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論語今讀

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論語今讀

《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論語今讀》內容簡介:古人云:“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這就是說,讀《論語》應使人“變化氣質”,不只是獲得知識,更不只是學習古文而己。因此,讀《論語》貴在“今讀”,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區分宗教性私德與社會性公德,重視和把握個體命運的偶然,乃今日讀《論語》的三要點。

基本介紹

  • 書名: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論語今讀
  •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 頁數:432頁
  • 開本:32
  • 品牌:合肥三原
  • 作者:李澤厚
  • 出版日期:2010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9936215, 978753993621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論語今讀》為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推薦

作者簡介

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五四年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西根大學、科羅拉多學院、斯瓦斯摩學院客席教授、客席講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講座研究等職。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著有《批評哲學的制度——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歷史本體論》等書,一九九一年後旅居美國。

圖書目錄

前言
論語 孔子對話錄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後記
附錄 孔子再評價(1980)

文摘

有子說:“講信任符合理則,才能履行承諾;講恭敬符合禮制,才能免遭恥辱;所依靠的不脫離自己的親族,這就可以效法。”
【注】
《集釋》何晏《論語集解》(下簡稱《集解》):復,猶覆也。
【記】
古意盎然。說明“信”、“恭”等品德對個體之所以可能和必要,非常具體和實在。最後一句,異解甚多,不列舉。本讀因重視孔學的氏族血緣的歷史根源,故作此譯。
什麼是“義”?或如何是“義”?一大問題。“義”可以譯作“正義”、“適宜”、“合理”、“恰當”、“公理”、“規則”、“應當”等等。“義”與“儀”“舞”相關,源出於飾羽毛(“羊”)之人首(“我”)舞蹈,乃巫術禮儀中之正確無誤的合宜理則、規矩,此“儀”“義”後理性化而為“禮”之具體言語、舉止形式(“威儀三千”等),再變而為抽象化之“合宜”“適度”“理則”“應當”“正義”等範疇,並具有某種外在強制性、權威性或客觀性,再引申為“理”(合理、公邢、理則等等)或“當”(正當、適當、應當等等)。就個體說,便成為行為的準則、規範、義務、責任。它基本上是某種供實用的理性原則或範疇。
“仁”因與內心情感直接關聯而“義”則並不如是,於是從孟子時起,便有“義”在內抑在外的不同意見和爭論,亦即具有某種普遍必然、個體應予絕對履行的客觀行為準則(外),如何同時又可能是個體自覺要求即道德自律(內)的問題。告子以為“仁內義外”,孟子認為“仁義”均內,董仲舒認為“仁外義內”,宋明理學強調回歸孟子,如是等等。總之,與“仁”相對應,“義”作為行為準則規範,是儒學的道德倫理的最高範疇(“仁”則超道德),它既是絕對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又是自律要求(moralautonomy)。這有近乎康德處。只是康德將之歸為超越外在,孟子說它是先驗內在(並非“內在超越”)。但在整個儒學中,“仁”畢竟高於“義”。而中國之所以缺乏或難接受那種超驗的形式原則如康德,則仍是一個人生一世界的緣故。前已說過(1.5),今又提及,後將再論,因此乃一關鍵處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千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
孔子說:“君子不追求飲食的飽足,不追求居處的安逸;做事勤勉,說話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來匡正自己,這可說是喜好學習的了。”
【注】
《正義》《說文》:敏,疾也。敏於事謂疾勤於事,不懈倦也。焦氏循《論語補疏》:敏,審也。謂審當於事也。聖人教人,固不專以疾速為重。
【記】
吃飯是為了活,活卻不是為了吃飯。吃好飯、居處安逸,並非“君子”活的目的。在儒學看來,人生是艱難而無可休息的。這就是“盡倫”或“盡人事”。《苟子》記載,子貢問孔子:“賜倦於學矣,請息事君。”孔子日,“詩云:‘溫恭朝夕,執事有格’。事君難,事君焉可息哉。”“然則賜息事親。”孔子日,“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事親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妻子。”孔子日,“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爾邦。’妻子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於朋友。”孔子日,“詩云:‘朋友攸攝,攝以威儀。’朋友難,朋友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耕。”孔子日,“詩云:‘晝爾於茅,宵爾蒙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耕難,耕焉可息哉。…‘然則賜無息乎?”孔子日:“望其曠,皋如也,填如也,鬲如也,此則知其息矣”子貢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大略》)只有“死”才可以有休息。這種崇高的人生責任感,便也是“生的意義”所在,這也就是孔門的所謂“學”,亦即宗教性的道德修養,這也是後世接受和改造大乘佛教,強調“普渡眾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思想基礎,同時也可與以“拯救”為重心的基督教相比較。儒學的“拯救”也許更為“世俗”(如上述的倫常日用)更為現實(即此岸性、一個世界內),但其“拯救”精神似並不亞於宗教徒。儒學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以及“成仁取義”、“視死如歸”便不只有道德意義而已。它正是“未知生焉知死”的形上探詢的大好註腳。詳後。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特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妓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青詩已矣,告諸往嘶知來者。”
【譯】
子貢說:“貧窮而不逢迎諂媚,富裕而不驕矜傲慢,怎么樣?”孔子說:“好。但不如雖貧窮但快樂,雖富裕卻愛好禮制。”子貢說:“《詩經》說‘切割,銼刻,雕削,磨光’,是不是這個意思呢?”孔子說:“子貢呀,這樣才可以和你討論詩了。告訴你過去的,你便能用在未來上。”
【注】
《朱注》:子貢自以無諂無驕為至矣,聞夫子之言,又知義理之無窮,雖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
【記】
古本“樂”後有“道”字(皇侃《論語義疏補》),意更明確。此非以貧為樂,乃雖貧仍樂也。子貢提這問題時大概已經發了大財了?所以才有“詩云”的討論。這種解詩,當然不符原意。但中國實用理性的一個特徵是不重邏輯推論,而重類比聯想。由類比而得啟發,範圍寬廣,直覺性強,便於由感受而引發創造。這可以是一種不同於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可以“類比思維”名之。

序言

傅雷先生在一九五四年底給其子傅聰的家書中說: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
這是一代翻譯巨匠的切身體會,也是一個中國父親的肺腑之言。
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作為中國學生,需要在課本之外找到一條學習“語文”的貫通之路。無論你想決勝考場還是開拓人生,請靜下心來,從閱讀經典開始。
讀李澤厚《美的歷程》,以書畫、雕塑、詩文、建築等等“美的巡禮”直觀了解何謂青銅饕餮,何謂筆走龍蛇。文章高屋建瓴、眼光獨到,用美的語言詮釋“美”,詮釋中國文化。
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你可知何謂選材精當、文筆精妙又意在通俗。這是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國傳統,用哲學體系讓文化有章可循,從而可讀、可解、可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