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中的社會建構

語境中的社會建構

《語境中的社會建構》是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肯尼斯·J·格根(Kenneth J.Gergen),譯者是郭慧玲、張穎、羅濤,注釋、解說詞是趙旭東。本書是《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名著譯叢》之一,叢書主編是方文

基本介紹

  • 書名:語境中的社會建構
  • 作者:[美]肯尼斯·J·格根(Kenneth J.Gergen)
  • 原版名稱:Social Construction Context
  • 譯者:郭慧玲、張穎、羅濤
  • ISBN:9787300130118, 7300130119
  • 頁數:268頁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9-28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文摘,

內容簡介

社會建構論是當代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普遍思潮。格根堪稱當代社會建構論之領軍人物,此作亦屬社會建構論在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的典範之作。
《語境中的社會建構》主要基於以下的假設進行理論推演:任何關於世界的描述或解釋都無法準確映射、描繪或反映所存事物;我們描述和解釋世界的方式是關係的結果;世界建構的重要性在於其社會效用;我們在描述和解釋的同時,也塑造了我們的未來;而要造福於我們的未來,關鍵在於反思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世界。

作者簡介

肯尼斯·J·格根(KennethJ.Gergen),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建構論的主要奠基者和倡導者之一。美國斯沃斯摩爾學院教授、陶斯研究院院長,1973年發表了革命性的文章《作為歷史的社會心理學》,引起廣泛爭議,卻為一種社會建構論的知識觀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其,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走向社會知識的轉型》(1982)、《飽和的自我》(1991)、《實在與關係》(1994)、《社會建構論引論》(1999)、《關係的責任》(1999)和《語境中的社會建構》(2001>等。
叢書主編:方文,男,漢族,1966年生,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社會心理學方向和宗教社會學方向博士生導師,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主要研究領域:當代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範式、群體過程和群際過程、宗教群體。

目錄

第一部分 社會建構與人文科學
著作權頁著作權頁
第1章 建構論與實在論:一種必然的衝突?
文化語境中的衝突
對實在論的反對:基於缺失的身體
激發敵意:根除的樂趣
作為文化資源的實在論和建構論
超越爭論:面對實踐的衝突
結論
第2章 心理在一個被建構的世界中的地位
去自然化與民主化
復興與充實
心智的社會重構
結論
第3章 純粹批評的局限
會話的關閉
作為譴責的批評
共同體的原子化
批評與總體化衝動
原則中的問題
作為一種修辭形式的批評
達到批評目的的關係路徑
結論
第4章 人文科學中誰講誰答7
講述傳統
話語轉向之後
探討中的記述
結論
第5章 歷史學與心理學的衝突與交融
心理學-歷史學互動的經驗論基礎
心理的歷史構成
歷史語境中的心理學話語
歷史學與心理學:走向多音繁榮
結論
第二部分 社會建構與社會實踐
第6章 作為社會建構的治療法(與麗莎·瓦赫斯合著 )
社會建構與治療態度
社會建構與治療實踐
反思與創造性挑戰
第7章 社會建構與教育學實踐(與斯坦頓·沃瑟姆合著)
知識:外生與內生傳統
作為個體所有物的知識的讓渡
知識的社會建構
建構的多樣性
教育政策和教育學實踐
結論
第8章 全球性組織的倫理挑戰
全球化面臨的倫理挑戰
原則和制裁的複雜問題
現代組織的不足
關係過程與後現代組織的倫理觀
邁向倫理生成性實踐
結論
第9章 後現代語境下的組織科學(與托久·塞欽可瑞合著)
現代主義和組織科學的形成
後現代轉向
邁向後現代組織科學
結論:邁向觸髮式會話
第三部分 社會建構與文化語境
第10章 從認同到關係政治
認同政治的闡釋
建構論者的難題
社會建構中的關係轉向
邁向關係政治
結論
第11章 科技、自我與道德建設
自我:科技致死
科技/共同體: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終結
邁向關係的存在
結論:維持意義的母體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序言

早在15年前,約翰·肖特爾(John Shotter) 和我便開始探討,我們可能需要一種思想力量能把社會科學領域當中的質疑聲音整合起來。我們能否找到一個主題,可以共同清晰表達替代充斥各處的對人類科學的 採納的無盡探求?在這些替代形式中,常人方法論、女權主義社會科學、民族起源心理學、標籤理論、象徵人類學、批判理論、辨證心理學、權力/知識的理論以及歷史心理學都有了令人振奮的發展。同時,這些發展似乎與基要主義科學的讓位並由知識的歷史和社會解釋替代有重要關聯。至少把這些各種各樣的運動連線在一起的一種途徑被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這個術語所占領。雖然這個概念出自知識社會學的記載,但現在卻被用於諸多跨學科的討論之中。最為重要的是,從知識的發生可以追溯到公社生活的程度上講,科學就不再是實存的仲裁者。科學家們再也不能用僅僅回答了那是什麼的知識宣稱在人類工程中逃避自己的責任。伴隨著知識的去自然化和再文化適應,大量被認為理所當然的知識庫——至少從啟蒙時期便開始積累——使新的重估成為可能。其暗含之意似乎不可言少。
約翰和我都期望能夠加強建構論學者們各種努力的相互對話和進一步發展,我們像倫敦塞奇(Sage)出版社訴說了這些期望。塞奇出版社主任編輯吉亞德·瑪拉(Ziyad Marar)的由其熱情和慎慮的忠告迅疾混合而成的答覆,對隨後的塞奇系列書籍“社會建構中的探詢”(Inquiries in Social Construction)的誕生極為重要。從那以後的多年裡,約翰和我——後來又有休·韋德卡姆(Sue Widdicombe)的加入——協助許多橫跨人文科學領域的十分富有天賦的學者們,在建構主義脈絡中創作了21卷著作。
《女同性戀的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Lesbianism (1987) Celia Kitzinger]
《認同的文本》[Texts of Identity (1988) John Shotter & Kenneth Gergen (Eds) ]
《人文科學中的修辭》[Rhetoric in the Human Sciences (1988) Herbert Simons (Ed.) ]
《集體記憶》[Collective Remembering (1990) David Middleton & Derek Edwards (Eds) ]
《日常理解》[Everyday Understanding (1990) Gun Semin & Kenneth Gergen, K (Eds) ]
《研究與反思》[Research and Reflexivity (1991) Fred Steier F (Ed.) ]
《建構知識》[Constructing Knowledge (1991) Lorraine Nencel & Peter Pels (Eds) ]
《作為社會建構的治療》[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1992) Sheila McNamee & Kenneth Gergen (Eds) ]
《話語心理學》[Discursive Psychology (1992) Derek Edwards & Jonathan Potter Psychology & Postmodernism (1992) Steiner Kvale (Ed.) ]
《建構社會》[Constructing the Social (1993) Theodore Sarbin & John Kitsuse (Eds) Conversational Realities (1993) John Shotter]
《權力與性別》[Power and Gender (1994) Lorraine Radtke & Hendrikus Stam H (Eds) ]
《後現代主義之後》[After Postmodernism (1994) Herbert Simons H & Michael Billig (Eds) The Social Self (1995) David Bakhurst & Christine Sypnowich C (Eds) ]
《重構心理學的被試》[Reconstructing the Psychological Subject (1997) Betty Bayer & John Shotter (Eds) ]
《重新想像治療》[Re-imagining Therapy (1997) Eero Riikonen & Gregory Smith Constructing the Mediated Self (1996) Deborah Grodin & Thomas Lindlof (Eds) ]
《病理學與後現代》[Pathology and the Postmodern (1999) Dwight Fee (Eds))
《社會建構論、話語與實在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 Discourse & Realism (1998) Ian Parker (Ed.) ]
《神經性厭食症的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norexia Nervosa. (1999) Julia Hepworth]
我們帶著欣喜回顧這些書目——它們驚人地豐富、由才智地支撐而往往極具膽識。同時,當前的工作將成為一個里程碑:它代表了這一系列書籍的終結性的貢獻。這絕 非因為人們對這一論題的興趣行將結束。而是,因為基於社會建構的對話已經變得如此廣泛而十足多樣,以至於一個限制性系列的概念將不再可行。提出存在一個特 定系列書籍表述了當前探詢的本質,那純屬誤導。如今一種建構論者的鑑別力是如此深地紮根於學術世界的某些角落,以至於它甚至不再需要明確的表明。這系列叢 書在促成一種共同意識方面可以說是成功的,但在這一點上這種意識還需要比這樣一種嘗試更多一點的努力。
我希望這本書將成為這一系列書籍的一個名副其實的結論。在很重要的程度上,這些章節的內容已經由其它叢書促成或激發出來。在這種意義上,本書可以被看作是對與我們一起工作的作者和編輯們的獻禮——既作為一種補充,也作為一種致意。與此同時,在這裡我的感激之情卻是無限延伸的。或近或遠、當前或過去的太多聲音都在這些紙張中迴響,以至於一種適當的表述近乎不可能。在這裡,我想僅用獨獨一刻致謝來表達我無盡的感激之情,並以此結束此篇。感謝我的助手——賽西亞·霍爾特(Cynthia Holt),她的有力介入在這項事業達致成功中的每一階段都是非常必要的,感謝你在這項努力中參與到我的行列中來!

文摘

將這種學術衝突形式放置在更廣闊的社會語境中是有助益的。概念上的衝突事實上是學術生活所特有的,但卻與更廣泛的社會中的爭論在一些重要方面上具有相似之處,例如在政治黨派、宗教派系、聯盟和管理部門等之間。在幾乎所有情況下,我們都面臨著關於真實、合理和美好的不同概念,還有對某些行為方式和特定事物安排的不同信奉。正如許多評論家也注意到的,社會衝突已經成為當代文化圖景的一種越來越占支配地位的特徵。我們不僅面臨著在種族、經濟和性別差異方面越來越盛行的分裂,而且面臨著在性別偏好、環境、墮胎、色情作品、宗教、社會公正等議題上的分裂。在其他作品(Gergen,1991)中,我曾嘗試將這種草根行動主義的爆發與新興的通信技術聯繫起來。隨著這種技術的發展使得具有類似傾向的人們找到相似的他者,宣稱群體意識並形成改革的日程,我們也發覺一種基於價值的亞文化的日益豐富。我將在最後一章中繼續探討在這一不斷擴大的領域中亞文化的差異。
以下我希望把實在論和建構論的矛盾放在更廣泛的社會衝突語境下來處理——將我們現在的論戰看做是發布給社會的,並反過來可能對其未來產生影響。我們如果在學術領域中製造了大量對抗,那么該如何繼續下去呢?假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行為模式中有沒有什麼會對更廣泛的社會潛力產生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