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詩意現實主義(詩意現實主義)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詩意現實主義一般指本詞條

詩意現實主義是法國30年代以後出現的一種電影創作傾向,它並沒有系統的理論,寬泛的說,它指的是30年代產生的一批影片。這些影片繼承了20年代印象派和先鋒派電影的創新精神,但又與社會現實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實質:抒情性與現實性的結合。所謂現實性,是根植於傳統的現實主義,代表了對於現狀的關懷與尊重,是作品的核心。所謂抒情性,指由現狀出發的自由心理訴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 形式:詩意現實
  • 類型:複雜的虛構結構
  • 意義:電影語言發展
社會背景,先驅30年代初,發展,大師,主要貢獻,誤識,

社會背景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法國詩意現實主義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法國經濟大蕭條比歐洲其他國家持續時間略長一些(1929-1935),這一時期的人們不得不思考如何活下去的現實問題,也不得不從生活中尋找一點點樂趣,一點點詩意。

先驅30年代初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者是雷內·克雷爾和讓·維果。
雷內·克萊爾,法國電影的編劇、導演和理論家。他在強調視覺表現的同時,又敏感地注意了聽覺的表現,成為法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轉折時期的重要導演,成為“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富有深厚的法蘭西文化傳統,以幽默、諷刺的法國韻味和對電影美學、電影語言獨特的探索和實踐,成為30年代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開路先鋒。《巴黎屋檐下》(1930年)、《百萬法郎》(1931年),《自由屬於我們》(1932年),《七月十四日》(1933年)是克雷爾這一時期最優秀的作品。
讓·維果,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人物。他在20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美學的探索中開始涉足電影界,曾導演社會紀錄片《尼斯風景》(1929~1930)。在30年代初只拍攝了兩部作品:《零分操行》(1932年)和《駁船阿塔蘭特號》(1934年)。《操行零分》是他的自傳體電影,作品表現的是孩子們在寄宿學校里的一段生活。《駁船阿塔蘭特號》則將寫實、抒情和虛幻手法融為一體。

發展

1934-1939
創作鼎盛時期的導演有:馬賽爾·卡爾《內霧碼頭》《 天色破曉》;
敘利恩·杜維威爾《逃犯貝貝》。
雅克費戴爾《馬賽曲》
馬賽爾·卡內的《霧碼頭》、《太陽升起》。

大師

讓·雷諾瓦是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象徵,其代表作有《托尼》(1934)、《大幻滅》(1938年)、《遊戲規則》(1939年)等。
這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奧古斯特·雷諾瓦的兒子,曾做過電影編劇、導演和演員。他投身於電影事業,是從一位業餘愛好者的興趣而逐漸走向電影專業製作者的行列中來。

主要貢獻

一、更新“現實”觀念
讓。米特里曾對詩意現實主義的“現實”觀念,作出了極為準確的評價,他在《電影史》中指出:“實際上,這一風格中,電影家並非重複或複製現實,那伯僅從形式的表層上看,他們在模仿生活創造的活動,它的情感進發、它的內在運動,依據此點進行創作,僅僅只保留其最奇特、最具特色的那些方面。對真實的把握僅在於表達‘本質意義的’真理”。
二、景深鏡頭的確立與使用
堅持獨立製片的雷諾瓦,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景深鏡頭,並形成了一整套系統的電影語法。他的創作實踐為巴贊的“場面調度”的理論提供了實證,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代電影銀幕的創作。景深鏡頭的確立與使用,對於“電影本體論”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三、發揮電影中的文學力量
電影編劇使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影片在銀幕上大放光彩,它再一次顯示了生活自身的活力和電影文學的功力,在電影創作中的重要位置。這一時期的著名導演:克萊爾、費戴爾、貝蓋爾都是自己所導演的影片的編劇,雷諾瓦、杜威維爾也均參與自己影片的編劇工作。

誤識

一、忽視電影的視聽性。這表現在一些影片中,由於過於強調對白和編劇的作用,強調文學的作用,卻往往忽視了電影首先是一門視覺性和聽覺性的藝術,這是十分令人遺憾的。
二、藝術群體衝擊對個體的衝擊。由於詩意現實主義時期的電影劇本通常出自於普萊衛、斯派克和讓松等幾位大編劇之手,因此,作品往往顯示出某種近似性。他們都是依據同樣的戲劇模式而構築的,即一種搬到當代平民社會現實中的悲劇的模式。這些大編劇的門徒們一擁而起,平庸的模仿者匠氣十足,抹平了電影創作的獨特性和個性。這一狀況持續了多年,直到“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出現才宣告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