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水水文效應

調水水文效應

調水水文效應:hydrological effect of water transfer 興建調水工程使流域水文情勢發生變化,所引發的水文過程效應。調水是通過複雜的工程系統,將豐水地區水資源調引到缺水地區,用以促進缺水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人工措施,使水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分配不均勻的狀況得以重新調度,引起調水區、輸水區和受水區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一系列變化,產生種種水文-環境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調水水文效應
  • 外文名:hydrological effect of water transfer
  • 古代調水工程:發展航運兼有灌溉之利
  • 調水區:分水效應和減水效應
調水工程簡況,水文效應類型,分水效應,減水效應,分析說明,研究方法,

調水工程簡況

古代調水工程主要是發展航運兼有灌溉之利。如公元前214年,中國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了珠江長江兩大水系;公元129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聯通,串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流域。現代調水工程,如澳大利亞1949~1972年興建的雪山調水工程,巴基斯坦1960~1970年興建的西水東調工程,美國1961~1971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興建的北水南調工程等。這些工程以多目標、遠距離、大規模為特點,往往會產生多方面的水文效應和環境影響。
中國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江都抽水站引水北送,沿大運河經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過黃河將水送到天津,線路全長在1000公里以上,調水規模超過200億立方米。工程通水後,將貫串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系,同幾十條河道交叉,直接影響長江下游、淮河海河和所流經湖泊的水文情勢,並引起輸水渠沿程和各灌區、受水區水量平衡、水鹽平衡和水沙平衡各要素的變化,產生廣泛的水文效應。防止水文效益引發出不利的環境影響,則是調水規劃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水文效應類型

調水區是指調出水的地區,其水文效應主要有分水效應和減水效應。

分水效應

分水效應是指調水區因修建攔蓄工程和輸水工程,部分或全部改變調水水體的流向,在引水口附近發生的水文要素變化;

減水效應

減水效應是指調水區因調出部分水量,引起調水河流或蓄水湖庫水文過程的變化。

分析說明

輸水區指輸水渠通過的地區,其水文效應主要有輸水效應、阻水效應、滲水效應和蓄水效應。輸水效應是指水文要素包括化學物質和固體物質在輸水渠道內的沿程變化及其同兩岸的交換關係;阻水效應是指輸水渠同其他河渠交叉或渠上建築物的興建阻滯渠水流動,引起附近地區地下水位抬升等水文變化;滲水效應是指輸水渠水位因高出兩側地面,使地下水位抬高的作用;蓄水效應是指蓄水體及其周邊地區水溫、泥沙和地下水等變化。
受水區是指接受水的地區,其水文效應主要有增水效應和環境水文效應。增水效應是指因區域供水量的增加,引起灌區地下水、土壤水的變化和區域水量平衡關係的變化;環境水文效應,是受水區水文情勢變化帶來的環境後效。
調水的目的是發展生產,造福人類,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應當大於不利因素的影響。但就具體工程而言,調水引起的水文效應以及由水文效應產生的環境變化,其表現結果可能是正效益也可能是負效益。因此調水工程的可行性報告,應包括調水水文環境效應的研究分析。在工程設計和實施中應儘量減少和避免不利影響,增加調水效益。

研究方法

研究調水水文效應,一般先劃分出調水區、輸水區和受水區 3個類型區。再分區調查原有水文要素的狀況、分析調水後水文要素的變化,判斷各種水文效應影響的範圍和程度,提出防止對環境不利影響的途徑和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