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樹成

謝樹成

謝樹成,男,出生於1967年10月,教授。現工作單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等,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發表論文1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樹成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7年10月
  • 職業:教授
  • 主要成就: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發表論文1篇
獲獎,學術成就,傳奇經歷,研究進展,代表性論文,

獲獎

歷獲侯德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湖北省優秀博士後稱號、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湖北省第四屆青年地質科技一等獎。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等,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發表論文1篇。
2017年0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學術成就

謝樹成教授思維活躍,勇於開拓新領域,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各項基本技能,是一位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傑出青年地質學者。幾年來,共發表了21篇被SCI收錄的論文(第一作者占14篇),EI收錄的論文9篇,出版專著4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發表論文1篇。以第一負責人身份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9項。榮獲侯德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湖北省優秀博士後、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湖北省青年地質科技一等獎。獲得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中國地質大學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基金等人才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首席科學家。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和湖北省高層次人才工程計畫。2005年申請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已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的初評和公示。
2005年3月24日,謝樹成教授在國際權威的《自然》雜誌2005年434卷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在距今2.5億年左右,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至少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的。外星體撞擊說的可能性很小,更有可能的是火山爆發等來自地球內部的原因。
2010年,謝樹成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若干重大地質環境突變的地球生物學過程”項目。
NATURENATURE

傳奇經歷

1997年7月至9月,中國、美國、俄羅斯等五國聯手,上了青藏高原,到海拔7000米的希夏邦馬峰考察。謝樹成當時30歲,有一天,他早早一個人從5800米的考察隊營地向7000米高處進發,路上他突然一腳踏空,人往一個冰裂隙中掉了下去。所幸的是,當時他背著個裝雪的桶,卡在冰裂隙中,否則後果不堪構想。  到達海拔7000米的雪山後,他一開始不適應,還有些頭痛。當時在山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取冰芯,一共取了100多米長的冰芯。由於工作環境惡劣,與他們在一起考察的一位美國隊員,高原反應太嚴重,在送往美國搶救的途中不幸死亡。在他們離開希夏邦馬峰不久,幾名北京大學登山隊員也在那裡不幸遇險。

研究進展

該同志表現出很強的業務能力和較高的科研水平,工作一絲不苟,有很好的學術作風。在類脂物分子領域取得了一些創新性研究進展:
(1)在浙江長興煤山二疊紀-三疊紀界線附近,利用高解析度類脂物分子化石揭示了海洋食物鏈底層藍細菌的多次劇烈變化,它與無脊椎動物的集群滅絕存在耦合關係,這一發表在國際權威刊物《NATURE》上的成果,直接從不同生態功能的生物之間的耦合效應上確認了顯生宙全球最大生物滅絕期存在多次生物危機,為探討該時期生物危機的形式提供了新的約束資料,這一工作將直接影響人們對造成生物危機具體機制的理解。
(2)通過對第四紀全球變化重要載體的研究,在國際上較早地提出了類脂物分子單體氫同位素可以成為一種重要的具有潛力的古溫度指標。
(3)將分子有機地球化學技術引入當前高解析度的石筍研究中,率先在國際上從洞穴石筍中檢測出一系列具有氣候意義的類脂物分子,為當前石筍中有關生物對氣候變化的生態回響這一難點問題研究提供了切入點。
(4)從青藏高原海拔7000米的雪冰中檢測出系列痕量類脂物分子,這些分子不僅靈敏地記錄了人類活動污染物,而且還詳細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季風活動,這是一項國際上開創性的工作。
(5)從南方紅土地層檢測出種類眾多的分子化石,某些分子化石的變化規律與深海氧同位素氣候曲線吻合,這一工作為南方紅土地層的古氣候意義這一關鍵難點問題的深入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手段。
(6)先後開展了川西北三疊系金礦床和長江中下游多金屬成礦帶的生物成礦作用,合作提出了研究生物成礦作用的生物成礦系統論,並由此進一步形成了區域生物成礦系統的思想。

代表性論文

Xie S. , Pancost R. D., Yin H., Wang H., Evershed R. P. Two episodes of microbial change coupled with Permo/Triassic faunal mass extinction. Nature , 2005, 434, 494-497.
Xie S. , Nott C.J., Avsejs L.A., Maddy D., Chambers F.M., Evershed R.P. Molecular and isotopic stratigraphy in an ombrotrophic mire for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2004, 68(13): 2849-2862.
Xie S. , Guo J., Huang J., Chen F., Wang H., Farrimond P. Restricted utility of d 13 C of bulk organic matter as a record of paleovegetation in some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Quaternary Research , 2004, 62(1): 86-93.
Xie S. , Chen F., Wang Z., Wang H., Gu Y., Huang Y., 2003. Lipid distributions in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northwest China. Organic Geochmistry 34, 1071-1079.
Xie S. , Lai X., Yi Y., Gu Y., Liu Y., Wang X., Liu G., Liang B., 2003. Molecular fossils in a Pleistocene river terrace in southern China related to paleoclimate variation. Organic Geochemistry 34, 789-797.
Xie S. , Yi Y., Huang J., Hu C., Cai Y., Collins M., Baker A., 2003. Lipid distribution in a subtropical southern China stalagmite as a record of soil ecosystem response to paleoclimate change. Quaternary Research 60, 340-347.
Xie S. , Wang Z., Wang H., Chen F., An C., 2002. The occurrence of grassy vegetation over the loess plateau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er: the molecular fossil record. Science in China (D) 45 , 53-62
Xie S. , Yao T., Kang S., Xu B., Duan K., Thompson L. G., 2000.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a Himalayan snowpit profile: implication f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climate. Organic Geochemistry 31, 15-23.
Xie S. , Nott C. J. , Avsejs L. A. , Volders F., Maddy D., Chambers F. M., Gledhill A., Carter J. F., Evershed R. P. , 2000. Palaeoclimate records in compound-specific δD values of a lipid biomarker in ombrotrophic peat. Organic Geochemistry 31, 1503-1507.
Xie S. , Yao T., Kang S., Xu B., Duan K., Thompson L. G., 1999.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from organic matter in Dasuopu glacier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2, 383-391.
Xie S. , Yin H., Wang H., Zhou X., Fu J., Sheng G., Zhang H., 1997. Biomarkers in fluid inclusions of polymetallic deposit of Qixiashan, Nanj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 1206-1208.
Xie S. , Yin H., Wang H., Zhou X., Fu J., Sheng G., Zhang H., Lu J., 1997. Experimental study of gold distribution in the algae-organic matter-fluid syste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 1640-1642.
Xie S. , Yi Y., Liu Y., Gu Y., Ma Z., Lin W., Wang X., Liu G., Liang B., Zhu Z. 2003. The Pleistocene vermicular red earth in South China signalling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 The molecular fossil record.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6 ( 11 ) : 1113-1120.
Xie S. , Evershed R P. 2001. Peat molecular fossils recording the climatic change and vegetation varia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46 ( 20 ): 1749-1752.
謝樹成 ,殷鴻福等 . 金在藻類 - 有機質 - 流體系統中分布的實驗研究 . 科學通報 , 1997, 42: 1762-1764.
謝樹成 ,殷鴻福等 . 南京棲霞山多金屬礦床流體包裹體中的生物標誌化合物 . 科學通報 , 1997, 42: 1312-1314.
謝樹成 ,姚檀棟等 . 青藏高原希夏邦馬峰地區雪冰有機質的氣候與環境意義 . 中國科學 (D), 1999,29: 457-465.
謝樹成 , Evershed R P. 泥炭分子化石記錄氣候變遷和生物演替的信息。科學通報, 2001 , 46 ( 10 ): 863-866 。
謝樹成 ,王志遠,王紅梅,陳發虎,安成邦,末次間冰期以來黃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觀:來自分子化石的證據。中國科學( D ), 2002 , 32 ( 1 ): 28-35
謝樹成 ,易軼,劉育燕,顧延生,馬振興,林文姣,王先彥,劉剛,梁斌,朱宗敏 . 中國南方更新世網紋紅土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回響:分子化石記錄。中國科學( D ), 2003 , 33 ( 5 ): 411-417 。
謝樹成 ,黃俊華,王紅梅,易 軼,胡超涌,蔡延軍, Cheng Hai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筍脂肪酸的古氣候意義。中國科學( D ), 2005 , 35 ( 3 ), 246-251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