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編修、庚午順天鄉試同考官、甲戍會試同考官、提督湖南學政。誥授朝議大夫加二級記錄十二次,著有《京約堂制藝》傳世,尚有約書、古文、古今體詩賦數種待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