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企華

謝企華

謝企華,女,浙江寧波鄞縣人,1943年6月生於上海。她清華大學剛上三年,遇文化大革命。1968年支援三線建設被分配到陝西鋼廠基建科當技術員,一乾就是10年。1978年進入寶鋼,2007年1月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上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企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43年6月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人物經歷,人物生活,人物成就,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66年9月,畢業於清華大學工民建築系
謝企華
1968年7月~1978年10月 陝西鋼廠工程設計組 副組長
1978年10月~1984年10月 寶鋼工程指揮部 副處長、處長
1984年10月~1990年7月 寶鋼工程指揮部 指揮助理
1990年7月~1994年7月 寶鋼工程指揮部 副指揮
1994年7月~1998年11月 寶鋼集團 副董事長
1994年7月~1998年11月 寶山鋼鐵(集團)公司 總經理
1998年11月~2003年2月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2003年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
2006年 辭去寶鋼股份董事長職務,繼續擔任集團董事長
2007年1月 因年齡的原因,謝企華被免去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卸任寶鋼的所有職務後,謝企華還有另一個重要角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
2010年12月22日擔任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外部董事、董事長,聘期一年(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
2002年7月,美國國際鋼鐵動態對全球鋼鐵企業綜合能力進行了評比。寶鋼股份超過了日本新日鐵、美國鋼鐵公司和世界粗鋼產量最大的阿塞羅等國際老牌鋼鐵企業位居第四,這是50年來中國鋼鐵企業首次獲此殊榮。
謝企華謝企華
2002年10月,美國《財富》雜誌新年度的"全球50商界女強人"榜中出現了一個來自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的傑出女性:謝企華。她是中國特大型鋼鐵企業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經理。國內媒體對她的評價是,憑藉"以柔克剛"的經營管理風格和獨到的"眼光、領導能力及豐富的經驗"駕馭了當量千億級的"中國鋼鐵巨艦"。《財富》雜誌的評價是,以柔克剛的經營風格,讓寶鋼這樣"硬邦邦"的企業,常有以柔克剛的驚人之舉。

人物生活

有關她鋼鐵事業的具體操作中所需要的幹練與簡潔,則更進一步錘鍊了她的思維和處事方式。一個思維敏捷、善於解決攻堅難題的女技術員,注定要在萬物復甦而又人才匱乏的1978年派上用場。謝企華被選進了寶鋼籌建班子,任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新日鐵一些鮮活的商業基因和技術流程管理,讓謝企華興奮不已。她就像一個山裡的孩子來到大海旁邊,那種浩瀚與壯闊一下子征服了她。她懷著根深蒂固的謙卑,對所有新事物都張開臂膀,攔在懷中。漸漸的,她成了行家裡手,日本經理人感覺她是最好的對話者,中國經理們感到,她是個離不開的助手。於是,她很快就脫穎而出獲得寶鋼工程指揮部基建處技術組組長、副科長、副處長、計畫處處長,指揮部指揮助理、副指揮,1993年1月兼任寶鋼集團計畫發展部部長。1994年更獲得寶鋼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任命。
謝企華謝企華

人物成就

謝企華,中共15、16屆中央候補委員
這位引起世界矚目的中國女企業家,她引領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一一寶鋼集團成功地走過了一段創業路程。自1994年擔任總經理以來,面對國內外鋼鐵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各種不利因素綜合疊加的困難環境,她始終把壓力變動力,並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和"集中一貫管理"的經營謀略和獨具寶鋼特色的管理模式,不斷追求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她使寶鋼沿著"引進、消化、開發、創新"之路,不斷成長壯大,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790.82億元、利潤總額232.63億元,上交財政的利稅累計達395.54億元,創匯35.25億美元。
謝企華謝企華

人物評價

謝企華出生於1943年,196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大學一畢業,她就投身到了鋼鐵行業,1978年加入寶鋼,1994年擔任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一乾就是30多年。她對鋼鐵行業有著很深的感情,談起鋼鐵她有說不完的話:"我國已經連續六年鋼產量世界第一。我記得當時我們鋼鐵從535萬噸到1070萬噸,等於是動員了全國大煉鋼鐵;我們從3000萬噸到9000萬噸這樣的發展,也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所以我們超過1億噸的時候,全國的鋼鐵業都是歡欣鼓舞的。"對於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謝企華仍然感到任重道遠,她說,"我們既是生產量最大的國家,又是進口量最大的國家,問題的關鍵,一個就是我們在技術裝備上還沒能達到世界上先進裝備的程度;另外我們在技術方面也還沒有能夠完全掌握。從全球來講整個鋼鐵的產能應該說是遠遠供大於求的,這樣對我們來講壓力就是進一步提高我們的鋼鐵技術含量,增加我們的產品品種。" "現在我們寶鋼跟世界的鋼鐵頂尖企業還有差距,這個差距就要靠我們比它們發展更快的速度才能趕上。本來已經有差距,如果我們的速度跟它一樣,那這個差距會繼續保持。那么這個高的速度來自哪兒呢?就是我們的創新,包括我們在技術上,也包括我們在裝備上,更是在掌握這些技術裝備的人才的素質上面。" 談到寶鋼的發展和謝企華的管理,人們不能不想到寶鋼的管理制度,當有人問謝企華,"您的下屬怕您嗎?"她笑著說,"現在用不著怕我。我們嚴格的制度已經制約了所有的人。"謝企華的辦公室里有很多精巧的擺設,其實謝企華就是憑著女性的細膩,管理著一個龐大的鋼鐵航母。對於女企業家的特點,謝企華說,"我覺得不光是管理鋼鐵企業,可能管理任何企業女性都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女性考慮問題比較細緻,另外對員工,對我們管理層之間大家親和力比較大一點。"
鐵娘子”謝企華重披戰袍——國新公司董事長 3年前,謝企華從寶鋼這家國內最大的鋼鐵企業董事長的位置上功成身退。3年後,"鐵娘子"又回來了。
似乎是為了刻意錯開股市的閉市時間,直到昨天下午5時左右,中國國新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公司")才在北京的一家賓館靜悄悄地舉行了成立儀式。
一位長期報導國資新聞的媒體人對記者說,還從來沒有見過國資委如此低調地處理新企業成立這樣的大事。
由於隔日即是國資委一年一度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大部分的中央企業負責人都參加了此次儀式。
一位參會人士對記者透露,除了當天國資委主任王勇提綱挈領的講話,劉東生作為國新公司的第一任總經理現場表態,國新公司全體成員會按照國務院批覆的要求認真履行好權責,一定能為中央企業的改革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主席台的最左側,作為國新公司董事長的謝企華身著深色的圓領套裝在劉東生表態時靜靜地聆聽。國新公司的重任已經交到了謝企華和劉東生這兩位老將的身上。
"鐵娘子"復出
接近國資委的人士稱,之所以會選中謝企華擔任國新公司的董事長,主要是看中了她在央企系統中的業績斐然,並且理念也較前衛,當然這些都得益於謝企華在經營寶鋼時取得的成績和影響力。
"謝總具有天生的戰略眼光和超前思維。"這是許多寶鋼內部人士對謝企華的評語,"她的意志很強,做事注重實效和全局,她說了什麼,寶鋼就會做到什麼。"
而這種絕對的權威,是謝企華用實力換來的。在她執掌寶鋼的十多年間,寶鋼成為了一個擁有十萬多員工、近2000億元資產的世界500強企業。
早在2003、2004年時,當大部分人還不太清楚"供應鏈"為何物時,謝企華就在寶鋼工作會上提出了"供應鏈管理"這一概念,要求寶鋼與客戶、供應商之間簽訂戰略聯盟或者長期契約,打造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供應鏈。
當然,國資委更看重的,也許是謝企華在寶鋼期間所展現的整合旗下合併而來的企業的能力。
1998年11月17日,以寶山鋼鐵總廠為主體,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團)公司、上海梅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正式成立。這個全國首例鋼鐵企業重組當時也並不被業界看好,標準普爾更是調低了寶鋼資信評級,因為當時上海的鋼鐵基礎並不好,整合的企業也是虧損的。
而當時任新組建的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的謝企華頂住了壓力,開始進行重組後的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不僅調派管理層到下屬鋼廠進行管理,還花了8900萬美元引進日本新日鐵公司先進的管理軟體,並把引進的管理經驗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創新出了"集中一貫管理"模式。
經過幾年的努力,新寶鋼不僅在國內連續數年穩坐第一把交椅,還成為國內競爭性行業中首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標準普爾因此又重新調高了寶鋼的評級至A-,全球鋼企中除了寶鋼,只有韓國浦項制鐵公司享有此盛譽。
謝企華的搭檔劉東生此前歷任國家經貿委副處長、處長,企業改革司副司長等職務,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擔任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兼國資委董事會試點辦公室主任,後於2009年專任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行政級別也升至副部級。據記者了解,國資委成立後,劉東生正是繪製國新平台整合規劃的操刀手之一。由他來親自完成其一手制定的國新公司藍圖,國資委用人亦是知人善任。
國新公司依然神秘
2006年尾聲時,國務院國資委曾出台《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0年,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調整和重組至80~100家。曾經參與該意見設計的一位法律專家對記者表示,當初定下上述目標的原因之一就是排名靠前的企業已幾乎貢獻了全部的央企利潤,困難企業的處置是改革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
在國新公司成立之前,中央企業還有122家,這表明為完成整合目標,至少還有23家中央企業需要進行調整。坊間一直認為,國新公司就是國資委為完成上述目標構築的整合"快速平台"。
在國新公司之前,已經有國投和誠通兩個資產管理的平台,特別是誠通公司在解決不良資產和虧損企業重組方面有了很成功的經驗。既然存在"誠通經驗",國新公司需要解決的肯定是新問題。
國企改革專家周放生對記者透露,國新公司從謀劃成立之初就不是簡單的整合平台,而是輔助國資委國資管理職能的市場化平台。
他表示,國資委作為政府的特設機構,其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時候,更多的是通過行政體制和行政管理方式實施管理,但國有企業的發展使得包括股權管理、股權投資、資本金注入這些操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另外在處置股權這樣的例子中,國資委作為行政主體又如何納稅就成為了問題,在直接持股的環節上,國資委的行政主體身份也有一定的障礙,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國資管理的新平台。
"國新公司作為一個公司,就能用更加市場的手段和方式來進行解決,因為國新公司是一個民事主體,實際對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能的重要補充。"周放生表示。
而且國新模式也不是平白而來。周放生說,早在國資委謀劃設立國新平台之前,地方國資就在資產經營管理平台的建設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國資委設立國新資產平台的構想正是來自於地方的探索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