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

誠是一個形聲字;《說文》:“誠,信也。從言,成聲。”意謂對待人們要誠實講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戲和陰謀詭計。《禮記·中庸》就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努力求誠以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於“誠”。亞聖孟子也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又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認為反省自己以達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荀子雖“不求知天”,但也把“誠”看作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和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誠
  • 簡體部首:訁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8
  • 繁體部首:言
  • 拼音:chéng
漢字釋義,基本信息,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史料記載,哲學術語,作品內容,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繁體字:誠 注音:ㄔㄥˊ
田字格中的“誠”字田字格中的“誠”字
五筆86:YDNT
小篆小篆
楷體楷體
五筆98:YDNN
倉頡:IVIHS
鄭碼:SHV
筆順編號:45135534
四角號碼:33750

基本字義

1. 真心,誠意:~懇。~朴。~實。~摯。忠~。心悅~服。
2. 實在,的確:~然。~有此事。

詳細字義

〈形〉
1.形聲。從言,從成,成亦聲。“成”意為“百分之百”、“完全”。“言”與“成”聯合起來表示“百分之百的講話”、“不打折扣的言語”。本義:實打實的說話。說明:“誠”中之“成”,今用為黃金白銀的純度術語,即“成色”,意為“與純金或純銀的顏色比對”、“與標準色比對”。有“一成”、“二成”、……直至九成九的分等。
舊字形舊字形
中國台灣細明體中國台灣細明體
韓國明朝體韓國明朝體
中國大陸宋體中國大陸宋體
2. 同本義
誠,信也。——《說文
幣必誠。——《禮記·郊特牲》
誠者自成也。——《禮記·中庸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 朔東,一厝 雍南。——《列子·湯問
行之發於至誠。——《漢書·趙廣漢傳》
乃能銜哀誠。——韓愈《祭十二郎文
廷益抱誠,噬膻曷及?——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3. 又如:誠款(真誠懇切);誠敬(真誠,敬重);誠虔(虔誠,恭敬而有誠意)
4. 真實
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論語·子路》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禮記·大學》
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說林上》
5. 又如:誠理(真理);誠諦(真實而詳審)
〈副〉
1. 真的,確實,的確
誠既勇兮又以武。——《楚辭·九歌·國殤》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戰國策·齊策
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唐·韓愈《祭十二郎文
及是,愈以為誠有。——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此為宰相聽事誠隘,為太祝、奉禮聽事已寬矣。——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誠不能免;誠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楚誠能絕齊,秦願獻 商於之地六百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連〉
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誠其大略者也,雖有小過,不足以為累。——《淮南子·氾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並音成。《說文》信也。《廣雅》敬也。《增韻》純也,無偽也,眞實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書·太甲》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傳》言鬼神不系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眞德秀曰》唐虞時未有誠字,《舜典》允塞卽誠之義。至伊尹告太甲始見誠字。《禮·樂記》著誠去偽,禮之經也。《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注》誠者,眞實無妄之謂。
又《玉篇》審也。《禮·經解》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注》誠,猶審也。或作成。
又郡名。《唐書·地理志》悉州歸誠郡。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思誠州。
又葉𨻰羊切,音嘗。《韓愈·歐陽生哀辭》哭泣無益兮,抑哀自彊。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誠。

史料記載

《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努力求誠以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於“誠”。孟子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又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他認為反省自己,已達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荀子雖“不求知天”,但也把“誠”看作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和境界。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荀子·不苟》)。這裡把誠也視為道德政治的準則。還說“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同前)。《大學》引申《中庸》關於“誠”的學說,以“誠意”為治國、齊家、修身、正心的根本。唐代的李翱融合儒、佛思想,以盡性或復性為“誠”,認為人之本性原為純善,但被情慾所蔽,因而必須去情慾,“復其性”,使“其心寂然,光照天地”,達到“誠”的至靜而又至靈的內心狀態。北宋周敦頤以誠為人的本性。他在《通書》中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他認為,“誠”原於乾元,為一切道德的基礎,依靠“誠道”得信用“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君子“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能達到誠的境界。程朱學派認為“誠”是天理之本然。朱熹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四書集注·中庸注》)。永嘉學派的葉適則把“誠”解釋為客觀誠然的規律,說:“是故天誠覆而地誠載,惟人亦然,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君臣父子,仁義教化,有所謂誠然也”(《葉適集·進卷·中庸》)。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提出“誠與道,異名而同實”。他所說的“誠”表示客觀世界具有的客觀規律。有時他又把“誠”直接解釋為“實有”,用以說明物質世界的實在性,說:“夫誠者,實有者也,前有所始,後有所終也。實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見,有耳所共聞也”《尚書引義·說命上》。

哲學術語

誠,中國古代哲學術語。《中庸》認為“誠”這一精神實體起著化生萬物的作用:“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質之終始,無誠不物。”唐李翱將誠視為“聖人之性”,是至靜至靈寂然不動的“心”(精神),北宋周敦頤用以為至高無上的宇宙本體:“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通書)”明清之際王夫之提出“誠,以言其實有爾”,用以指客觀的“實有”,並作為宇宙的一般規律。
“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們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肯定“誠”是一種真實不欺的美德。要求人們修德做事,必須效法天道,做到真實可信。說真話,做實事,反對欺詐、虛偽。

作品內容

論誠
曾些日子,城市還沒有被‘中國夢’淹沒的時候,人們總能看到廣東精神: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那究竟什麼是誠?個人認為:誠,是與他人言語後去實現承諾的過程,與言語一致,則以之相對為‘誠’;與言語不符,則以之相反為‘偽’。誠,非於信的必要,而是是信的充分,如果你的誠不充分,想必沒有多少人可以去信任你,除非他有足夠承受受害的能力,或許會信任你一次。但誠是需要人們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表現自己言語與行動,否則人們沒有辦法去衡量誠是充分。
然而,在當今浮躁的社會裡,有些人往往忽視言行是否一致,總給人們感覺沒有‘誠’的基礎。那是因為他們認為只要能給自己拿住實時感覺的利益,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承諾。關於有沒有能力去做,或能不能去做,那就看感覺是否符合自己的實際利益:如果一旦沒有達到,可以把曾經說的言語或承諾當作放屁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特別是在酒後,有些人更不在乎自己的言語,所以常常給人們感覺他們不太誠實,或沒有誠意,抑或沒有誠信。或許,大家認為這是一個物質時代,沒有辦法談論誠與否,只有談是否獲得利益。正因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出現誠與信的危機。誰也不相信誰,誰也不敢以誠相待。更令人可氣的,有些人還無限度地拿‘誠’來做文章。故意拍些不著邊的照片和視頻來佐證文字的描述,讓人們黑白不分,是非顛倒,最終只能拿‘誠’當做笑料或出氣洞。例如:發生在首都北京的中國大媽坑外國朋友的事件。又如:娛樂圈的那些緋聞,有些明星有事沒事就自我炒作一下……等等。這些都讓人們對誠的底線徹底崩潰,以致不敢去扶起摔倒的路人甲,更不敢阻止偷盜去援助路人乙。
當今誠的崩潰,最根本原因是因為人們欲望無度:總想一勞永逸,或者不勞而獲。以前只有商人以‘一本萬利’為宗旨,人以‘空手套白狼’為宗旨,恨不得伸手可穿天下衣,張口可吃天下餐,走路可開天下車……也就是說,以前的交易是為了平衡物質,現在的交易是為了占多少便宜:最好能零成本占到天下所有物質。因為這樣,人們只能昧著良心打著誠去相互欺騙——言行不一致,也正因為這樣,今天的誠才崩潰如此不堪入目。如果人們要重建於誠的根基,只能從心中堅定‘活到老學到老,活到老做到老,活到老自養老’信念,去除老來享福的陳念。學於交流,服務生活,不能封閉自守;做於勞作,始終生死,不能輕諾寡行;自養於學與做,活時勤勉,死時淡然。
因此,誠於言行一致,是與言語後去實現承諾的過程,這一過程,是言語的兌現,而非結果。如果結果沒有達到初衷,或者與初衷相反,但在過程中是盡心盡力的,想必還是言行一致的,值得人們去相信和肯定你的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