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矯正

認知行為矯正亦稱“認知行為療法”。套用認知和行為矯正技術的心理療法。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其理論假設:人的情緒和行為與認知密切相關,通過改變不恰當的認知方式,可以改善情緒及行為障礙。行為和情感上的障礙與認知的障礙有關,認知矯正將消除或減輕情感和行為的障礙。其特點是限時與定式化,注重解決“此時此地”的問題。

常用的干預技術有:(1)行為技術,包括掌握和愉快的評定、每日活動計畫與記錄、逐級加量的工作安排、行為演練、心境記錄曲線等;(2)認知技術,如自動想法的識別、檢驗和矯正,再歸因技術,增加客觀性和透視能力,絕對性思考、假設的識別和檢驗,症狀的自我監測記錄等。治療中強調建立平等合作、坦誠的醫患關係,常用行為家庭作業、蘇格拉底式邏輯提問等方法。可用於治療抑鬱症、焦慮症、人格障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