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生

謝晉生

謝晉生,曾用名謝乃常,1903年8月出生,湖南省郴縣(今郴州市)北正街人。早年在本縣讀私塾、國小、中學。1926年2月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同年11月畢業並加入國民黨。

1944年春,謝晉生率部收復被日軍強占的雲南片馬地區。1949年11月,謝晉生謝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高級參謀,不久進入中南軍政大學學習。1952年8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85年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晉生
  • 別名:謝乃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郴縣
  • 出生日期:1903年8月
  • 逝世日期:1985年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 主要成就:收復片馬
人物簡介,主要功績,收復片馬,治軍嚴格,

人物簡介

謝晉生
1926年冬,謝晉生隨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進至南京。
1928年,任國民黨第三師黃埔同學會特派員,因請假赴漢口逾期未歸而被撤職。
1930年,謝晉生由友人李奇中等人介紹在南京加入國民黨革命同志會(改組派)及黃埔同學會,從事反對蔣介石的活動。同年在汪精衛主持的行政院任鐵道部路警管理局科長,後調任北平平綏鐵路警務處副處長。
1933年,到福建,經宋希濂介紹在福建省保全處十三團任指導員。到任不久即與親戚李木庵(中共黨員)等聯繫,策動該團兩個營的兵力準備將其從福建莆田帶到中央蘇區去,出發前遭到國民黨第八十七師包圍繳械。謝隻身逃往南京,旋被國民黨明令通緝。
1934年,在江蘇沛縣任縣保全隊中隊長。
1935年,由中共黨員徐彬如介紹與李木庵等一同到陝西,在楊虎城的西安綏靖公署憲兵營任副營長。
1936年,秋任代理憲兵營營長。西安事變前夕,謝晉生曾負責保衛中共派往西安談判代表張文斌的安全。後張學良派往陝北的宋黎等三名代表返回西安時遭到國民黨陝西省黨部特務逮捕,謝晉生的憲兵營得悉後將其中兩人從特務手中奪回送交張部。同年冬調任綏靖公署特務團副團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謝任改編後的一七七師五二九旅一〇五七團副團長,奉命率部開往山西參加對日作戰。
1938年,任第五二九旅參謀長。
1939年,旅部撤銷後謝回到西安,旋應友人李奇中之邀同赴四川雲陽任第三十五補充兵訓練處第三團團長,率部由四川移駐貴州安順。
1942年3月,任遠征軍第五軍杜聿明部下的運輸十三團上校團長,因入緬作戰失利,車隊被衝散,5月回到保山。沿途收容了散兵300餘名,編為一個營,帶到大理,要求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分派任務。宋希濂委派謝晉生為司令部直轄補充兵團團長。適值怒江成立福碧瀘練民眾自衛支隊,被任命為支隊上校副司令,重返怒江前線抗日,謝任滇康緬邊境特別游擊區第一縱隊司令員,下轄三個支隊在怒江西岸、片馬、拖角一帶抗擊日軍。
1944年,任遠征軍步兵第一團團長。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謝調任第十六軍官總隊第一大隊大隊長,1947年調國防部少將部員,派往湖南軍管區司令部服務。
1948年,謝晉生經方鼎英介紹謝在長沙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1949年3月,謝與宋仁楚同去湖北宜昌策動宋希濂起義時,被宋任命為國民黨第十四兵團司令部高參,兼任“鄂西兵要地理視察組長”。謝趁赴鄂西視察時,在松滋、五峰組織了一支約六七百人槍的“志願兵團”。同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後謝毅然率部向解放軍投誠,將所帶的人槍全部交給解放軍第三十八軍。謝回到長沙後,由省軍區聯絡部長樊中黎與陳明仁商議,偕同宋仁楚、劉公武、段夢暉等被派往鄂西勸告宋希濂起義,行至永順、保靖後,得知宋希濂已逃至四川,即返回長沙。
1949年11月,謝晉生謝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高級參謀,不久進入中南軍政大學學習。
1952年8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主要功績

收復片馬

1942年3月,謝晉生任遠征軍第五軍杜聿明部下的運輸十三團上校團長,因入緬作戰失利,車隊被衝散,5月回到保山。沿途收容了散兵300餘名,編為一個營,帶到大理,要求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分派任務。宋希濂委派謝晉生為司令部直轄補充兵團團長。適值怒江成立福碧瀘練民眾自衛支隊,被任命為支隊上校副司令,重返怒江前線抗日謝晉生,謝任滇康緬邊境特別游擊區第一縱隊司令員,下轄三個支隊在怒江西岸、片馬、拖角一帶抗擊日軍。
8月到達六庫,當時英軍已經撤離片馬、江心坡、拖角一帶(原稱茶里地區),日軍正向這一地帶進犯,謝晉生帶領二十名當地民眾支隊人員,深入片馬、江心坡地區,作了一個月的調查,然後請纓防守茶里地區。在得到十一集團軍批准後,於秋後組成挺進支隊和獨立營從片馬北面的吹風丫口攻入茶里地區,在巴吳庫設立指揮部,然後率獨立營向片馬日本侵略軍發動進攻。謝部雖然損失慘重,但仍堅守陣地,在片馬堅持抗戰達半年之久。英國怕我國收回片馬,照會中國政府:片馬、江心坡、茶里地區,系屬中緬未定界,中國軍隊不宜駐防。國民黨政府嚴令謝部從片馬撤回怒江。部隊被迫從片馬撤回怒江防守後,謝晉生以怒江西岸的稱戛村為基地,加緊徵募兵源,擴軍備戰,加強軍訓,積極準備反攻,收復片馬失地。在前往大興地軍營途中,不幸掉下箐溝,跌斷大腿骨。時大興地有美軍顧問組的戰地醫務室,謝晉生被送進美軍醫務室治療。
1944年春,怒江抗日部隊奉命反攻片馬。反攻部隊分為南北兩路,南路由上校團長餘子述率第一步兵團直接向片馬丫口反攻,北路由十一集團軍滇康緬邊境特別游擊區第一縱隊少將司令謝晉生率獨立營兩個營從尺別哥丫口反攻。這時北路方面,稱戛一帶民眾出動五百多民工,用三個月時間,日夜奮戰在高山雪原,已修通了稱戛江邊到尺別哥山頂丫口的進軍驛道,謝晉生部在民眾的支援下,首先突破尺別哥丫口天險,攻入片馬,並從北面向南包抄敵人,切斷片馬日軍對丫口據點的後援。但南路反攻的餘子述部受阻。片馬丫口日軍憑藉天險,建築了堅固的工事,以重兵防守,使餘部反覆進攻都不能取勝,並造成了重大傷亡。後來由於謝部首先攻入片馬,從後面切斷了片馬丫口據點日軍的後援,在餘部不惜一切代價的英勇反攻下,終於攻克了片馬丫口,於是謝余兩部合力夾擊,徹底殲滅了片馬侵略軍,收復了失地,取得了怒江抗日大反攻的第一個勝利。
片馬收復後,謝晉生立即著手進行恢復片馬主權的治理活動,他奉命以“茶裡邊區軍政特派員”的身份,在片馬設立“茶裡邊區軍政公署”,將片馬、拖角、羅孔劃為三個區,委派手下的營級幹部為谷區區長,委任當地山官頭人為副區長,每區劃分若干鄉保,任命鄉保長,推行我國戰時的區、鄉、保甲制度;在片馬、羅孔舉辦了兩所漢文學校,推行國民教育;在片馬開闢初級市場,在大壩地河開設造紙廠,恢復邊境工商業,組織民眾發展生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我駐守滇西的國軍全部奉命整編,謝部被改編為“機場守備第三團”,謝仍任團長。
1946年,英軍乘片馬守軍立足不穩,武裝襲擊了謝晉生的“軍政特派員公署”及“片馬區公所”。第一營營長兼片馬區長吳若龍等軍政官員被殺害,謝部被迫撤出片馬,英軍重新強占片馬。

治軍嚴格

謝晉生是個身經百戰的軍官,自1943年3月從片馬撤退後,知道抗戰不會很快取勝,部隊要在稱戛長期駐防,部隊在一處長期駐防,他治軍很嚴,不準部隊騷擾老百姓,不準估買估賣,部隊的給養都向軍民合作站領取,不準直接到農村採購,對自己的隨軍家屬子女也嚴加管教。
為搞好軍民關係,謝晉生在稱戛辦了一所戰地漢文學校,動員當地傈僳族農民送子女上學,學生筆墨紙張由部隊供給,教師由部隊文書人員擔任,課文由部隊編印,內容貫穿了抗日救亡,保國保鄉,驅逐日寇的思想,這所學校辦了一年多時間,直到部隊反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