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鼓

諫鼓

諫鼓指我國古代供民眾直言進諫之鼓。相傳堯帝在庭外設定一鼓,供民眾擊鼓進諫。此後古代統治者為聽取臣民的諫議之言或冤抑之情,特地在朝堂外懸鼓,讓臣民擊鼓上聞,稱為“登聞鼓”。宋代有登聞鼓院,簡稱鼓院。是統治者了解民情、體察民隱的一種方式,也是民眾向統治者表達心意或申訴冤屈的一種渠道。19世紀末,我國第一批新聞學論文的作者將古代的諫鼓視為現代大眾傳播的古代形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諫鼓
  • 出自:《淮南子》卷九《主術訓》等
  • 讀音:jiàn gǔ
  • 解釋:設於朝廷供進諫者敲擊以聞的鼓。
基本信息,典源,釋義,典源譯文,釋義,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諫鼓

典源

《淮南子》卷九《主術訓》
「古者天子聽朝,公卿正諫,博士誦詩,瞽箴師誦,庶人傳語,史書其過,宰徹其膳。猶以為未足也,故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湯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鞀,過若豪釐,而既已備之也。」東漢·高誘註:「欲諫者擊其鼓。」
《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
震復上疏救之曰:「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則還自敬德。所以達聰明,開不諱,博採負薪,盡極下情也。今趙騰所坐激訐謗語為罪,與手刃犯法有差。乞為虧除,全騰之命,以誘芻蕘輿人之言。」帝不省,騰竟伏屍都市。

釋義

典源譯文

釋義

“堯置敢諫之鼓”, 後遂以“諫鼓”指設於朝廷供進諫者敲擊以聞的鼓。

示例

《管子·桓公問》:“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 立諫鼓於朝,而備訊唉。”
《新唐書·裴諝傳》:“ 諝 上疏曰:‘諫鼓、謗木之設,所以達幽枉,延直言。’”
唐 唐孫華 《吳歈為陳滄洲太守作》詩:“誰能鳴諫鼓,慷慨伏青蒲。”
韋莊
舜庭招諫鼓,漢殿上書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