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玉屑

詩人玉屑

詩話集。南宋魏慶之著。魏慶之,字醇甫,號菊莊,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有才名而無意仕進,種菊千叢,常與詩人逸士在菊園中吟誦。有人曾賦詩讚譽他說:“種菊幽探計何早,想應苦吟被花惱。”可知他過著以種菊、賦詩為樂的隱逸生活。慶之與當時詩人有廣泛的交往,這給他輯錄南宋詩話帶來了不少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人玉屑
  • 類別:詩話集
  • 作者:魏慶之
  • 年代:南宋
成書,內容,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說明,原序,原文節選,文章翻譯,

成書

《詩人玉屑》據《四庫提要》說,約成於南宋度宗趙禥(1265—1274)時,但本書卷前卻有黃升作於淳佑甲辰(1244)的序,按理,沒有先於成書二十年之久的序,因而,《詩人玉屑》當成於理宗淳佑年間。它評論的對象,上自《詩經》、《楚辭》,下迄南宋諸家。一至十一卷論詩藝、體裁、格律及表現方法,十二卷以後,評論兩漢以下的具體作家和作品。它博採兩宋諸家論詩的短札和談片,在現在不少書已難以尋覓的情況下,《詩人玉屑》為我們保留了許多的重要資料。魏慶之的輯錄,並非大段大段地抄錄和摘取,而是將其“有補於詩道者”,根據他自己對詩歌理論的見解,以詩格和作法分類,排比成卷,滲透了他對詩的形成、體裁、韻律及歷史詩作的看法。
詩人玉屑
寬永本在《詩人玉屑》卷後題識云:“古之論詩者多矣,精煉無如此編,是知一字一句皆發自錦心,散如玉屑,真學詩者之指南也。”魏慶之博觀詩家論詩之談片和短札,摭取其中有助於詩道者,編輯成帙,正如沙裡淘金,這點點玉屑,都出自錦心,這也就是《詩人玉屑》命名的來由。

內容

該書分類輯錄宋人詩論。卷1至11分為詩辨、詩法、詩體等門類;卷12以下品評歷代詩人詩作,大體以時代為序。《苕溪漁隱叢話》多錄北宋人語,該書多錄南宋人語,“二書相輔,宋人論詩之概亦略具矣”。《詩人玉屑》集諸家論詩之成,其排比大致有敘,可以當作宋以前的中國詩歌史資料來看,從中可獲得關於我國詩歌發展的輪廓和許多關於詩歌體裁的知識。如:
卷一《詩辨》引《滄浪詩話》的說法,指出“詩之法有五”。
卷二《詩法》引用晦庵(朱熹)關於詩歌分段的說、 關於詩的作法、禁忌。
卷二《詩體》談各種詩體的起源和沿變。
卷十二《品藻古今人物》,對歷史上著名的詩人都作了評論。

版本

關於《詩人玉屑》的版本:傳本《詩人玉屑》俱為二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的《詩人玉屑》,是由王國維先生之子王仲聞先生整理的。它以古松堂本為底本,校以日本寬永十六年刻本,參酌明嘉靖本,並全部迻錄王國維據宋本校寬永本的校語。使讀者既可窺見宋本之面目,又可獲見王國維在校勘上的成就,是目前較全較精的本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說明

南宋魏慶之的《詩人玉屑》,是宋詩話中較著名和規模較大的一種,和北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齊名。魏慶之,字醇甫,號菊莊,南宋建安(今屬福建)人。他無意仕進,與當時的詩人有廣泛的交往,著《詩人玉屑》二十一卷。 此書用輯錄體的形式,編錄了兩宋諸家論詩的短扎和談片,也可以說是宋人詩話的集成性選編。《苕溪漁隱叢話》編錄北宋諸家的詩話較多,《詩人玉屑》則著重於編錄南宋諸家的詩話,兩書互相參證,約可見宋代詩話的全貌。《詩人玉屑》一至十一卷論詩藝、體裁、格律及表現方法等等,十二卷以後評論兩漢以下的具體作家和作品。全書雖有重複支蔓之病,但排比大致有序,可從中獲得關於詩歌發展的輪廓及有關詩歌體裁的知識,是研究中國詩歌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在一九五八年三月由古典文學出版社初版,一九六一年由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重版,這次用舊版予以重印。版本和校勘情況,詳見下冊所附校勘記。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七八年一月

原序

詩之有評,猶醫之有方也。評不精,何益於詩;方不靈,何益於醫!然惟善醫者能審其方之靈,善詩者能識其評之精,夫豈易言也哉!詩話之編多矣,《總龜》最為踈駁,其可取者惟《苕溪叢話》;然貪多務得,不泛則冗,求其有益於詩者,如披砂簡金,悶悶而後得之,故觀者或不能終卷。友人魏菊莊,詩家之良醫師也,乃出新意,別為是編。自有詩話以來,至於近世之評論,博觀約取,科別其條,凡升高自下之方,繇粗入精之要,靡不登載。其格律之明,可準而式;其鑒裁之公,可研而覈;其斧藻之有味,可咀而食也。既又取三百篇、騷、選而下,及宋朝諸公之詩,名勝之所品題,有補於詩道者,盡擇其精而錄之。蓋始焉束以法度之嚴,所以正其趨向,終焉極夫古今之變,所以富其見聞。是猶倉公、華佗,按病處方,雖庸醫得之,猶可藉以已疾,而況醫之善者哉!方今海內詩人林立,是書既行,皆得靈方,取寶囊玉屑之飯,瀹之以冰甌雪盌,薦之以菊英蘭露,吾知其換骨而仙也必矣。姜白石云:不知詩病,何由能詩,不觀詩法,何由知病?人非李杜,安能徑詣聖處!吾黨盍相與懋之!君名慶之,字醇甫,有才而不屑科第,惟種菊千叢,日與騷人佚士,觴詠於其間。閣學游公受齋先生,嘗賦詩嘉之,有“種菊幽探計何早,想應苦吟被花惱”之句,視其所好事,以知其人焉。淳佑甲辰長至日,玉林黃升叔暘序。

原文節選

歐陽修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於潁州,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嘗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謂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
節選自《詩人玉屑》

文章翻譯

本文翻譯
歐陽修剛到滁洲做官的時候,自己叫自己“醉翁”,(此時他)年紀大了,而且身體衰弱又得了病,馬上退居穎州,於是又改外號為“六一居士”。有人問他:“六一指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收藏了一萬多本藏書,又收集了堯舜禹三代以來一千多份碑文刻拓,還有一張琴,一局棋,經常在房間放一壺酒。”別人說:“這才五個一啊,怎么是(六一)?”歐陽修說:“還有我這一個老頭,老頭在這五種器物之間,難道不能稱為六一嗎?”別人笑著說:“你想避世逃名嗎?難怪你經常改外號,這就是莊子所說的怕影子出現而在日頭正中走路,我將會看到你快跑、然後大聲喘氣,而被渴死。但是你的名聲在外,是逃不掉的。”
歐陽修說:“我當然知道名聲是逃不掉的,但也知道根本就不用逃。我以此做外號,不過閒極無聊了,既提醒自己,又圖一樂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