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

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

《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呈現了許多典型課例;《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記錄了一段段磨課歷程;《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還有圍繞課例展開的真誠討論。《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里,你可以看到一個國小語文青年名師實踐的智慧、反思的勇氣、探索的精神。

基本介紹

  • 書名: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68頁
  • 開本:16
  • 定價:30.00
  • 作者:蔣軍晶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3098200
  • 品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課堂打磨蔣軍晶國小語文典型課例》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媒體推薦

對於語文教學,我總是提醒自己:思考,再思考。我無意將此上升為一種普遍的高尚行為,例如對語文教學的激情,對教育工作的赤誠。我想,這只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喜歡語文的一線教師的生活方式。衷心希望藉助這本書,我和你,能成為“志同道合”者,一起來思考語文教學。因為,語文學科是積澱了太多歷史經驗的學科;語文學科是負載教育教學任務最多的學科;語文學科是教學流派、教學思潮最多的學科;語文學科好像是專業化程度最高又好像是最低的學科……
——蔣軍晶

圖書目錄

課堂打磨篇
繼承傳統,與時俱進,以《月光曲》教學為例
《月光曲》課文
《月光曲》課堂實錄
主線·策略·細節——我的《月光曲》打磨記
繼承傳統與時俱進——《月光曲》教學比較談
從兩個《月光曲》案例看語文教學觀的轉變
眾聲“喧譁”里的理性思考——《月光曲》教學片段的開放式討論
重視文本解讀,以《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為例
《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課堂實錄
我為什麼要改變結尾——我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打磨記
關於改變結尾的另一次教學實踐——《母愛》教學實錄及思考
由此引發的思考:老師,讓我們重視解讀文本
重視說明性文本的教學,以《麇鹿》教學為例
《麇鹿》課文
品味純正的語文——第一版《麋鹿》課堂實錄及評析
濃濃語文味 悠悠愛鹿情——蔣軍晶老師執教的第二版《麋鹿》賞析
說明文教學的新嘗試一一我的《麋鹿》打磨記
說明性文本閱讀教學有待加強——對台灣李玉貴老師的訪談
關注“讀寫結合”。以《美麗的清貧》教學為例
《美麗的清貧》課文一選自中華版國小語文教材
情到濃時,不寫不快評析蔣軍品老師執教的《美麗的清貧》讀寫結合片段
有感於蔣軍品老師的讀寫結合
合理的教學機制和機械的實踐操作之間的矛盾——圍繞“讀寫結合”的討論
怎樣走近課文中的“偉人”,以《一夜的工作》教學為例
《一夜的工作》課文
巔峰之後的尋找——《一夜的工作》磨課記
於簡約中追尋精彩——蔣軍晶老師《一夜的工作》教學片段賞析
作品·時代·教法——從《一夜的工作》教學說起
關於教材無用論和解讀的隨意性——由《一夜的工作》引發的兩點思考
感受想像作文的魅力,以《沙漠探險7日談》作文教學為例
讓“想像”植根“現實”——《沙漠探險7日談》作文教學構想
《沙漠探險7日談》想像作文教學課堂實錄
寫作之途,想寫就好——以潘新和教授寫作新觀念來看蔣軍晶的寫作課《沙漠探險7日談》
一次作文教學的深度實踐及思考——從一堂“失敗”的想像作文課說起
想像作文系列設計:《荒島生存》等
嘗試整本書的教學,以《藍色的海豚島》等讀書會為例
走進兒童的閱讀世界
班級讀書會與閱讀教學的區別在哪裡
導讀課怎么上——教材中的《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建議
讀書會的課堂組織一一《草房子》班級讀書會
孩子的讀書需要老師推動——《烏丟丟的奇遇》班級讀書活動記錄
怎么“聊”書——以《毛毛》班級讀書會為例
聚焦話題、深入討論的技巧——《藍色的海豚島》班級讀書會

教學技藝篇
語文課,緩談模式
塊狀教學,讓語文課堂更精彩——《驚弓之鳥》教學談
如何提供合理的研究性學習支架——《稱象》問題化教學嘗試
《陶罐與鐵罐》教學設計與評析
與黃錦燕零距離——《小松鼠》一課教學流程記錄與隨想

思考討論篇
識字量大了怎么辦——以“建設性對抗”的方式分析和嘗試解決低段新課標教材現實問題
課文多了怎么辦——繼續以“建設性對抗”的方式分析和嘗試解決低新課標教材現實問題
從仰望到平視——中國當代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流派思考
綜合性學習究竟該怎么教——人教版第六冊語文教材“綜合性學習”解讀及實施建議
“習克”寫作 美麗無限——創建綜合化寫作課程後的初步感想
關於“口語交際與規範語言”的辯論
就語文教學的幾個熱點問題對錢正權老師的訪談

文摘

今天,我們應該怎么教《魯濱孫漂流記》?這可能是很多語文老師現在在思考的問題。我想,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新教材採用了一種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呈現方式:“作品梗概+精彩片段”。要說“作品梗概”,我們並不陌生,人教版大修訂教材的《魯濱孫漂流記》就是原著的內容簡介;要說“精彩片段”,我們更熟悉了,《猴王出世》《景陽岡》等課文都是節選自古代長篇小說。那么“作品梗概+精彩片段”這種呈現方式究竟與眾不同在何處?唯一性體現在哪兒呢?我想,簡而言之,就是“作品梗概”和“精彩片段”首次同時以正文的形式作為一個整體出現。
教學誠然是一種個性化勞動,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教師在發揮自己創造性的同時,也要尊重教材意圖,懂得與時俱進。而教材編撰的變化最直接地反映了教材意圖。因此,如何教學以全新形式呈現的《魯濱孫漂流記》確實是一個當務之急需要思考的事?下面就講講我的一己之見。
一、加強讀整本書的引領力度
從有計畫、有步驟的課外讀物推薦,到了解名著與學習課文相結合,再到現在“作品梗概+精彩片段”新型課文的出現,教材通過編撰的變化不斷加強對讀“整本書”的引領力度。因此,現在教《魯濱孫漂流記》,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也就是藉助於“梗概”與“精彩片段”作一個高效的“名著導讀”。為達成這一目標,我們可以借鑑“讀書會”的一些方式方法,例如教學氣氛鬆散、寬鬆一點,把教與學的過程更多地被處理成探索與發現的過程,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教師多組織與觀察,多聽少說。例如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由說說“精彩片段”中哪一處最精彩。

序言

語文課,是溫暖的百感交集的旅程
一位年輕的父親在發生大地震後,沖向已經變成廢墟的兒子所在的學校,不顧眾人勸阻,堅持挖了38個小時……最終奇蹟出現了,父親救出了自己的兒子還有其他14個孩子。儘管我私下裡覺得這種可能性極小,但以前講授《地震中的父與子》,我很依賴於事情圓滿的結局。但是後來我把結局給改了,到現在我也不能確定我的做法是對還是錯。“嘭”的一聲巨響,發生了爆炸,這位父親永遠和他的兒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還的希望。
一個孩子說:我看這位父親真的有點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堅持挖的話,就不會有這么多人喪命。
還有一個孩子接著說:在這樣的大災難面前,這位父親應該接受警察、消防隊長的建議,他們畢竟是專業救護人員,而且他們也一直沒有停止援救。
又有一個孩子說:我覺得這位父親有點自私,如果他有什麼意外,那么他的妻子就成了寡婦,她已經失去了兒子,突然又失去了丈夫,會受不了的。
聽到這裡,我有一種想哭的衝動,課文圓滿的結局沒有觸動我,學生的話卻讓我的心一下子柔軟起來,並抵達溫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