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香椿

詠香椿

香椿有藥用價值,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還能治療脫髮等,且味道鮮美,藥食兼備,《本草綱目》稱"椿葉香甘可茹"。《日華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

北京有句老話:“雨前椿芽嫩無比,雨後椿芽生木體。”意思是穀雨前後是吃香椿的最佳季節,此後因椿芽變老而難以食用。穀雨食椿,又名“吃春”,寓意迎接新春到來。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以香椿入菜的國家,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漢代起就遍布大江南北,宋代《國經本草》則稱椿樹葉香可啖,宋代文人蘇頌曾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而蘇武的《春菜》一詩中則寫道:“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明代徐光啟將香椿記入《農政全書》中,謝肇淛的《五雜俎》則稱“燕齊人采椿芽食之以當蔬”。
香椿有藥用價值,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還能治療脫髮等,且味道鮮美,藥食兼備,《本草綱目》稱“椿葉香甘可茹”。《日華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
老北京吃香椿歷史頗久,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說:“香椿芽拌麵筋,乃寒食佳品。”所謂“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二日。明代宮廷有民間溫室專供此菜,《帝京景物略》稱:“元旦進椿芽、黃瓜,一芽一瓜,幾半千錢。”《隨園食單》中記載了香椿頭拌豆腐,“到處有之,嗜者尤眾。”
因為香椿諸般好處,所以康有為曾寫下《詠香椿》一詩:“山珍梗肥身無花,葉嬌枝嫩多杈芽。長春不老漢王願,食之竟月香齒頰。”
香椿與臭椿外形相似,但兩者並不同種,香椿樹高大、挺直,質地堅實、細膩,是上等木材,古代多用它來製作車轅、樂器和家具,而臭椿低矮扭曲,木質疏鬆,被認為不成材,莊子曾說:“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即臭椿),其大本臃腫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匠者不顧……”
穀雨前後吃香椿的原理是:此時脾正處於旺盛時期,帶動胃也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有利於營養的吸收,適宜吃能調節情緒的食物,香椿芽含B族維生素較多,恰好有此功效。
香椿原產於中國中部,但由於它生長極快,對土壤要求又很低,所以迅速普及,唐代、明代、清代都曾將香椿列為貢品。
香椿雖好,但含有亞硝酸鹽,是強致癌物,所以吃香椿葉要趁早,穀雨之後,越晚則含量越高,大大超過安全標準,到了葉子一碰即落時,含量已到極點,食用有一定危險。
香椿最好不直接食用,老北京吃香椿時深諳此道,多用來煎雞蛋或炒菜,即使涼拌也會在沸水中焯1分鐘左右,可去除三分之二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香椿的香氣來自香精油,它不溶於水,所以不影響滋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