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的邊界

認知的邊界

《認知的邊界》一書由(美國)弗雷德里克·亞當斯所著,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認知的邊界
  • 作者:(美)亞當斯,(美)埃扎瓦    
  • ISBN:9787308124270
  • 頁數:177
  • 定價: CNY 36.00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3-10-1
  • 裝幀:平裝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 (美)亞當斯,(美)埃扎瓦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認知的邊界
出版年: 2013-10-1
頁數: 177
定價: CNY 36.00
裝幀: 平裝
叢書:語言與認知譯叢
ISBN: 9787308124270

內容簡介

請注意,克拉克和蘇頓都用互補性來論證延展認知系統的存在。腦是這個系統的一個成分,而其他各式各樣的工具則是另外的成分。正像我們在第7章所提到的,這種觀點有相當的可信性,但我們在第7章也論證過,延展認知系統假設並沒有支持延展認知假設,至少沒有對這種支持作出進一步論證。按照對系統的一種非正式的理解,認知加工並不需要遍布於整個認知系統。我們在空調系統和計算系統中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系統。空氣調節並不發生在空調系統的每一個成分當中,而計算也並不在計算系統的每一個成分當中出現。我們已經提出認知加工包含按照非衍生表征進行的信息加工運算的特定形式。按照我們的看法,在這些認知系統中的唯一的認知過程就是出現在腦中的那些過程。我們所能說的是,觀察到腦與身體間的互補性根本就不能構成懷疑這一點的理由。
另外,我們在第7章的結尾部分還注意到,延展認知系統假設仍然可以被用來作為對顱內認知心理學的支持。在聯繫豪格蘭德的系統理論進行討論時,我們注意到的一個要點是,豪格蘭德即使沒有完全忽視,但也可以說是低估了理解複雜系統的諸成分是如何運作的這一點的重要性。按照豪格蘭德的圖式,理解一個系統不過就是知道什麼互為界面或什麼相互耦合的事情。但在我們看來,這只是理解一個系統所涉及的一部分任務。人們還需要理解各個成分是怎樣工作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樣一個想法用之於比如使用鉛筆和紙張的人,或者人類與其掌上電腦,構成的延展認知系統。要理解這個複雜的延展認知系統,除開其他的方面,我們還需要理解諸成分是如何工作的。當然,腦就是其中的一個成分。但是,在“笛卡爾哲學”傳統中的老式的顱內認知心理學對於在腦中發生的各種過程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認識。對我們來說,即使贊成延展認知系統假設,對於這些顱內過程的研究仍舊是一個在科學上有效用和重要的主題,我們可以將這個主題正當地稱為“認知心理學”。因此,即使贊成延展認知系統假設也似乎並不會顛覆有關認知邊界的科學正統。
讓我們現在回到人類認知與某種更為一般的認知的區別上來。或許一個人和一台掌上電腦形成了一個完全新類型的認知行動者。對此我們可以說些什麼呢?首先,這項新事業似乎不會得出否定顱內認知的革命性結論。它無非是一項可能對老式的認知心理學進行補充的新事業而已。或者它也補充不了什麼。如果有的話,究竟應是什麼將腦與工具的開放式結合統一為一個獨立的認知心理學的科學呢?正如我們已經反覆提到的,延展認知的倡導者並沒有一個關於人類的認知的理論,更遑論腦加上工具這樣一個開放的範疇的理論了。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弗雷德里克·亞當斯(Frederick Adams) (美國)肯尼斯·埃扎瓦(Kenneth Aizawa) 譯者:黃侃

目錄

前言
致謝
中文版前言
1導言
2提煉問題
2.1何謂邊界?
2.2何謂認知?
2.3延展認知的可能性
2.4結論
3原初內容
3.1認知標誌的一部分:非衍生內容
3.2衍生與非衍生內容的基礎
3.3丹尼特對原初內容的批判
3.4克拉克對原初內容的批判
3.5動力系統和移動機器人技術中的反表征主義
3.6結論
4認知過程
4.1科學中個體化過程的類型
4.2認知心理學中的個體化過程
4.3一種更寬泛的認知範疇
4.4結論
5認知標誌,延展認知的類型
5.1作為信息加工,作為計算和作為棲居於意義中的認知
5.2操作主義
5.3難道這只是一個術語問題嗎?
5.4結論
6耦合—構成謬誤
6.1耦合構成謬誤的幾個例子
6.2對耦合構成謬誤的回應
6.3結論
7延展認知系統與延展認知過程
7.1動力系統理論與耦合
7.2豪格蘭德的系統和成分耦合理論
7.3克拉克的系統和耦合理論
7.4結論
8認知的均等性、互補性和演化
8.1認知的均等性
8.2互補性論證
8.3演化論證
8.4結論:認知標誌的重要性
9最佳解釋推理與延展認知
9.1何謂生成知覺理論?
9.2諾埃給出的生成知覺的證據
9.3反對生成知覺的情形:麻痹
9.4結論
10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叢書信息

語言與認知譯叢 (共12冊), 這套叢書還有 《荒野中的認知》,《心智、大腦與計算機》,《認知語用學:交際的心智過程》,《神經科學的哲學基礎》,《語言的邏輯分析》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