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市志

《諸城市志》始於明代。 明萬曆《諸城縣誌》。新中國成立後,中共諸城縣委於1960年組織編寫《諸城縣誌》,歷時7月成稿,凡60萬字,並油印行世。 新編《諸城市志》始修於1982年3月,共徵集資料1500多萬字,1991年10月定稿,1992年10月出版。 本志上限始於1840年,部分需溯源的事物適當上溯;下限至198 7年。全志卷首為概述、大事記,卷尾設附錄,中設建置、地理環境、人口、農業、工業、交通、城鄉建設、商業、財政稅務、金融、經濟綜合管理、政黨·社會團體、政權、軍事、司法、民政、勞動人事、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民俗、人物等24編。

基本介紹

  • 書名:諸城市志
  • 類別:地方志
  • 始於:明代
  • 城市:諸城市
簡介,榮譽,

簡介

諸城修志始於明代。 明萬曆《諸城縣誌》 ,王之臣修,陳燁纂,萬曆三十一年(1603) 刻本12卷,該縣誌目前只缺逸2、3卷。清康熙《諸城縣誌》,卞穎修,王勸纂,康熙十二年(1673) 刻本12卷6冊。清乾隆重修《諸城縣誌》,宮懋讓等修,李文藻等纂,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46卷。清道光續修《諸城縣誌》,劉光斗等修,朱學海纂,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23卷。清光緒續修《諸城縣誌》,劉嘉樹修,苑?池、邱浚恪總纂,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22卷。清光緒《諸城縣鄉土志》,陳觀圻主編,王熙昭纂寫,光緒三十三年(1907)銅印版本,全志分上、下卷,14章。民國《諸城縣鄉土志》,王煒辰主編,民國9年(1920) 石印出版,二冊。以上志書皆存。
諸城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諸城,原名東武,西漢初年置縣。隋開皇十八年 (598) ,改名諸城,取漢故諸縣城為名。1987年7月撤縣建市,屬濰坊市。全市轄13鎮、22鄉,1340個行政村,總人口990970人,有漢族、滿族、回族、藏族、壯族、瑤族、朝鮮族、 蒙古族、錫伯族等9個民族。全市總面積2182.7平方千米。南高北低,北部丘陵、平原、窪地交錯,南部多低山、丘陵。在諸多河流中,濰河是濰坊市境內第一大河,流經諸城市的長度78千米。市境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區半濕潤氣候。盛產小麥、玉米、高粱、地瓜、黃煙、棉花、花生、蔬菜、大豆、果品等。礦產主要有石英石、重晶石、 瑩石、膨潤土、鉀長石、明礬石、沸石、雲母等,已探明沸石岩礦D級儲量1243萬噸,明礬石D級儲量50萬噸。 1949年, 工農業總產值4184.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只有222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445萬元。 1987年,全市工農業總產值為151823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02241萬元、 農業總產值49582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4186萬元;出口商品收購總值20134.5萬元。 諸城農業基礎雄厚,是全國糧食、主料煙、瘦肉型豬生產基地。80年代以來,諸城市注重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重點培育、發展了糧油、肉雞、菸草、食品、蔬菜、果品、桑蠶、棉花、萬壽菊、食用菌、礦產品、淡水養殖等12大主導產業,主要農產品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諸城工業門類較全,布局合理,形成了機械、電子、化工、輕工、紡織、建材、電力、食品等八大工業體系。全市對外貿易發展迅速,“三資”企業從無到有,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全市“三資”企業已發展到202家,出口商品達14大類、100多個品種。 諸城交通便利,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通信能力得到了迅猛發展。教育事業日新月異, 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597所。1986年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市。
新編《諸城市志》在中共諸城地方組織章專設“中共諸城市(縣)委重大決策”一節;在軍事編專設“兵事”一章,對諸城人民為爭取解放所付出的代價,全部量化,並輔以生動的革命事跡,成為教育青少年愛國愛家鄉的生動教材。諸城是五帝之一虞舜出生之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境內有古文化遺址270處,古墓葬183座,市博物館館藏文物15000餘件, 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9件。諸城出土的鴨嘴恐龍化石為當今世界之最。人文淵藪,名士奮興,從原始社會的虞舜,到現代中共一大代表、山東黨組織的締造者和最早的領導者王盡美,代代名人輩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諸城有2166名革命先烈犧牲,為此《諸城市志》突出了人物編的記述。

榮譽

新編《諸城市志》1994年被評為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