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手法

諷刺手法

一種修辭手法,言辭或情景所表達表面意思與其本意相反。例:“小明,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好看!”(但實際是,小明穿的衣服很難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諷刺手法
  • 定義:文學手法
英文中的用法,諷刺手法的運用,含義,諷刺的方法,

英文中的用法

sarcastic英音:[sɑ:'kæstik]美音:[sɑr'kæstɪk]
形容詞 adj. (adjective)
1.諷刺的,嘲笑的,挖苦的
He turned to me with a superior and sarcastic smile.
他向我轉過身來,臉上露出一種傲慢的、嘲諷的微笑。
2.好挖苦人的,尖刻的

諷刺手法的運用

例句1:You have such a great body! (你簡直是魔鬼身材啊!)
但,形容的對象體型明顯肥胖。

含義

諷刺是一種文學手法,用於暴露對象的缺點和可笑之處,常採用誇張或反諷(irony)等方式,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用譏刺和嘲諷筆法描寫敵對的落後的事物,有時用誇張的手法加以暴露,以達到貶低的效果。當然也可以用拙劣模仿、作戲、毗鄰、並置、並列、對比、類似、類推等也經常用於諷刺手法種。如果說反話(反諷)就是諷刺的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嚴格來說,諷刺(satire)是一種俗稱類型;而反諷(irony)則是一種比較具體的修飾手法。
中文的「諷刺」一詞在唐代所寫的《隋書》中即已經出現,收錄於《全唐詩》的高駢《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一詩中也提到了該詞。諷刺在日文漢字中寫作「風刺」或「諷刺」。
西方諷刺(風刺)小說,大概可以上推到古羅馬帝國希臘語作家路吉阿諾斯(常見的譯名是從英語音譯的琉善或盧其安;盧奇安,路吉阿諾斯是周作人根據希臘語發音翻的)的「真實的故事」。作者以第一人稱,寫一群人到月亮上面、極樂世界(周作人譯「福人島」)等好幾個地方遊歷的經過,標題「真實的故事」就是極大的反諷。
後世傑出的諷刺小說:法國拉伯雷的《巨人傳》、英國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都受到路吉阿諾斯小說很深的影響,有很濃的奇幻色彩。
也有漢文譯本的法國勒薩日《吉爾·布拉斯》、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諷刺性非常強烈,但已經是寫實,不比前面幾種是虛實交錯,以虛為主。
吉爾·布拉斯和吉訶德先生都是遊走四方的人物,這與西方的流浪漢小說傳統有關。流浪漢小說以主角遊走四方的見聞閱歷反映作者要表達的內容,在西班牙尤其盛行,現存最古的西班牙流浪漢小說是《小癩子》(《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著名作品有克維多的《騙子外傳》等。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文學的曠世巨著,奠定了現代西班牙語文的基礎,而且,賽萬提斯的寫作手法非常新穎,對現代小說有極深遠的影響。
捷克的《好兵帥克》也是諷刺小說的名作。
現代中國諷刺小說名篇有魯迅《阿Q正傳》、《故事新編》;老舍《趙子曰》、《二馬》、《馬褲先生》、《駱駝祥子》;沈從文《阿麗思中國遊記》;錢鐘書《圍城》等。

諷刺的方法

中外著名作家如:吳敬梓、魯迅、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等,無不運用諷刺手法,為世界文壇創造了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反映了深刻的主題,在技法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為我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經驗與範例。 那么,什麼是諷刺呢?
魯迅說:“一個作者,用了精煉的,或者簡直有些誇張地筆墨--但自然也必須是藝術地--寫出成一群人的成一面的真實來,這被寫的一群人,就 稱這作品為`諷刺’。”這就是說作者在真實的基礎上,以諷刺和嘲諷的手法,或用比喻,或用誇張,揭露腐朽落後的現象,批判愚昧反動的行為,使人在會心的笑聲中予以否定,這種手法就是諷刺。
諷刺手法犀利有力,而且使用靈活,或正面進攻,或旁敲側擊;或諷刺揶揄;或正顏厲色;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歸納起來,諷刺手法有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漫畫法:
魯迅說:“漫畫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最普通的方法是‘誇張’。”誇張是漫畫的特點。漫畫式的諷刺手法其特點也是誇張,把把人或事的假、醜、惡加以擴大或縮小,使之變相,變形,以突出這一側面的特徵,達到諷刺的目的。《儒林外史》寫愛錢如命的嚴監生疾終正寢時,著力刻畫了他豎著的兩個手指頭,這兩個手指頭揭示了他全部性格中最本質的特徵:守財奴的愛錢如命。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也採用這種手法,揭露不同社會的光怪陸離現象,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二〉對比法:
即把被諷刺的對象,在對待同一人或事的前後不同的言行上進行描述,以顯示被諷刺對象的愚蠢可笑。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圍繞于勒有無金錢,以冷漠峻峭的筆調描寫菲力普夫婦言行、態度,前後判若兩人的變化,使讀者不難看出夫婦二人的極度虛偽、冷酷無情,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契訶夫的《變色龍》通過描寫警官奧楚蔑洛夫圍繞狗的主人是誰的易變、善變,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社會的黑暗。
〈三〉托物法
這是一種把諷刺對象托比於某物,使諷刺對象具體化、形象化的手法。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在宣傳自己的主張、駁難對方時,經常使用這種方法。《惠子相梁》中的惠子聽信傳言,莊子來代他為相,非常恐懼。而莊子卻給好友講了一個風趣的故事,把自己比作鵷雛(古代傳說中像鳳凰一樣的鳥),好友比作貓頭鷹,梁國則比作腐鼠。極力描寫了 高尚的志趣,而貓頭鷹得一腐鼠便視為致珍美味的神態。諷刺之意溢於言表,這種技法在諸子百家著作及《戰國策》中屢有所見,有些故事所表現出的人物的機敏與幽默、詼諧,直到今天還為人們津津樂道。
〈四〉反說法
人的感情發展到了極頂,往往會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現出來;在語言上就是“說反話”。作為諷刺手段的“反話”,是“反話正說”,用肯定讚美的語言描述明顯的醜惡、虛假的現象,表達作者的鄙視與挖苦。《藤野先生》開頭一段對“清國留學生”的描寫,表達的正是厭惡之極的情感。
“實在標緻極了”一點也不標緻。稱他們標緻,是明顯的諷刺。當任何指斥的言詞都不足以把憤怒之情表達的暢淋漓時,便化為反語成了諷刺,反語的諷刺,較之直言指責更為有力,表達的厭惡之情更為強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