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居庸關

《說居庸關》是清代文人龔自珍創作的一篇散文。這既是一篇簡明的地理志,介紹了居庸關的位置走向、建築文物和自然環境等概況,又用外族的歸順、間道的存在、城牆的失修隱然流露了險關不足恃的思想。行文非常別致,風格悠遊獨特,反覆用“疑若可守然”和“自入南口”等句子,不僅清楚了條理,也強調了寄寓在客觀描述中的深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說居庸關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龔自珍
  • 作品出處:《龔自珍文集》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說居庸1
居庸關者,古之譚2守者之言也。龔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守然?”曰:“出昌平州3,山東西遠相望,俄然4而相輳5相赴,以至相蹙6,居庸置其間,如因兩山以為之門,故曰:‘疑若可守然。’”
關凡四重,南口者,下關也,為之城,城南門至北門一里。出北門十五里,曰中關,又為之城,城南門至北門一里。出北門又十五里,曰上關,又為之城,城南門至北門一里。出北門又十五里,曰八達嶺,又為之城,城南門至北門一里。蓋自南口之南門,至於八達嶺之北門,凡四十八里,關之首尾具制7如是,故曰:“疑苦可守然。”
下關最下,中關高倍之,八達嶺之俯南口也,如窺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城甃8有天竺字9、蒙古字。上關之北門,大書曰:“居庸關,景泰二年10修。”八達嶺之北門,大書曰:“北門鎖鑰11,景泰三年建。”
自入南口,流水齧12吾馬蹄,涉之,㻜13然鳴;弄之,則忽涌忽洑14而盡態;跡之,則至乎八達嶺而窮。八達嶺者,古隰余水15之源也。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16、蘋婆17、棠梨18,皆怒華19
自入南口,或容十騎,或容兩騎,或容一騎。蒙古自北來,鞭橐駝20,與余摩肩行。時時橐駝沖余騎顛,余亦撾21蒙古帽,墮於橐駝前。蒙古大笑,余乃私嘆曰:“若蒙古,古者建置居庸關之所以然,非以若22耶?余,江左23士也,使餘生趙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趙24,安得與反毳25者相撾戲乎萬山間?生我聖清中外一家之世,豈不傲古人哉!”蒙古來者,是歲克什克騰26、蘇尼特27,皆入京詣理藩院28交馬29雲。
自入南口,多霧,若小雨。過中關,見稅亭焉。問其吏曰:“今法網寬大,稅有漏乎?”曰:“大筐小筐,大偷橐駝小偷羊30。”余嘆曰:“信若是,是有間道31矣。”
自入南口,四山之陂陀32之隙有護邊牆數十處,問其民,皆言是明時修。微33稅吏言,吾固知有間道出沒於此護邊牆之間。承平之世,漏稅而已。設生昔之世,與凡守關以為險之世,有不大駭北兵自天而降者哉!
降自八達嶺,地遂平,又五里,曰坌道34

詞句注釋

  1. 居庸關:舊稱軍都關、荊門關,在北京昌平縣西北部。是長城要口之一,明洪武元年修建,與紫荊、倒馬合稱“內三關”。
  2. 譚:同“談”。居庸關建築在居庸山上,兩山夾峙,懸崖峭壁,形勢險要,在《淮南子》等書中,古人已提到:天下九塞,居庸其一。
  3. 昌平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北部的昌平縣,離北京八十里。
  4. 俄然:突然。
  5. 輳(còu):車輪的輻集中於轂上。引申為聚集。
  6. 蹙:迫促,侷促。此處形容重疊,擠在一起。
  7. 具制:具體的體制、格局。
  8. 城甃(zhòu):城牆的磚石。
  9. 天竺字:即印度文字。印度古稱天竺。
  10.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景泰為明代宗年號。
  11. 鎖鑰:意思是關鍵,要塞。
  12. 齧(niè):咬。引申為侵。
  13. 㻜(cōng)然:佩玉的響聲。
  14. 洑(fú):水流迴旋。
  15. 隰(xí)余水:古水名。即今榆河,又名濕余河,自居庸關南流,經過昌平縣。
  16. 文杏:果木名。杏樹的異種。
  17. 蘋婆:果木名,俗稱鳳眼果。
  18. 棠梨:即杜梨。
  19. 怒華:怒放,花盛開。華,同“花”。
  20. 橐(tuó)駝:即駱駝。
  21. 撾(zhuā):擊,打。
  22. 若:汝,你。
  23. 江左:江東。習慣上指長江東南沿岸地區。
  24. 燕趙:指河北地區。河北戰國時有燕國、趙國。
  25. 反毳(cuì):反穿毛皮衣,即獸毛向外。此指蒙古等少數民族。毳,獸的細毛。
  26. 克什克騰:內蒙古旗名。在昭烏達盟西部,清代設旗。
  27. 蘇尼特:內蒙古旗名。屬錫林郭勒盟。
  28. 理藩院:清代官署名。掌管蒙古、西藏、新疆各地少數民族事務。
  29. 交馬:貢馬。
  30. 大筐小筐,大偷橐駝小偷羊:諺語,形容偷漏稅極多。
  31. 間(jiàn)道:偏僻的、很少有人知道的小路。
  32. 陂陀(pō tuó):傾斜不平貌。
  33. 微:無,非。
  34. 坌(bèn)道:道路名。

白話譯文

居庸關,是古時談守御的人時常提及的呀!我說:“那地方似乎可以守備的”“為什麼呢?”回答是:“出昌平州,山便分東西兩面,遠遠地互相對峙著,忽然互相趨近,終至緊接在一起,居庸關建築在這中間,好像靠著兩座山來為它們作門戶,所以說:‘似乎是可以守備的。’”
居庸關共四層,南口是下關,造一座城,城的南門到北門一里路。出北門又十五里(的地方),叫中關,又造一座城,南門到北門一里路。走出北門十五里(的地方),叫上關,又造一座城,南門到北門又是一里路。走出北門十五里(的地方),叫八達嶺,又造一座城,南門到北門也是一里路。從南口的南門到八達嶺的北門,共四十八里。關的起點和終點的建築規模就是這樣的。所以說:“似乎是可以守備的。”
下關在最下面,中關高出一倍,在八達嶺上向下看南口,像看井一樣,所以說:“似乎是可以守備的。”
自從進了南口後,城牆的砌石上有梵文,有蒙古文。上關的北門,寫著“居庸關,景泰二年修”幾個大字。八達嶺北門,寫著“北門鎖鑰,景泰三年建”幾個大字。
自從進了南口後,流水浸沒著我的馬蹄,涉在水裡,淙淙地響著;拔弄它,忽而湧起,忽而迴旋,形狀不停地變換著;沿著水走,直到八達嶺為止。八達嶺是古時隰余水的水源。自從走進了南口,樹木多杏、蘋果和棠梨,花都開得很盛。
自從走進了南口,闊的地方可走十匹馬,狹窄些的可走兩匹馬,或只可走一匹馬。蒙古人從北面來,驅趕著駱駝,和我擦肩而行。駱駝常常撞著我的馬頭,我也擊著蒙古人的帽子,落在駱駝前面,蒙古人大笑起來。我便私下嘆道:“你們蒙古人,古時之所以要築居庸關,不是為了防你們嗎?我是江南人,假如我生活在宋朝,連燕趙的地方都看不到,怎么能夠和反穿皮衣的人在萬山中相互擊打嬉戲呢?我生在清朝中外一家的時代,難道不可以向古人誇耀么?”蒙古人來的,這一年有克什克騰、蘇尼特,據說都是到理藩院進貢馬匹的。
自從走進了南口後,多迷霧,像下了小雨一般。走過中關,見一所稅亭,問那收稅官道:“現在法律寬大,有漏稅的嗎?”他說:“大筐小筐的,大的偷走過駱駝,小的偷走過羊。”我感嘆道:“確實像稅務官說的那樣的話,這裡一定有小路了!”
自從走進了南口後,四面山腳邊的空隙中,有護邊牆幾十處,詢問那裡的百姓,都說是明朝時候修的。沒有收稅官的話,我本來也知道那小路便出沒在這護邊牆中間了。太平的時候,不過漏些稅罷了。如果生在古時候,和守關當作險要的時世,不是要大驚著北兵從天而降了嗎?
從八達嶺下去,地勢平坦了,再走五里,便到坌道。

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年),字瑤人,號定庵(a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他還是近代思想、文學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官至禮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其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飽含憂國憂民之情和追求理想的精神。風格瑰麗奇肆,情感激切,富於浪漫主義色彩。有《龔自珍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