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苑萃編

詞苑萃編

解題〗詞論,二十四卷,清馮金伯編纂。金伯(生卒年不詳)字墨香,南匯(今上海市)人。貢生,官句容縣訓導,為嘉慶間人。清徐著《詞苑叢談》,集歷代論詞之語,因是隨手抄撮,次序錯綜,有許多還未註明出處,這給使用者帶來困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詞苑萃編
  • 編纂人:馮金伯
  • 卷目:二十四卷
  • 時間:清代
著者,朝代,書目提要,

著者

清·馮金伯

朝代

書目提要

馮氏就徐書重加排纂,刪去十分之一,又增加了十之三四,並增設了“旨趣”“指摘”二門。“旨趣”意在追溯詞之淵源和探究詞之奧秘。“指摘”則意在別裁為體,標舉正聲。我們排比二書,可見二書之優劣。如“體制”部分,《詞苑叢談》第一、第二條引楊慎《詞品》“梁武帝《江南弄》”“沈約《六憶詩》”兩條,意在講明它們是詞曲之濫觴。第三條為丁澎《藥園閒話》之“三百篇為詞祖”又把詞之始引向《詩經》。而《詞苑萃編》第一條為王灼《碧雞漫志》的“依永和聲”,引《舜》“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和《詩序》《樂記》關於詩歌、音樂基本理論的言論,意在講明詞曲和古代音樂、詩歌的承繼關係。第二條為“三百篇為詞祖”,然後又增加“詞與古詩同義”“詩餘直接樂府”“詞在六代已濫觴”三條,此後才是楊慎《詞品》中關於“江南弄”“六憶詩”的言論。從這一比較中可見馮書比徐書引據豐富,而且井然有序。一些刪削也較為合理。如徐書“體制”部分的“李易安評詞”條引自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的李清照之論雖很精闢,但與體制關係不大,馮書把它刪去,放到“指摘”部分,一來李氏這段話都是批評指摘他人的言論;二來胡仔引李清照之語後對她這種目空一切的態度也予以指摘。這些說明編纂者選擇、安排材料之嚴謹。此書第一卷為“體制”,第二卷為“旨趣”,第三至八卷為“品藻”,第九卷為“指摘”,第十至第十八卷為“紀事”,第十九卷為“音韻”,第二十至第二十一卷為“辨正”,第二十二卷為“諧謔”,第二十三、二十四卷為“余編”。此書刊於嘉慶間。常見者有中華書局1986年排印本。〖質量〗二三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