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閣蘭與中國百年:從中華帝國到自我帝國

謝閣蘭與中國百年:從中華帝國到自我帝國

基本介紹

  • 書名:謝閣蘭與中國百年:從中華帝國到自我帝國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81頁
  • 開本:32
  •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黃蓓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751714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謝閣蘭,法國著名詩人、作家、漢學家和考古學家,其一生與中國密不可分。作為一名法國海軍軍醫,他曾長期旅居和多次遊歷中國,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入的體察和豐富的感知,並以此為靈感創作出大量的詩歌、散文、小說。他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國醞釀或完成的,被稱為“法國的中國詩人” 。
《謝閣蘭與中國百年》收錄了中法多位學者和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從歷史、文學、藝術等多個角度展現和詮釋了謝閣蘭的生命旅程與文學創作,對於我們深入了解這位百年前來到中國的法國詩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黃蓓,執教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專業,主要從事法國文學、中法文學關係、文學與繪畫關係等領域的研究。2005年獲法國巴黎第四大學法國文學博士學位。2012年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文學系完成博士後研究。著有Segalen et Claudel. Un Dialogue à travers la peinture extrême-orientale(《謝閣蘭與克洛岱爾:經由東方繪畫的對話》,法國雷恩大學出版社,2007)。譯有法國作家謝閣蘭著《畫&異域情調論》(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熱拉爾·馬瑟著《簡單的思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等作品。

圖書目錄

前言
帝國之旅
謝閣蘭——中國印跡 馮 達
謝閣蘭:一位考古詩人在中國 包世潭
謝閣蘭:永遠的異鄉人 黃 蓓
景與井:從謝閣蘭的中國攝影談起 西 黃
為了帝國的完成 芬 雷
異域之詩
《碑》, 向書致敬 秦海鷹
謝閣蘭的《碑》漢語證源 車槿山
略論謝閣蘭筆下友人與愛人的象徵意義 邵 南
謝閣蘭的“中國的幻象”的中國式解讀 邵毅平
出征與回歸——謝閣蘭異域寫作中的“真實”與“想像” 孫 敏
《碑》詩品析
《碑》序 謝閣蘭
一萬年 邵毅平
出發 馬諸又
喪葬詔書 邵 南
五種關係 田嘉偉
給旅人的忠告 杜麗逸
庸匠 車槿山
迷失日常的方向 張寅德
隱藏的名稱 柯慕蘭
他我之思
謝閣蘭與異域性 路 東
謝閣蘭與異域感知 馮 冬
“多異”與“僑易”——謝閣蘭“異域學”建構的僑易學視域 葉 雋
我們,都是謝閣蘭 芬 雷
謝閣蘭與自我追尋 沈秀臻
藝術回聲
程抱一詩作
終極之旅 程抱一
謝閣蘭最後的布景 吉爾·蒙松
在詩的國度中旅行 胥 弋
龐培詩作
謝閣蘭中國書簡 龐 培
後記 龐 培
樹才詩作
無字之碑—— 致謝閣蘭 樹 才
為什麼“無字之碑” 樹 才
楊小健書作
四幅作品 楊小健
謝閣蘭家鄉之旅 楊小健
林琴心書作
四幅作品 林琴心
一個西方人與中國書法的不解之緣 林琴心
葉欣畫作
四幅作品 葉 欣
畫謝閣蘭的《紫禁城》 葉 欣
笨篤畫作
四幅作品 笨 篤
追隨自由的風 笨 篤

文摘

謝閣蘭:一位考古詩人在中國
包世潭(Philippe Posted
維克多·謝閣蘭(victor segalen)在中國進行過三次考古探險。1909年,他以駐華見習譯員的身份與友人奧古斯都·吉爾貝·德·瓦贊(Augusto Gilbert de Voisins)一同出行:那是一次由北京至四川的私人旅行,沿長江返程。1914年,仍然是和瓦贊一起,謝閣蘭攜同伴讓·拉蒂格(Jean Lartigue)完成了一次官派的考古任務,成果豐厚。由於法國一戰期間在華征工,1917年,他得以旅居南京附近地區,完成了最後一次考察。新近再版的《中國——偉大的雕塑藝術》一書①便是這一考古閱歷的文學成果。但我們會看到,中國的雕塑藝術實際貫穿了謝閣蘭的全部作品,尤其是《碑》。
為了呈現其對偉大雕塑藝術的探險,我向諸位提議一場漫步,其間的七次駐足對應著謝閣蘭與中國傳統雕塑相遇的七個關鍵日期。
1909年5月28日:徐家匯
第一個日期是他踏上中國大陸的日子。1909年5月28日,謝閣蘭抵達上海。他並沒有參觀考古遺址,而是去了耶穌會建立的教會區;距市區不遠,位於徐家匯集鎮(當時據上海方言拼寫為Zi-ka-wei)。自19世紀中葉起,耶穌會在此地營造了一處建築群,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徐家匯觀象台,亦有藏書樓一座。1909年,謝閣蘭多半並未在藏書樓中進行過工作。但1917年4月他曾重來此地,據他所寫,是為了“探尋《漢學雜編》(Varietes sinologiques)”①,他所參閱的乃是徐家匯耶穌會的傳教士自19世紀末以來完成的一系列科學出版物。
謝閣蘭與中國的首次接觸,具有雙重象徵意義。這是他準備旅行的時刻,即《出征》(Equipee)中所說的那間“瓷室”(chambre aux porcelaines);他藉此表明這是一種在開始“踏足旅途”之前的想像域內的研究。或許可以說,在考古旅行之前的這段時光更為勤勉,作家強制自己對書面資料進行研究,以備下一步的“查勘”(expertise)。
這個日子的第二重含義,謝閣蘭未曾明言,即他受惠於耶穌會士完成的科學文獻,尤其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部分;儘管自旅居塔希提島之後,他已疏離了童年時期的天主教。不過,謝閣蘭開始旅行之前,不僅僅研習了耶穌會的文獻。給他以指引的,除了耶穌會士之外,另有兩個傑出的人物需要提及:他的恩師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以及高延(Johann Jacob Maria de Groot,1854—1921)。後者所著的題為《中國宗教制度》(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1892—1910)的概論,亦啟發了謝閣蘭對於中國雕塑的“觀看”。
1909年6月3日:洪武帝之明孝陵
第二個被記住的日期,1909年6月3日,標誌著謝閣蘭首次踏訪中國古蹟。所去處為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洪武帝(薨於1399年)之陵墓,位於南京附近。之後,謝閣蘭曾兩次重訪明孝陵,先是於1910年1月25日,第一次考察之旅期間,他發覺“優美的動物雕像”已被“關進籠子”①:其時為保護石像,確曾圍起高高的護欄,妨礙了人們的視線;再次來訪則是1917年3月16日,距他最終離開中國僅有幾月。這幾次尋訪形成了一本從未出版的作品《洪武陵》(Monument de Hong Wou)。如他為明孝陵繪製的鳥瞰圖中所呈現的一般,謝閣蘭那時已掌握了中國陵墓的結構性排布。這種被他命名為“宏偉性”(monumentalite)的結構排布保證了陵墓的“功能性”特徵。
漫步於明孝陵,謝閣蘭領會到又一種核心美學特徵,在他看來,正是這一美學統轄著守墓的石像:他發覺,過於靠近石像時,其力量竟會減弱,於是自問:“豈不是應該始終正視前方么?”①從而領悟到,訪客只有沿神道步行前進,才能賦予石像動態,令它們臻於美學的完滿。由是,他發展出“合奏性”(or-chestique)的概念,藉此定義一種動態的藝術,一種石像所投身的舞蹈,以訪客與其相遇時前進的步履為節奏,而訪客才是真正的領隊。碑體詩《行進的命令》(Ordre de Marche)讚頌了這一合奏性。
在他看來,這動態的藝術中,唯有一個元素代表著穩態:這便是碑。
1909年9月12日:華陰廟碑林
1909年9月12日,謝閣蘭初次尋訪了一處碑林,在華陰市附近的寺廟內。1914年,他重訪此廟。
P24-27

序言

他來自於遙遠的歐洲大陸,前來探索紫禁城的秘密。
他跋涉於廣袤的中國腹地,用腳步觸摸它的膚肌。
他目睹了一個帝國的消亡,而讓另一個帝國在作品中崛起。
他的中文名字是謝閣蘭(Victor Segalen, 1878—1919),出生於法國西北部大西洋海岸的布列塔尼半島。他初到中國的那一年是1909年。一年之前,慈禧與光緒相繼離世;兩年之後,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年帝制。在殘陽夕照的華夏,他行經西部,走險蜀道,漂流長江。在風雲多變的亂世,他尋找永恆的中國之魂。走,看,寫,構成他異域生活的全部。1912年,他以《碑》為名,於北平出版了一部以中國碑文化為靈感的詩集。1913年,以“紫禁城”為象徵的小說《勒內·萊斯》初稿形成。1914年,第二次歷時數月的南北大穿越使之得以完成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考察。1916年,回到法國,以中國古畫為題材的散文詩集《畫》問世。1917年,他重返中國,在南京附近進行南朝古墓考察。1919年,一戰結束前夜,在家鄉的密林烏埃爾瓜特,孤寂的生命隨著整整一個時代悄然而逝。
有人因其在中國的考古活動而視之為漢學家。有人因其在黃土地上的跋涉而稱之為探險者。有人將其中國寫作奉為一個西方人在古老東方進行的精神源頭之追尋。有人語焉不詳地冠之以中法文化交流使者之名。他自己則宣稱: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詩,自始至終,是“中華帝國到自我帝國的轉移”。
從中華帝國到自我帝國,這是一場文字的行旅。歷史結束了千年帝國,亦粉碎了東方神話。從此,需要一種新的異域書寫。不再是觀光筆記。不再是殖民獵奇。是隱喻,是詩。華夏時空化為文字中的自我時空;取道現實,想像變得何其豐沛有力。
從中華帝國到自我帝國,亦是一場精神的行旅。“異域情調不是平庸的遊客或觀光者的萬花筒,而是個性鮮明的個體遭遇到某客體時,感受到彼此距離並為之陶然,從而內心被激起的一種強烈的異樣的反應。”謝閣蘭為“異域情調”重新定義,去其俗媚,還其鮮活,追求陌異中的世界感知與美的感知,更在他我往返之間發現自我、更新自我、創造自我。他說:“一如既往,我們走向遠方,其實只是走向內心深處。”
1913年,謝閣蘭三十五歲。羈旅中國的他在《異域情調論——一種多異美學》中寫下了對世界的憂慮:“我三十五歲了,生命只走了一半,卻已看到與世隔絕的極地有了人的足跡;還將看到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塔希提島靠向世界的中心……”世界縮小,異域趨近,隨之而來的,是“異”的淡化。而“異”之感知,在謝氏眼中,恰是生命活力的重要源頭。來中國,謝閣蘭尋找的不是獵奇,而是一種新的觀看:面對世界的“多異”觀看。他以尼采激情閱讀道家智慧,在 “上帝死了”的時代,在東方,尋找生命潛能。他本願以漫長人生追尋這生命之強力,卻過早地,在一戰的硝煙中,在布列塔尼的家鄉,與古老的東方帝國與古老的歐洲大陸共同消隕。
他沒有看到歷史新的出發。但歷史記住了他。百年前時代嬗變之痛,百年後餘波尤存。百年前,謝閣蘭從中國文明與大地中獲得異域的精神養分與創作靈感,百年後,在21世紀的中國,如何面對謝閣蘭,如何在其思想與創作中——我們的“異域”——獲得屬於我們時代的啟示,是此部文集的緣起。
本文集分為四部分:帝國之旅、異域之詩、他我之思、藝術回聲。“帝國之旅”從不同角度,勾勒了謝閣蘭於特殊年代在中國的行走與筆耕。“異域之詩”聚焦於謝閣蘭的若干文本,揭示其深入中國文化靈魂而返歸自我的創造性書寫方式。“他我之思”薈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作者對謝氏的異域思想與自我追尋的思考與回應。 “藝術回聲”屬於創作部分:來自詩、書、畫王國的藝術家,一如當年的謝閣蘭,長期遊走於中法之間,浸淫於東西文化;他們詮釋或應和謝氏的創作,向謝氏致敬的同時,亦展示出自我的藝術個性。
法國駐華大使館與中國國家圖書館於2012年攜手舉辦的《謝閣蘭〈碑〉1912-2012》展覽是本書構想的起點。展覽圖冊主編、原北京法國文化中心圖書館館長馮達(Marc Fantana)先生為本文集提供了不遺餘力的資料幫助,在此致以由衷的謝意。特别致謝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先生,同意將其多年前吟詠的一首獻給謝閣蘭的長詩錄入此書,為文集殊添異彩。感謝多米尼克·勒隆(Dominique Lelong)女士、法國吉美博物館和東方IC圖片公司提供相關圖片資料。我們的深深謝意也朝向參與本文集形成的每一位作者與藝術家:他們無不以極大的熱忱投入其中;他們與謝閣蘭的相遇、他們對謝閣蘭的詮釋,代表了這個時代的中國與百年前的謝閣蘭之間種種可能的碰撞。來自法國的幾位作者與藝術家亦以其參與傳遞了來自法蘭西的友情。
我們力求在此書中以多元視角展現謝閣蘭的世界,以時代敏感閱讀之,挖掘之,與之對話,與之同行。最終,從謝閣蘭出發而回歸自我,豐富與創造屬於每一獨特個體的開放式的“自我帝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